摘 要:多麗絲·萊辛是英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一個偉大而獨特的作家。《又來了,愛情》通過一部戲劇的創(chuàng)作上演為主線,將主人公薩拉的多段愛情穿插其間,并用精妙的敘事手法把戲劇的內容帶入現實造成時間和空間的模糊。本文將從空間敘事的角度對這部小說進行解讀,為讀者展現萊辛高超的敘事技巧。
關鍵詞:《又來了,愛情》;心理空間;社會文化空間
作者簡介:豆瑾(1993-),女,漢族,河南周口人,現為鄭州大學2014級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英美文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4-0-01
《又來了,愛情》講述的是生活在20世紀末的主人公劇團經理在排練劇本《朱莉·韋龍》過程中的愛情故事。劇本中朱莉的故事隨著劇本的排練展開,和當代薩拉的生活,從始至終交叉進行,相互照應。空間問題是萊辛寫作的建構性力量,不失為萊辛研究的一個突破口。本文通過探討萊辛在《又來了,愛情》中對空間敘事技巧的運用來進一步發(fā)掘作者所要傳遞的深刻思想內涵。
一.《又來了,愛情》中薩拉的心理空間
夢境和意識流是主要的心理空間敘事方式,通過零散的、片段的意識畫面和夢境,展現人物的心理世界,映射現實世界。萊辛認為夢“是靈魂的鏡子和宣泄渠道。我對夢可以體現象征和世界的多樣性的方式著迷……夢是除了我的園藝和養(yǎng)貓之外的第三大愛好”(王麗麗,2014)。萊辛在對薩拉的心理描寫中巧妙的插入了夢境,以揭露她內心難以遏制的欲望,并表明她的痛苦不僅在現實中存在,而且還存在于潛意識中。夢境迫使她面對事實——她愛上了比她年輕的多的男人,而這是她的年齡所不允許的。此外,人在記日記時,思維和意識不停流動,可以回憶過去,可以想象未來,可以虛構現實。現實世界包含在瞬間和記憶中。記日記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純粹的心理空間的建構過程。萊辛還通過薩拉的私人日記,直接地向讀者展現了老年人的內心世界。當薩拉看到比爾和年輕女演員莫莉坐在一起享受陽光時,萊辛生動的描述了薩拉內心羨慕并嫉妒的情感,形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面,這也是讀者第一次認識到薩拉已經愛上了比爾。從薩拉的日記中,我們也可以尋覓到她日臻成熟的心路歷程:“試想一下,我說我永遠不會再戀愛是開玩笑。現在我覺得應該發(fā)布信號趕走一些傾聽著的小魔鬼,或是心懷叵測的鬼家伙。并且以后試著只用以下東西獎賞她:愚蠢的夢。所有希望和需求。”(萊辛,1999:226)
通過小說中對薩拉夢境和私人日記的描寫,我們可以看到薩拉對愛的渴望以及她身上承受的壓力,這種方式還可以激發(fā)讀者積極探索給薩拉帶來壓迫的原因,去探索為什么在對愛情的渴望中年齡會成為障礙,甚至在夢境中也是如此。
二.《又來了,愛情》中的社會文化空間構建
從社會層次上看,小說前后出現了兩個劇本:一個是薩拉與斯蒂芬共同改編并上演的劇本《朱莉·韋龍》,另一個是后半部分索尼婭·羅杰斯負責的劇組演出的音樂劇《朱莉》。這兩個劇本構成了第一個社會參照組。劇中人,100年前的朱莉,由于出身卑微從而遭受到兩個白人家庭的反對,最后絕望自殺。她的悲劇可以說是歐洲白人社會長久以來形成的種族和等級偏見所造成的。現實中,1980s末的老年編劇薩拉愛上了比自己年輕許多的兩個男人,但在社會普遍對于老年女性年齡的歧視上深陷憂郁和痛苦之中。朱莉和薩拉的日記都真實記錄了她們在社會壓力下的極大痛苦。萊辛把長久以來被人忽視的老年問題揭示出來,斥責了這種偏見的不合理性。劇中朱莉作為孩子和小說中出現的幾對孩子構成了第二個社會參照組。劇本中,朱莉是白人種植園主和黑人土著婦女的私生女,身份備受歧視,得不到父親的愛成為她試圖得到愛情的誘因,也成為她最終絕望自殺的原因。現實中,薩拉的侄女喬伊斯是一個吸毒、賣淫、酗酒的問題少女。她的父親,是一個地位很高,在外受人尊敬的醫(yī)生,然而,他卻是一個極不負責任的父親和丈夫,他背叛妻子,對孩子們沒有關愛,甚至不管不問。喬伊斯就是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下發(fā)展成了令人討厭的孩子。劇中的朱莉和現代的喬伊斯雖然相隔百年,然而家庭中父愛和父親責任的缺失卻是造成她們悲劇的主要原因。萊辛通過時隔百年的故事重演告訴我們,今天的家庭教育仍然存在嚴重問題。
《又來了,愛情》表面上是一部關注老年人愛情的小說,但實際卻是一部談論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小說。萊辛從邊緣群體,包括過去殖民地的殖民者和黑人混血兒后代與現代社會白人老人的愛情比較入手,通過描寫所有人:老人、婦女、孩子等對愛的需求,不僅抨擊了種族歧視、男權主義等大家所熟知的不平等的根源,而且也批判了現代社會中以平等為借口的另一種極端。通過多社會文化空間的營造,闡明了任何國家、任何種族、任何年齡的人,包括老人和小孩都需要愛,呼吁一種以愛為紐帶而締結的人與人之間的真正平等。
結語:
多麗絲·萊辛非常熟悉空間對小說的創(chuàng)造的重要性,她運用高超的敘事技巧將空間運用到小說創(chuàng)作中。在對《又來了,愛情》這部小說的分析中,本文結合了空間敘事理論,在空間敘事的引領下,讀者可以更清晰地領略到女主人公薩拉對愛情可望而不可即的無奈與痛苦;通過作者獨特的敘事技巧,我們可以感受到人生就像一個大舞臺,劇中人和局外人相互映照,互為說明,從而也為我們解釋了深刻的社會內涵。
參考文獻:
[1]Doris Lessing,love,again. 瞿世鏡、楊晴譯[M].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
[2]王麗麗.多麗絲·萊辛研究[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