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中,特別是在國家加大文化建設的戰略背景的影響下,傳統的藝術范式向文化范式的轉型是其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其使中國藝術范式由曲高和寡走向平民大眾的,由自身走向國際,與不同文化進行交流和融合的必經之路。在新時期,傳統藝術范式已經出現捉襟見肘的情況,如何加強藝術學研究,實現在各領域的相互融合,實現信息時代電子時代的發展需要是值得我深入研究的。
關鍵詞:藝術范式;文化范式;轉型;趨向
[中圖分類號]:J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4--01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多元化行業的構建,尤其是在信息化和多媒體時代的來臨對于藝術范式也提出新的要求,藝術范式已經很難去囊括新型行業的發展,藝術要與人們的現實生活相適應,并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起到積極的作用。藝術學不再是單一的獨立發展,也不再作為美學、社會學等的依附學科,而是能夠形成與美學、社會學、哲學等相交融的學科。
一、轉型是藝術范式發展的必經之路
毋庸置疑的是在當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藝術范式已經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悄然應用著,蘋果公司的喬布斯先生在介紹其產品時,就十分自豪的介紹道,在蘋果產品中,從界面、字體到排版上就應用著大量其在大學時代所研修的書法藝術,所以蘋果的產品才會如此完美。這只是現實生活中的一個縮影,在家裝裝潢,飾品設計等等領域,都滲透著藝術范式的痕跡,藝術范式儼然已經成為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的一部分,如果藝術學的研究沒有走出傳統的思維,依然禁錮在藝術本身,不能和其他學科,不能和現實生活融為一體的話,那么藝術學的研究將受到極大的限制,其研究成果也很難實現強有力的突破。傳統的藝術范式常作為精英文化存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狀態難以展開,單一的培養形式造成學科的內容的匱乏,難以在多元文化蓬勃發展的現實社會達到融合同一。對藝術范式進行轉型也是近年來藝術學界和國家戰略的規劃,在黨的十七大中提出了“更加自覺、更加主動的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問文化建設新高潮”的總方針,也體現了全社會對于藝術學進行轉型的迫切需要。教育部和文化部將藝術學科作為單獨學科進行設置也是其自身教育體系構建和完善自身理論,發展壯大的內在需求,在這樣的社會背景、這樣的歷史機遇下,藝術范式的轉型是其理論學科升級的必經之路。
二、藝術范式到文化范式的轉型需要一個過程
藝術范式的轉型不能是盲目的,常有學者拿西方的文化環境與目前國內的文藝氛圍進行比較,尤其是出現了“東學西漸”的時期,崇尚西方文藝范式的聲音甚囂塵上,西方文藝方式的變革是其從美學中逐步進化、成熟成為獨立學科的,這與中國的國情不同,我們藝術范式的轉型是歷史因素引領的必然結果,也是文藝范式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我們的藝術范式需要再國際經濟一體化的同時,與世界文化進行融合。
文化也作為國家的軟實力的標志,起到引導社會發展方向的作用,它是多遠化的、大眾化的。在目前國家強調大發展大繁榮的大背景下,是藝術范式向文化范式轉型的黃金時期。加強對于藝術范式與經濟、政治、體制、教育等文化領域的交流融合,形成藝術范式在轉型為文藝范式后的研究方向,從中找尋研究的方法、搭建文化范式的整體框架,制定文化范式發展的軌跡。藝術范式向文化范式的轉型必須建立系統的體系構架,將傳統的文化范式的沉淀與時代特征相結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范式,進而在與世界文化交融的過程中,凸顯中國文化藝術。
三、文化范式的發展具有時代意義
文化范式的構建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它直接影響著社會的審美觀點和價值取向,在社會科學中的各學科的不斷發展和創新,以及社會生活對文化的渴望都對文化范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也在不斷地促進藝術學研究的深入和廣泛,藝術學的研究是文化建設的重要基礎,也是影響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重要前提。
藝術學研究的趨向在于要把握住社會現實,引導真確的價值觀念。藝術學研究要立足于社會現實,并成為社會價值觀念的方向標,這是一項神圣的使命。藝術學研究的方向就是人類在茫茫大海中領航的燈塔,能夠引導社會的審美觀點向著更高的藝術追求去發展,提升民眾的價值品味,自覺抵制低級媚俗的思潮,為民眾指出在藝術創作中的發展方向。
藝術學的研究要注重新媒體和新介質的運用,新媒體的廣泛使用是新時期社會發展的方向,藝術的研究結合新媒體的推進,通過新媒體尋求藝術的團隊研究,將更加有利于發揮藝術的作用,在對文化范式的建設和完善的同事,有方法有計劃的深入藝術管理的研究,建設特有的方法論,梳理管理和研究的脈絡,進而形成全社會的藝術氛圍,提升藝術研究的生命力和活力。
結束語:
從藝術范式向文化范式的轉型即使當前大的社會背景下人們的迫切需要,也是其自身發展建設的內在要求,體現出藝術學作為具有豐富內涵,而又具有獨立體系的學科的自覺性。雖然目前中國的文化范式的構建還是處于理論基礎不強,體系構建不健全的狀態,但是深厚的文化底蘊,注定著其具有著廣闊的成長空間,尤其是當代,國家大力發展文化建設,這既是藝術學快速發展的契機,也是對藝術學面對的巨大挑戰,把握住藝術學研究的方向,緊貼實際,廣泛融合各社會部學科,在全社會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用藝術引領時代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文章.中國藝術學的當代構建[J].藝術百家,2011,(04):1—7.
[2]顧穎.藝術管理模式研究——以上海話劇中心管理范式為例[D].復旦大學;2008年.
[3]李世葵.藝術管理中的主客體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4]鐘會.西方國家藝術管理專門化[J].中外文化交流1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