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互聯網逐漸普及,外國影視劇作大量涌入中國市場,發展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這就使得影視字幕翻譯尤為重要。如今譯制片手中的數量遠遠超過翻譯文獻作品受眾的數量,影視翻譯對社會的影響也決不在文學翻譯之下,因此對其研究勢在必行(錢紹昌 61)。“目的論”作為德國功能學派翻譯理論的核心,對于影視字幕翻譯具有切實的指導意義。本文嘗試從目的論角度對英文影片的字幕漢譯進行研究。第一部分介紹了全文的理論基礎,即德國功能派翻譯目的論;第二部分主要討論影視字幕的特點和功能;第三部分根據影視字幕的特點提出了相應的翻譯策略原則,從而有助于產出更多的高質量影視字幕翻譯作品,更好地促進文化之間的傳播與交流。
關鍵詞:目的論;字幕翻譯;翻譯策略;文化
作者簡介:娜依拉·亞爾買買提(1992.9-),女,維吾爾族,新疆伊犁人,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國際合作與商務(英語口譯)。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4--02
1. 德國功能派目的論的內涵及基本原則
“目的論”(Skopos Theory)起源于二十世紀德國功能學派,是德國功能學派學者弗米爾、諾德等人提出的,Skopos原為希臘語,意為“目的”(Nord,2001:27)。“目的論”代表了功能翻譯理論的發展趨勢。弗米爾認為,翻譯活動都是有目的、有意圖的行為。在整個翻譯過程中,應該優先考慮文本功能和文本接受者,文本主體的詮釋必須按照其功能及其針對的特定接受者進行。弗米爾認為翻譯有三種目的:譯者“為謀生”的目的;目的語環境中“啟發讀者”的目的;為“體現原文結構方面的特點而直譯”,使用特定翻譯策略或程序的目的(Vermeer,1989:100)。“目的論”強調翻譯目的和譯文功能決定一切,翻譯策略應取決于目的與文化而非源語文化,強調以讀者為中心,以目的語文化為導向(ibid:12)。譯者要根據翻譯委托人和譯本接受者的需要和愿望決定翻譯策略,因此尤其適用于應用性文本的翻譯,即所謂的“呼喚型”和“信息型”文本(Newmark,2001:40)的翻譯。影視字幕翻譯便是其中一種,因此在翻譯功能派目的論角度下分析影視字幕的翻譯問題是行之有效的。
如弗米爾所述,翻譯目的論包括三個基本原則:目的原則、連貫原則和重視原則。“目的原則”是指為達到一定目的而必須堅持的基本準則,它確保翻譯目的的實現;“連貫原則”是為使譯文通順流暢而必須遵守的準則,它使得譯文能夠讓讀者接受理解,使閱讀變得輕松易懂;“忠實原則”是指譯文應以忠實于原文為準則(Nord,2001:55)。在翻譯過程中,這三個原則的地位并不相同。目的原則對連貫原則和忠實原則有制約作用,連貫原則又對忠實原則有制約作用,目的論這三個原則制約著翻譯的整個過程。從這三個原則也引出了“翻譯目的論”的翻譯評判標準:“合適”而非“等值”。“翻譯目的論”打破了翻譯的等值觀,強調文本功能以及譯者在翻譯中的重要性,把翻譯的焦點從源語文本轉移到譯文文本。“目的論”把翻譯活動列入跨文化交際的范疇加以研究,為翻譯理論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仲偉合 49)。
本文嘗試從目的論的角度出發對影視字幕翻譯進行研究。字幕翻譯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字幕翻譯的主要目的或功能是在時間和空間的制約下,向處在特定文化背景中的觀眾最有效得傳遞相關信息,使其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電影作品。為了實現字幕翻譯的目的,翻譯人員在具體的翻譯實踐中必須遵循相關的翻譯原則,采取相關的翻譯策略,此外,還要特別重視翻譯過程中的文化現象。
2. 影視字幕的特點及功能
影視語言的特點在于其聆聽性、綜合性、瞬間性、通俗性和無注性。由于以上五大個性的存在,從而產生了影視翻譯的特殊要求。1)欣賞文學作品是通過眼睛閱讀的,然而影視作品的語言則是通過耳朵聆聽的;2)文學作品是書面文字的藝術,而影視作品是綜合性藝術,觀眾在聽到演員說話的同時還看到演員的表情,以及畫面的變化、音響效果等。演員的對白受到說話口型、停頓以及示意動作的這三點的制約,由于以上制約的存在,影視字幕翻譯必須要注重同步性;3)要求影視對白通俗易懂,不僅僅是由于其瞬間性特點,更是由于影視受眾面之廣,因此影視語言必須雅俗共賞,老少皆宜。無注性這一特點也就帶來了幾個難題:1)中外觀眾知識面和文化背景的巨大差異會帶來翻譯難點,比如基督教及圣經對于多數中國人來說還是筆比較生疏的。2)雙關語和文字游戲的翻譯也是一大難點,也往往無法翻譯,許多英語雙關語對于不諳英語的中國人來說是無法領會的。文字游戲也是極難進行合適翻譯的一部分。影視字幕的以上五大特點使得其翻譯必須有特殊要求 (趙寧 2005)。
翻譯文本必須在特定交際環境下才有意義(Baker,2004:245),對視聽作品中文本成分的翻譯是由特定影片類型的功能決定的,即該影片旨在娛樂觀眾,教育觀眾還是僅僅是一部商業影片(Karamitroglou,2000:79)。總體來看,影視字幕功能一般分為三大方面:信息功能、表達功能、呼喚功能。首先,影視字幕的基本功能是信息功能,正如翻譯的其他文本類型,影視字幕也必須是具備信息功能的,字幕受眾會接收自己認為有用的信息。譯者會根據影片目的選擇有用的源語信息進行翻譯。字幕的信息功能旨在為解釋熒幕正在發生的事情提供合適的信息,比如解釋劇情、人物、場景等。對字幕進行準確簡潔的翻譯,有助于受眾與影片之間最大程度的無障礙交流。字幕的第二大功能是表達功能,表達功能的核心是說話者的思想、作者以及對話的促發因素。具備表達功能的語言通常是自我表達的、有創意的、形象的并且是主觀的(Newmark 2001:39)。字幕寫作者通過說話者來表達自己的個人思想、態度以及情感,從而對觀眾產生情感影響。字幕的第三大特點是呼喚功能。呼喚功能的核心是受眾(Newmark 2001:41),“呼喚”即召喚起受眾,根據字幕的設定目的讓他們有所感,有所行動。呼喚功能即使得受眾在影片感染下有所感受,有所行動,讓他們獲取到源語觀眾對于影片所擁有的相似感受。
3. 影視字幕翻譯的原則
通過以上對影視字幕的特點及功能進行分析,可以得出進行影視字幕翻譯必須考慮的幾大原則。
3.1 簡潔即時性
首先,字幕的基本功能是信息功能,即對熒屏上正在發生的事情實現同步的信息提供,字幕必須準確易懂。在這一要求下,影視字幕必須要遵守的兩大原則分別是簡潔性和即時理解性。
在時間和空間等因素的限制下,為受眾提供充足、合理的信息來了解影片,必須要實現簡潔性。在較短時間內給受眾充斥過多信息反而會使其對于影片的理解有所障礙。電影又稱為動作片,是多個動作的組合展示,同時也具有不可逆轉性,因此影視字幕必須是簡潔的、即時的,能夠以最大的效率使觀眾理解到位,在影視字幕翻譯過程中,必須要遵守即時性原則,從而使影片為更多觀眾所接受 (李運興 40)。
3.2 角色個性化
字幕翻譯的第二大功能就是表達功能。字幕寫作人員通過不同角色的設定來表達個人情感、思想態度等。影片中角色的個性化需要通過動作和對話來完成,因此字幕寫作人員竭力使得每一句臺詞都能夠對觀眾帶來感情沖擊。只有當角色的語言或者行動能夠表露其真正內心時觀眾才會有比較深刻的印象。如果源語字幕對于源語觀眾有很大的感情沖擊,那么目的語字幕同樣也應該通過不同角色對觀眾產生類似的感情沖擊。因此影視字幕翻譯的第二大原則即要實現角色的個性化。
3.3 情感喚起性
情感是能夠影響我們行為的強烈的、相對不受控制的感覺(Hawkins 1998:33)。具有情感喚起性的影視字幕能夠使觀眾有所感受,有所行動,因此影視字幕翻譯過程中要實現源語觀眾觀看時所獲取的情感體驗,無論是恐懼、憤怒、歡愉、難過、接受、厭惡還是吃驚等情感體驗,影視字幕翻譯者都應該盡最大努力給予目的語受眾類似的感受。
4. 結論
字幕翻譯對于外來影視作品的成功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翻譯目的論認為,譯品應該以最終想要達到的目的為最高評判標準,而不應該局限在語言對等層面上,這種觀點是對對等翻譯理論的重大突破。對翻譯實踐具有切實的指導意義。影視字幕翻譯具有目的多樣性,這樣使得目的論指導影視字幕翻譯具有可行性,并能取得較好的效果。相對于傳統的對等翻譯,功能主義翻譯目的論將翻譯看成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譯者應該發揮主觀能動性,遵循翻譯目的,考慮綜合因素,確定翻譯方法。
參考文獻:
[1]Baker, M. Rou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Hawkins, Del I. eds. Consumer Behavior—Building Marketing Strategy. Boston: Irwin McGraw-Hill, 1998. 383.
[3]Gottlieb, Henrik. Subtitling: A Unique Type of Translation [A].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5: 1005-1011.
[4]Karamitrogolou, Fotios. A Proposed Set of Subtitling Standards in Europe[J]. Online Translation Journal 2(2), 1998.
[5]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6]Nord, C.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 Explained[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AND Teaching Press, 2001.
[7]Vermeer, Hans J. Skopos and Translation Commission[M]. Heidelberg: Universit at, 1989.
[8]李運興. 字幕翻譯的策略[J]. 中國翻譯, 2001(7): 38-40.
[9]錢紹昌, 影視翻譯——翻譯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域[J]. 中國翻譯. 2000 (1): 61-65.
[10]趙寧. 試析電影字幕限制因素及翻譯策略[J]. 中國民航學院學報, 2005.
[11]仲偉合. 鐘鈺. 德國的功能翻譯理論[J]. 中國翻譯. 1999 (3): 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