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蘭卡普是流傳千年的民族藝術瑰寶,由土家族創造,歷史長河的洗禮,塑造了其獨特的內涵與精神。本文通過對其圖案紋飾造型中點,線,面,元素和具有抽象性和裝飾性的色彩搭配抽離和解析。挖掘和探究西蘭卡普為代表的民間審美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的多元運用價值。一副成功藝術作品的大格局中,講求多樣性,互補性,才能更加燦爛豐富,滿足各種人群的需要。
關鍵詞:西蘭卡普;紋飾符號 色彩搭配;運用
[中圖分類號]:J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4--01
一、民間西蘭卡普中的藝術元素在藝術創作中的運用
1.藝術體驗
土家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以其獨特的民族文化和傳統的風俗習慣聞名。其中,人們將土家擺手舞和西蘭卡普織棉喻為土家民間藝術的兩朵奇葩。西蘭卡普是土家族的一種傳統手工織棉,“西蘭”—“被面”,“卡普”—“花”,“西蘭卡普”就是“帶花的被面”的意思。西蘭卡普具有制作手法奇特、成品美觀、表達內容豐富、色彩鮮艷等特點,是土家民族的精神風貌與傳統文化外在的體現,傳達著土家民族獨特的審美趣味、民族風貌和奇特的工藝制作方法,就有極高的審美價值與借鑒意義。現在我們就來品味它的美學價值和借鑒價值。
2.藝術構思
由于西蘭卡普的圖案大都是人們手工制作而成的,曲線較少,結構上以直線為主,多用二方連續,四方連續等方式,制作方式單一。著眼于整體觀感出發,西蘭卡普是比較典型的平面構成。如在制作時,多采用垂直、水平或斜線有規律地排列、交織,形成各種有序的幾何圖案或者無序的其他圖案。這種構成使色彩豐富、線條明顯的主體圖案和色彩、線條簡單的次要圖案,產生了繁復與簡單、單調與復雜的對比,使明顯的圖案更為突出,使西蘭卡普的圖案不僅具有線條的運動感還有疏密有度的秩序感。因此在作品中都要考慮點線面。掌握規律并在實踐中運用。在包裝外觀,造型設計以中國傳統圖案為基礎,運用卡普的裝飾性圖案,古樸簡單原始、傳統韻味濃厚雅俗共賞。在對西普蘭卡進行包裝時,還要對其圖形與包裝結構的結合方式進行巧妙地處理,不同的圖形應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視覺效果上更能取勝。歌德曾經說過:“自然對象只有在自然中才是自然的,藝術家一旦涉入,在其中穿插自己的思想,那自然對象就不能稱之為自然對象了。藝術家在創造中使之前那個自然對象更具價值。”通過民間中的對象,在經過藝術的構想加后得以升華,這升華的過程源于生活的提煉。
大自然謹慎地向我們所顯示的色彩是無比微妙的,它們激起藝術家的靈感,為裝飾圖案的色彩變現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卡普原汁原味的色彩中體現出大自然的基本配色規律,這種色彩的搭配體現出大自然的和諧,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土家族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和對自己民族的喜愛與自豪。作為忠于藝術的我們如果能及時從自然中汲取色彩的精華和做好傳承民間藝術精神。那么作品的色彩表現將會更加廣闊。西蘭卡普在色彩的運用中所體現出的最大特點是在同一畫面中具有強烈的色彩沖突。在這種色彩的強烈反差中,又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特殊的和諧與寧靜的感覺。因此,在把西普蘭卡色彩的特點在包裝中得以運用時,可以用純凈肅穆的黑色打底,使其他顏色的對比更為突出,主題和圖形特征更為明確,從中體現出獨特的民族特色。除黑色外,紅色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可以以紅為主,以黑為輔,在包裝的設計中錯落有致的出現,使之更加具有活力,再在包裝中適當的添加其他色彩,使包裝整體色彩具有對比感和層次感。最后,適當處理各種色彩在包裝中出現的比例和所在位置,對整體效果進行估計,使包裝在色彩上達到完美與協調。正如馬克思說的“某種意義上還存在著一種規范和不可企及的標本的意義“。
二、對民族傳統藝術的借鑒和傳達
在藝術創作與藝術欣賞這個問題上面,東西方世界還有各個時代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以表現出不同的藝術傾向,就西班牙藝術家畢加索的作品來說,夸張簡略造成的變形和抽象,色彩的感情化和裝飾性。在我看來西蘭卡普和印象派的作品他們之間有著類似的藝術美。人類的藝術活動可以說是從稚拙到成熟,從模仿到創造從單純到繁雜的過程。沒有明顯的尺度說誰影響了誰。一些東西就悄不聲息的相互貫通和影響形成藝術共鳴。民間的美術不僅是生活的伙伴,藝術欣賞上的醇酒,又是現代藝術中的創作乳汁,它哺育了許多的藝術家 。從中外藝術史上可以看到,每個民族,每個時代的風格與特點,總有在一些不知名的地方具有相似之處。藝術風格的一致性與多樣性一樣,總是具有打動人性的力量。荷蘭的一名著名畫家,彼埃·蒙德里安,是風格派運動幕后藝術的創始人之一。他的作品以幾何為基本元素,提倡自己的藝術“新造型主義”。在《紅.黃.藍》作品中,他使用直線、直角、三原色,構造抽象畫面,成功的體現出了線與色彩的完美結合所形成的和諧的節奏感。而西蘭卡普是富有飽滿的各種有節奏的幾何或非幾何形的元素圖案紋樣和鮮明熱烈的對比強烈原色相互和諧組合的色彩藝術特征。如果就這二者創作的審美傾向和美學基礎的共鳴點上進行研究, 如果在繪畫創作的路上知一推三的對這些藝術共享,必能帶來不可低估的靈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很遠走的也更順。通透的去學習借鑒大師的藝術想法,鉆研理論練習技法。
參考文獻:
[1]葉德書. 土家織錦“四十八鉤”的文化創意[J].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08.
[2]回顧. 傳統圖案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M]. 遼寧美術出版社,2001.
[3]周亞婭:《論西蘭卡普圖案的藝術特征及應用》[J].武漢.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4:7-10.
[4]周麗婭,古怡. 土家族織錦藝術意蘊探析[J]. 裝飾雜志,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