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杰弗雷·喬叟,中世紀英國一位最杰出的詩人。他是第一個奠定英國新的文學語言的始祖,所以常被稱為“英國詩歌之父”。作為喬叟一生最后十余年間對英國文學的巨大貢獻《坎特伯雷故事集》,不僅標志著他個人畢生創作的巔峰,也因其藝術特色和獨特的思想價值而名譽全球。本文中,筆者將從思想意蘊層面探討《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價值。
關鍵詞:杰弗雷·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基督教;人文主義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4-0-01
杰弗雷·喬叟(Geoffrey Chaucerl)是中世紀最杰出的英國詩人。《坎特伯雷故事集》是喬叟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部詩體短篇小說集,講述的是來自各個社會階層的三十幾個朝圣客聚在泰巴客店,他們準備前往坎特伯雷去朝拜圣托馬斯。店主自告奮勇為他們擔任向導,并提議在往返圣地的途中每人講兩個故事,以解旅途中的寂寞,并由店主做裁判,選出講故事最好的人,回到客店后大家合起來請他吃飯。眾人接受了店主的建議,于是次日一同踏上朝圣之途,并開始講故事。全書由一個長達858行的總引,24個在朝圣途中的故事以及穿插在故事間的精彩插曲組成。下面,筆者將重點從它的思想意蘊層面進行分析。
一、“朝圣之旅”與宗教思想
《坎特伯雷故事集》記錄了一段朝圣之旅。這段朝圣之旅本身就體現著基督教的思想。作為14世紀統領著人們精神世界的宗教,基督教有著毋庸置疑的至高地位。《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各個故事就展現了當時英國社會不同階層的人與基督教的密切關系。
朝圣者(pilgrim)一詞來源于拉丁詞“peregrinus”,意思是“陌生人”或“客旅”。在基督教看來,人真正的家園是伊甸園,是天國。自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后,人類就失去了家園,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所以這個世界不是人的家園,人在塵世間只是匆匆的過客。正如圣經上說,“人在世上是客旅, 是寄居的。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 還有可以回去的 機會”,他們“那更美的家鄉, 就是在天上的。”可見《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喬叟本人的思想依然受到當時的基督教的影響。除了這是一場宗教朝圣之旅外,書中的故事也體現了一些基督教思想。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女人是男人的從屬物。”這一觀點。基督教認為夏娃本身是上帝用亞當的一根肋骨造成的。所以女性本身是從屬于男性的。從誘惑亞當吃了禁果而被趕出樂園的夏娃開始,到力士參孫的情婦出賣了他的秘密,女人在《圣經》中一直充當著禍水的角色。在兩性關系中,夫權高于妻權。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很多故事都體現出這樣的思想。比如牛津學者所講的故事:國王一次次地考驗妻子格麗西達是否聽從自己的意愿。
二、“世俗之旅”與人文主義精神
喬叟開始創作《坎特伯雷故事集》的時候,意大利已產生了但丁、薄伽丘、彼得拉克這些大詩人,而英國卻沒有可以比擬的詩人和作品。家庭富裕的喬叟得以有很多機會去接觸歐洲廣闊的文化天地,他受到歐洲其他人文主義精神的影響,用英語創作體現他個人思想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是朝圣客的朝圣之旅,同樣也是一個世俗之旅。一方面,“朝圣”對于宗教來說是一件嚴肅而莊重的事情,另一方面。由于客店老板提議講故事來消遣旅途的寂寞,又使整個旅程充滿了世俗的樂趣。喬叟在精神上與現實上的兼顧故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就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內容而言,喬叟認為在兩性關系中應該男女平等,而不是妻子完全服從丈夫。中世紀的宗教掌控著對于社會倫理道德的解釋權。人們的天性受到壓抑。對于婦女來說,宗教也是采取著打壓的態度。《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可以看出喬叟在兩性關系,特別是婚姻關系中對于女性所處地位的關注。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巴斯婦的形象。她在一番慷慨陳詞中提出男婚女嫁不應該受到干涉和妻權應該高于夫權的主張。巴斯婦本身是一個有女權主義的傾向,她所敘述的自己的經歷展現出中世紀歐洲社會中婚姻和婦女問題。巴斯婦本身的婚姻經歷就是對她本身婚姻主張的最好例證。她作為當時社會的一個特殊例子,展現了具有人文主義思想的女性的心聲。除巴斯婦的故事之外,喬叟作為朝圣旅途中的一名朝圣客講述的是《梅麗比的故事》。通過寫一個閑妻勸誡自己的丈夫梅麗比在面對壞人時做出正確的決定也表現了喬叟對于女性智慧的肯定。
此外,他還表達了對禁欲主義的批判,對個性解放的推崇。所謂禁欲主義,即是指要求人們嚴酷節制肉體欲望的一種道德倫理。它源于古代人忍受現世生活困苦的宗教教義和苦行儀式。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展示了宗教禁欲主義的荒謬,就禁欲主義對人性的壓抑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巴斯婦的對于婚姻的態度就體現了她對禁欲主義的控訴。
三、結語
喬叟的“叟”字象征著英國文學始祖之意。作為中世紀英國最偉大的詩人,杰弗雷·喬叟完全可以配得上這個稱號。透視《坎特伯雷故事集》,我們看到喬叟敢于沖破宗教思想的牢籠去探索人性的曙光,同時卻也受教會的羈絆而顯得遲疑不決。如今,當我們再翻開這本書,閱讀一個個詩行,在字里行間,都能感受到喬叟思想上的閃光帶給今天的我們以人生的啟迪和對社會的思考。
參考文獻:
[1][英]杰弗雷·喬叟.坎特伯雷故事;方重,譯[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2]肖明翰.《坎特伯雷故事》的朝圣旅程與基督教傳統[J].北京:外國文學,2004.11,(6).
[3]肖明翰.《坎特伯雷故事》與《十日談》[J].北京:國外文學,2002,(3).
[4]楊林,張輝.論《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人文主義精神[J].哈爾濱:學術交流,201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