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李清照在明清以來的詞學批評中,被推尊為“詞國女皇”。由于其深厚的文學功底,完美的藝術創作手法也因此廣為流傳。在語言藝術手法上,李清照擅長白描、善用口語,“以淺俗之語,發清新之思”。具有極高的文學藝術價值。
關鍵詞:李清照;詞;語言,藝術特點
作者簡介:李煜(1984.12-),男,安徽蚌埠人,海軍蚌埠士官學校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6-0-01
李清照作為我國一代詞宗,被譽為“詞宗一大家”。易安詞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極為鮮明的個性意識。在藝術手法上,李清照擅長白描、善用口語,具備高超的藝術才能,“以淺俗之語,發清新之思”,使詞作構成渾然一體的境界。創作內容和藝術手法融會貫通,共同構成李清照詞作的獨特風格。
一、疊字的使用
李清照擅長在詞作中運用疊字的藝術手法,以此深化內心情感的表達。《聲聲慢》就這種手法運用的典范。“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開頭的十四疊字,映射出女主人“尋尋覓覓”卻依然“冷冷清清”,一無所獲,導致內心“凄凄慘慘戚戚”的凄涼憂愁。以疊字的手法強化了女主尋覓的苦悶及毫無收獲的冷清茫然,產生的幽怨之情油然而生,深化了詞作主旨。有學者在《詞苑叢談》中將其首句連下的十四個疊詞,比擬為大珠小珠落玉盤,以強化詞中疊字使用的巧妙。整首詞大氣嚴整,別無枝蔓,層次分明的將事件逐步道出,句句緊扣悲秋之意,而且語言清新、出奇,堪稱李清照晚年的扛鼎之作。后人評點這首詞的疊字藝術特色時,也是贊賞有加,在《雨村詞話》中被評為“易安詞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須眉,乃詞家一大家”。
二、 多種手法的融合
李詞的表現手法千姿百態,絢麗多彩。李清照善于多種藝術手法融合并用來表達詞的主題。首先,李詞善用典故,寓情感與典故之中,耐人尋味,綿長悠遠。如《小重山》中首句“春到長門春草青”,“長門”和“長信”一樣都是漢宮名,在詩詞中出現蘊含了冷宮之意。其次,在寫詞中提倡輔敘手法,將人的感情在凝練中得以舒展,豐富了人物形象,充分的表達了作者內心情感。辛棄疾曾在《丑奴兒近》調下題曰:“博山道中效易安體”來贊美李詞的多樣性藝術手法。如《菩薩蠻》中的“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都是采用逐步推進的寫作手法,將主人公的行為動作和心理動態層層鋪敘開來,以達到抒情的目的。第三,李詞中常使用對比手法。詞人在使用這種表現形式來敘述生活時,即是對其人生前后兩個階段的反映。她的藝術成就在《白雨齋詞話》中被評為“李易安詞,獨辟門徑,居然可觀,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鑄語則多生造,婦人有此,可謂奇矣。”多樣性藝術手法的融合并用,使李清照的詞作寫景生動形象,寫情意切情真。
三、獨具特色的語言
李清照詞的語言清新流暢,明快疏朗,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出婉約深細的情愫,使其內心復雜的世界在淺顯自然的面貌中呈現出來。清代澎孫鵒在《金粟詞話》中以“皆用淺俗之語,發清新之思,詞意并工,閨情絕調”來形容李詞語言的通俗美。如《南歌子》中“舊時天氣舊時衣”,看似尋常的語句,其中內涵均與其人生滄桑巨變密切聯系。天氣、羅衣和人依舊,但是“情懷”卻已然改變。字少而意深,是易安詞典型的語言特點。宋代張端義給予其高度評價“皆以尋常語度入音律,煉句精巧則易,平淡入巧者難”。李清照在《臨江仙》中曾使用“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這種看似通俗的口語,落筆精雋,語工意新。俞平伯贊其為“善用口語,不艱辛,也不庸俗,真所謂‘別是一家’。”
四、白描手法的運用
李清照善用白描手法。《李清照評傳》中針對李清照詞的藝術形式特點是這樣評價的:“易安措詞不用典故,全是白描,并且常用通俗的白話插入詞里,成為很新鮮的詩句。”如《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文中以清新的文風道出秋光湖色的迷人場景。起句通俗自然,清風拂過遼闊的湖面,秋暮時節,花已凋零,香味淡去。簡明扼要,使人讀起來朗朗上口,清晰其意。“水光山色與人親”通過擬人手法的運用,賦予山水人的感情意識,栩栩如生。繼而轉寫湖上景物,荷葉老殘,蓮子成熟,待到清晨,露珠將蘋花汀草清洗得翠綠晶瑩。“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將自己留戀山水的情感轉移到鷗鷺身上,婉轉地表達出詞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全詞采用白描手法,秉筆直書,情真意切。這里沒有運用工筆精雕細刻和層層渲染的寫法,擯棄濃麗繁蕪的形容詞和修飾語,轉而運用樸素的語言來描寫,把讀者帶入一個廣闊的想象空間,歌頌大自然的美。這類詞篇直抒胸臆,感情真摯,用語樸素流暢,極具自然之美。
常國武《新選宋詞三百首》中對李詞這種描寫手法進行了中肯的評價“在藝術方面,李清照以白描為主,語言清新平易,不作詞艷語,在婉轉纏綿中具有較豐富的內蘊,從而形成了她獨特的‘易安體’”。充分贊揚了她的白描技法之高超。
李清照詞在藝術手法上的成就有目共睹。她擁有高超的藝術才能,使李詞自成一家。在語言上熔煉萬家語,詞義通俗易懂;白描、疊字、對比等多種藝術手法聯合并用,構成渾然一體的境界。“千古才女李易安,萬古愁心李清照”,李清照所擁有的藝術才能為中國詞史留下了一筆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參考文獻:
[1]陳祖美.李清照評傳[M].北京:中華書局,2012.
[2]鄭振鐸.中國文學史[M]. 陜西: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常國武.新選宋詞三百首[J].唐都學刊,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