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傲慢與偏見》被公認為世界文學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經典文學作品,引得無數作者或從文學,或語用學,或文體學角度分析其精彩絕倫的語言。本文從語用學和文體學雙重角度去分析《傲》,揭示了其幽默而諷刺的語言塑造了人物性格,刻畫了當時社會栩栩如生的故事場景,更深刻的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關鍵詞:雙重角度;《傲慢與偏見》;語言風格
作者簡介:張雪蓮(1982-),女,單位為天津海運職業學院。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6--01
一、選擇研究《傲慢與偏見》語言風格的意義
簡·奧斯汀是英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她一生完成了六部完美的小說,而《傲》自出版以來,引起文學界的轟動,對其研究經久不衰。從文學價值看,其獨特的書寫方式刻畫了她內心的人生百態,運用對話和行動大篇幅的塑造一個鮮活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她擅長人物對話,筆下人物的語言魅力和風格既充滿幽默又包含諷刺。
二、語用學和文體學范疇的應用
語言哲學家格萊斯在哈佛大學(1967)的演講中提出了會話的“合作原則”的四個范疇,后來學者格林(1996)對合作原則和準則重釋——量準則、質準則、關系準則、方式準則。但兩人都指出“在現實交際中人們并不都嚴格遵守該原則,交際雙方不合作時,話語可能產生語用含意。”(何自然,冉永平,2009:70)合作原則的違反需要領會說話人的言下之意,從而表達或幽默或諷刺的深層意義。而文體學里的修辭方式諸如反語、反問、夸張、隱喻等也違反相關準則,表達或幽默或諷刺的言外之意。因此,合作原則的違反和修辭方式都不約而同地在《傲》的對話語言中體現。
三、雙重視角下分析《傲》的語言風格
(一)違反量準則
1.貝先生:我跟你說過上千遍了,我的遺產必須傳給男性繼承人。(夸張)
2.貝先生:放心吧,親愛的,等到搬來二十個,我一定去挨個拜訪。(夸張)
3.達西:不?--求婚失敗后(低調陳述)
上述對話顯然都違反了量準則,量準則指所提供的信息應是交際所需的,且不多也不少。貝先生不可能說了幾千遍那樣的話,但夸張說法和量的違反正好使得貝內特夫婦的人物形象鮮活起來,夫妻兩人一冷一熱,一個淡定幽默,一個聒噪虛榮。達西求婚失敗,就說了一個字“不”,對他的驕傲致命一擊,低調陳述恰恰反映了他不敢相信求婚被斷然拒絕,他錯愕的心情怎能一個“不”字了得呢?
(二)違反質準則
4.這是世界上一個眾所周知真理,每一個有錢的單身男子都希望有一位好妻子。(反語)
5.貝先生:我對你的神經有崇高的敬意,它們和我做了二十年的朋友。(隱喻)
6.貝先生:他既會假笑,又會癡笑,又會跟大家調笑,我很為他驕傲,我敢說他肯定比威廉姆盧凱斯先生的女婿要更好。(諷刺,排比)
上述修辭都涉及違反質準則,以避免直接地講述某事,讓讀者猜測言下之意,傳達了幽默和諷刺。(4)句的反語意思是每一個單身女子的母親都在等待這樣一位女婿,對當時英國社會中以嫁女兒入豪門為人生目的的一種嘲諷;(5)句貝為了表達對妻子喜怒無常的無奈,表達自己和“妻子的神經”做朋友的幽默;(6)句使用三個動詞“笑”的排比表達他自嘲的幽默。
(三)違反關系準則
7.貝內特太太:尼日斐公園終于租出去了,尼……租出去了!(重復)
8.貝內特太太:你可真是太好了,親愛的!
貝內特先生:基蒂,你現在可以隨便咳嗽了。(反語)
上面修辭明顯違反了關系準則,說話雙方并沒有持合作態度,而是含沙射影,有弦外之音。貝太太重復“尼”出租,房子和她沒關系,但承租人是個有錢人,她為女兒們有機會嫁入豪門高興,反映了她思想簡單,一心只想讓女兒嫁有錢人的心理。(11)句是充滿特殊語境的,貝太太因為先生不去拜訪賓利而生氣,女兒只是替罪羊。后來得知先生已經拜訪而興奮不已,而貝先生此時說的反語看似毫無關系,恰好反映他的黑色幽默,借此諷刺逗趣太太。
(四)違反方式準則
9.柯林斯:太太,久聞令愛容貌非凡,楚楚動人,我可以說是百聞不如一見。我尊敬的女施主,那么謙和,那么仁慈。(對比)
10.伊麗莎白:如果我夠幸運,我會遇見另一個柯林斯。(諷刺)
科林斯是違反方式準則的典型,說話羅嗦,不簡潔,像背教科書的木頭人。而且他還違反質準則,經常說虛假的話,對比也反映他話語的荒謬和搞笑。伊的話可能會讓別人產生歧義,實際上她暗指柯的可笑而并非真的喜歡這樣的人,諷刺之意溢于言表。
四、結語
科的虛偽諂媚、維的厚顏無恥、伊的聰明機智、貝先生的幽默睿智、貝太的唯利是圖,所有人物性格的刻畫作者并沒有詳盡的文字表述,而用大篇幅的對話貫穿了幽默而諷刺的語言風格。使用語用學和文體學探析了《傲》,讓人不禁欽佩奧斯汀的精湛的語言功底,能為語用學研究做出如此貢獻,當之無愧是“日”不落帝國女性作家里永不落的“太陽”。
參考文獻:
[1]蔡景界.語言合作原則下對小說《傲慢與偏見》中對話的解讀[J].語文建設,2015(5).
[2]張建華.語用學視角下《傲慢與偏見》的語言特色[J].語文建設,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