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詩,又稱嵌名詩、鑲嵌詩,顧名思義,詩中須有人名,但并非詩中有人名就是人名詩。人名詩是指作者巧用古人姓名,組成詩句以寫景抒情,而古人姓名卻隱在詩中渾化無痕,產(chǎn)生了一種新的藝術(shù)效果。
唐人權(quán)德輿的《古人名詩》在人名詩中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其詩為:“藩宣秉戎寄,衡石崇勢位。年紀信不留,弛張良自愧。樵蘇則為愜,瓜李斯可畏。不顧榮宦尊,沒陳豐畝利。家林類巖巘,負郭躬斂積。忌滿寵生嫌,養(yǎng)蒙恬勝智。疏鐘皓月曉,晚景丹霞異。澗谷永不諼,山梁冀無累。頗符生肇學(xué),得展禽尚志。從此直不疑,支離疏世事。”此20句長詩,每句嵌有一位古人名,他們分別是宣秉、石崇、紀信、張良、蘇則、李斯、顧榮、陳農(nóng)、林類、郭躬、滿寵、蒙恬、鐘皓、景丹、谷永、梁冀、符生、展禽、直不疑、支離疏,全詩構(gòu)思巧妙,對仗工整,意境優(yōu)美。權(quán)德輿的另一首《人名詩》也意境不凡,詩曰:“疏鐘皓月曉,晚景丹霞麗。澗谷永不變,山梁冀無累”。詩中的鐘皓、景丹、谷永、梁冀是四個古人的名字,重組成疏鐘、皓月、晚景、丹霞、澗谷、山梁,諸詞另構(gòu)成了一幅充滿詩情的畫面,可謂獨具匠心。
自權(quán)德輿后,產(chǎn)生了不少巧用人名為詩的佳作,其形式主要有鑲嵌式、詩謎式和藏頭式。鑲嵌式是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就是把古人姓名嵌入詩句中,字面上看不出人名。人名在詩句中另組新詞,表達詩人的意旨。晚唐詩人陸龜蒙曾寫了一首《寒日古人名一絕》,寄贈友人皮日休,詩曰:“初寒朗詠徘徊立,欲謝玄關(guān)早晚開。昨日登樓望江色,魚梁鴻雁幾多來。”寫詩人在初冬時節(jié),行吟登望,等待友人的書信,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思念。但詩中卻嵌入了四位古人姓名:寒朗、謝玄、樓望、梁鴻,讀來渾然無跡,令人不能不嘆其工巧。皮日休有《奉和魯望寒日古人名一絕》:“北顧歡游悲沈宋,南徐陵寢嘆齊梁。水邊韶景無窮柳,寒被江淹一半黃。”詩中嵌入顧歡、徐陵、邊韶、江淹四位古人名。到了宋代,人名詩風(fēng)行一時,不少大詩人都寫過人名詩,如王荊公的《老景》、艾性夫的《人名詩戲效王半山》、黃山谷的《病起荊江亭即事》等。王安石的《老景》廣為詩話采用,詩曰:“老景春可惜,無花可留得。繞屋褚先生,蕭蕭何所植。每嫌柳渾青,追悵李太白。多謝安石榴,向人紅蕊拆。”此詩,不僅感嘆年華見老,春晚無華,而且每句還藏一人名,他們是景春、花可、柳渾青、李太白。
巧用人名為詩的另一種形式則是詩謎式,或稱人名詩謎,宋代開展流行,詩謎比一般普通謎語高雅得多,因此更具有欣賞性。《醒世恒言》中,《蘇小妹三難新郎》寫在新婚之夜,蘇小妹考試新郎秦少游,出的題是一首詩謎:“強爺勝祖有施為,鑿壁偷光夜讀書。縫線路中常憶母,老翁終日倚門閭。”其謎底分別是孫權(quán)、孔明、子思、太公望四個人名。
宋《墨客揮犀》中記載了一首人名詩謎云:“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玉膚。走入帳中尋不見,任他風(fēng)水滿江湖。”第一句謎底是賈島(假裝醉倒的諧音),第二句是李白(里白諧音),第三句是羅隱(取隱藏于羅帷帳中之意),第四句是潘閬(取波浪之意,諧音近似潘閬)。此詩據(jù)說是王安石所作,后世筆記小說常見引錄。
清初有位文士作人名詩謎絕句二首,每句謎底各為一古代美女名,構(gòu)思也很精巧。其一云:“六宮艷面艷桃般(紅兒),吐萼含葩妃子顏(花蕊夫子)。一曲春風(fēng)誰屬和(杜韋娘)?黃鸝柳外語間關(guān)(囀春鶯)。”其二云:“赤城女降館娃宮(吳降仙),媚態(tài)朱顏總不同(嬌紅)。桃杏滿園如布錦(紅綃),還輸人面自然紅(花不如)。”
再有一種形式就是藏頭式,這種形式的人名詩,是以拆字與隱語結(jié)合的方式,暗示姓名,所以更見其工巧。魏伯陽在《周易參同契》就是以此種方式暗寓自己的姓名。魏伯陽在《參同契自序》中說:“委時去害,依托丘山,循游寥廓,與鬼為鄰。倫寂無聲,化形為仙,百世一下,遨游人間。敷陳羽翮,東西南傾,湯遭阨際,水旱隔并。柯葉萎黃。失其華榮,各相乘負,安穩(wěn)長生。”“委時”四句藏“魏”字,“倫寂”四句藏“伯”字,“敷陳”四句藏“陽”字,“柯葉”四句藏“歌”字。
創(chuàng)作風(fēng)格迥異的人名詩,是一種品位,一種意趣,其流風(fēng)余韻,一直保存至今。近現(xiàn)代詩人,特別是在寫作舊體詩時,常常會借此體寫出絕妙、有趣的好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