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起帆電線電纜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占地500畝,廠區位于上海青浦和金山,產品輻射全國。起帆公司的產品有各類高低壓電力電纜,電氣裝備用電纜和通信電纜。2014年集團公司實現銷售38億多元人民幣,名列上海民營企業百強榜單。
在電纜行業產能過剩,惡性競爭普遍,利潤下滑的今天,上海起帆電線電纜有限公司何以保持這樣良好的業績?筆者帶著這樣的問題,走訪了位于金山的起帆電纜總部。
“我們不怕危機”
位于金山的起帆電纜,廠區寬敞、整潔,行政樓、科技樓、廠房布局開闊。偶有穿著工作服的年輕員工在廠區行走,筆者到時,正有幾輛貨車拉著電纜離開廠區,處處透著規范和活力。
見到董事長周桂華,談及起帆2015年的業績,他面露喜色:“還不錯”。事實上,近年來起帆一直保持著較好的業績,銷售額從2010年的15億元,逐年攀升,到2015年超38億元,已翻番有余,成績斐然。
起帆電纜快速發展的這幾年,正是我國電纜行業轉型發展之年,產品同質化、產能過剩、惡性競爭,已經使一大批電纜廠倒閉。面對這樣的行業困局,董事長周桂華反而盯住了其中的機遇,他說:“這正是我們的機會啊,我們不怕危機!”原來,他認為,形勢好,什么樣的產品都有市場,形勢差了,那些質量不好,沒有技術含量的小廠就要被淘汰了,這就是起帆這類企業的機會。
在周桂華看來,只要能處理好三個關系,起帆就有可能穩扎穩打地在這樣的“危機”中,揚帆起航。
這三個關系,一是規模和市場的關系。不能過于追求規模,要根據市場的需求控制規模,不能盲目擴張,但市場有需求時,則要有能力提高產能。二是成本和價格的關系。要通過管理降低成本,在市場上形成價格優勢,但是也不能一味追求廉價。三是融資和周轉的關系。周桂華坦言,公司現在可以融資,但公司走的是穩健發展的道路,所以還是會慎重。
三個關系,看似簡單,卻是行事低調,穩扎穩打辦企業20多年積攢的智慧。1994年,起帆從上海青浦趙巷鎮起步,當時不過圈了六七畝土地,僅用四年時間,產值就從1000萬元躍升到2個億。1999年轉戰青浦重固鎮,經過八九年的艱苦奮斗,實現了第二次跨越增長,產值進一步提升,達到近20億。2008年金山廠區開始基建,2010年上半年一期工程實現投產。2012年起帆總部搬遷到金山張堰鎮新廠區,公司產值穩步提升,如今年銷售額已經接近40億元。應該說起帆的每一步發展,都仔細衡量了這三種關系。若問為什么處理好三種關系,起帆就有底氣度過一個個難關,說到底還是因為周桂華相信自己的產品過硬,可以經得住市場的風吹雨打。
“我們的產品,不怕檢測”
“我們的產品,不怕檢測。客戶拿到貨后,盡管送去檢測,不會有問題。“有膽量說這樣的話,是因為從原材料到生產過程,到產品出廠前的全過程,起帆都有嚴格的質量管理。2006年起帆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企業質量管理進一步規范。當年起帆還獲中華優質品牌稱號。產能擴大后,起帆在檢測設備上的投入越來越大,已有好幾百萬,現在起帆的每個生產環節都有檢驗,出廠產品要進行自檢,此外,產品還要送到國家電線電纜質檢督檢驗中心和電力工業部設備檢測中心試驗合格。除了設備投入,還有大量的人力投入。起帆的產品線豐富,這增加了管理的難度和成本,起帆為每一個產品線都安排了質量控制人員,確保不同產品的質量都有保證。這樣的層層控制,出廠產品自然不怕客戶再檢測。
如今他們還實現了產品的電子監管。從來料到加工,每一個生產環節都有相應的信息記錄,如果有問題,可以實現追溯。細化了產品質量監管,提高了員工質量控制意識,也便于持續改進產品質量。
周桂華自豪地說,“市場開拓,我們沒有業務員,我們靠的是信譽、質量、服務。”
起帆起步時,就堅信講信譽,講質量。當時一些小廠在小處動腦筋,比如電纜短一點,看似得了便宜,可是那些辦事仔細的客戶買下電纜后,會逐一檢查,占了小便宜的工廠反而丟了客戶,實打實的起帆卻脫穎而出了。就靠著自始至終堅持的信譽和質量,起帆很快占領了市場。
到了近幾年,電線電纜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幾近白熱化。2006年,北京2008奧組會采購“水立方”國家游泳中心低壓電纜,當時周桂華的公司和幾家大的企業一起被列入采購對象,沒多久,就有許多專家到企業“看貨”。后來起帆靠質量過硬,專家100%好評,產品順利地進入‘水立方’”。還有上海剛剛開通的地鐵九號線,就是全部采用起帆的電纜。國家電網開始公開招標后,起帆入圍,專家到生產現場驗貨,看生產過程,然后背靠背打分后,起帆又受到好評,成為供應商。
現在市場競爭越來越公平,重大工程誰采購誰負責,市場向著質量過硬的產品傾斜。周桂華感到,雖然當年投入大,但是重質量、講信譽的這條路,走對了。
創新,才有競爭優勢
起帆從成立之初就沒有走“傍名牌”的發展之路,一直堅定打造“起帆”這個品牌,如今這個品牌在市場上得到認可,支撐起這個品牌的,一靠質量、二靠創新。
筆者在廠區,看到的最醒目的建筑就是公司的研發中心大樓,能在研發上如此投入,在業內,也是少數。如今起帆擁有近百位的技術專家和研發人員,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起帆根據市場變化而變化,每年都會開發1-2個新產品,滿足市場需求。比如根據用戶電纜要求無毒防火,研發了分子電纜,并申請了上海高科技產品。目前,公司擁有13個發明專利和84個實用新型專利;生產10個系列300多個品種的電線電纜,先后被授予上海名牌產品。
就在筆者采訪前不久,起帆在創新研發上又有大手筆。11月17日上海起帆電線電纜有限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立暨揭牌儀式舉行,這標志著起帆電纜和眾多大學以及包括上海電纜研究所在內的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開始了新的篇章。上海起帆電線電纜有限公司的院士專家工作站,是以開展經常性合作的國內電線電纜研究領域的專業機構作為基礎,將根據企業的創新需求,積極開展產業及企業發展戰略咨詢并提供技術指導;圍繞企業發展急需解決的重大關鍵技術難題,與企業研發人員開展聯合攻關;引進技術成果,在企業進行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共建人才培養基地,聯合培養企業和院校的高層次創新人才。未來,院士專家工作站將目標鎖定在耐極寒電線電纜、機器人電纜和飛機用電線電纜等領域。
管理創新、技術創新,說到底都要依靠人才。重視人才,建立和健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這是起帆穩步發展的支撐點。留住人才,靠待遇,也靠價值觀,靠激發起每一個員工的存在感,提供他們一個發揮價值的舞臺。為了激發所有員工的創新熱情,全廠上下經常自己尋找管理盲點和技術難點,尋找差距,集思廣益,完善與更新管理辦法,改進生產工藝。留住人才,還需靠感情。起帆聘請了名牌大學畢業的年富力強的職業經理人擔綱管理,他們在這里工作多年,企業重視鄉情、重視親情的文化讓他們有了歸屬感。普通員工在這里也能找到這樣的溫暖,在公司發展過程中,公司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員工的生活便利,在廠區邊上,他們建起了漂亮的集體宿舍樓,每人至少25平方米的居住面積,吃住不愁。他們成立黨支部,建立工會組織,增加企業的凝聚力,激發員工的創造力,讓每一個員工在企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經過20年的發展,今天的起帆已經將目光瞄準了國際市場,在電纜行業轉型發展之際,他們將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提升產品質量,在新的發展機遇中起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