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0年全國青少年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大學生爆發力、力量、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多年持續下滑,我國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遠遠跟不上社會發展的需要。體育教育最根本的任務就是促進大學生身體健康以及增強體質,文章詳細的描述了目前我國大學生的狀況,并且針對如何有效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措施。
關鍵詞:學生體質;設施;健康;運動
一、我國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狀況
我國學生體質健康問題仍然突出、超重和肥胖現象嚴重、近視發生率繼續增加、速度、力量素質增長趨于停滯、耐力素質低谷徘徊、柔韌素質成績向好、血壓調節機能不良比較普遍。
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連續20幾年下滑這個勢頭尚未停止而2014年距離2020年中國建成人力資源強國的目標只剩下不足7年。
二、問題突出
從一九八五年開始,中國進行了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調查顯示,中國青少年的體質在持續下降。在2006年8月19日舉行的“首屆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論壇”上,出示了一組數據: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報告表明,學生肥胖率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其中大學生高達八成左右。
三、影響我國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原因分析
(一)在對我校大一大二進行的學生體質測試當中,有八成以上的學生體質不合格,多數是體重超標、肺活量低、手臂無力、腿無力等
(二)近年來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逐漸的提高,綜合國力的提升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改變,生活的舒適安逸便捷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充分的享受、也給人們的身體帶來了巨大的健康問題。
(三)生活環境和飲食方式的重大改變,導致了體力活動的明顯減少,加速了人類機能的退化,體質健康水平也隨之下降,家長的溺愛,養成了獨生子女“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體質和驕嬌二氣;繁重的課業,壓抑了孩子對體育興趣的追求,對于安全問題的恐懼,則束縛了學校放開體育鍛煉的手腳。
(四)在中小學時代父母以過度保護為特征的隔代教養方式,剝奪了自然生長發育所必需的運動刺激;到了大學以網絡時代,以久坐不動為特征的靜態方式,阻礙了獲得持久的、足夠的運動樂趣,并無基礎的經常性體育鍛煉行為習慣的養成,到了大學時間比較充沛又以談戀愛玩游戲浪費了大量的身體鍛煉時間。
(五)當代大學生面對就業的壓力、睡眠不足、營食不規律運動減少等諸多情況這些都是影響他們體質的更要原因。
四、如何才能有效解決學生體質問題
體育場地、設施和器材是開展學校體育的必要條件。雖然相關的文件規定能體現出學校體育在我國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高校體育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有了較大的進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實踐中大家都十分清楚高校體育的狀況、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不夠用、器材不夠用,學校體育經費投入達不到與學生人數的比例并可以找到各種借口大量減縮。從地區來看,中西部特別是西部地區尤為嚴重。
(一)高校體育教學應以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和健身觀為重點,通過有計劃的體育教學過程使學生系統地學習體育知識及健身方法,我們應該要求每個學生至少學會一種或兩種以上能夠常年堅持而且行之有效的體育技能或鍛煉方法,使之養成良好的健身習饋與終身堅持鍛煉的意識,在體育教學中要始終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體育意識,使學生逐漸學會并掌握自我選項和自我鍛煉的道理與方法。
(二)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師資質量。學校體育工作質量如何關鍵在于是否有一支素質高、能力強、敬業愛崗的體育師資隊伍。就目前來說,體育師資較為短缺,一些學校其他教師配備已超過了規定,再加上體育教師待遇較低,不受重視,流失現象也較為嚴重。課時大幅度增加的實際,重新核定高校體育教師的數額,保證體育教師的合理配備。另外,要加大體育教師的培訓力度,用3-5年時間,對現有體育教師進行一次輪訓,如何配備體育師資,如何進行培訓,如何做到配齊配強體育師資,也是當前的重要工作。
(三)《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明確規定:“各級各類學校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做好學校體育教育工作。要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教育,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技能和習慣?!斌w育課程應基于參加者的需要、興趣和能力上,促進終身體育。學校對人的培養應著眼于現在,放眼于未來。終身學習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他強調個人應培養終身繼續學習的能力與習慣。促進個人發展的過程。終身學習思想的確立,從一個更為廣闊的研究視野上,將傳統的“一次性學習”觀念轉變為“終身學習”思想,無疑是將更加適應世界學習社會化、社會學習化的發展趨勢。
五、結束語
為我國高校學生體質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同時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扎扎實實地推進我國高校學生體質教育工作,堅信我國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將會有更大的提高,為我國在2020年建成人力資源強國而努力。
參考文獻:
[1]Internet Explorer收索
[2]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年底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