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他們的價值觀影響著整個社會的價值選擇。“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是每個人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對此,高校要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任務,必須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積極通過各種途徑來培育大學生的“友善”品質,進而讓“友善”的道德品質成為大學生成才的厚實價值根基。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友善;培育
一、堅持教書育人,培養大學生友善道德品質
培育大學生友善品質,教育必然發揮著基礎性、根本性的作用,必須做好教育普及工作,使大學生對“友善”是什么有深刻的認知。對此,在教育內容上,必須積極做好友善價值觀的內容整合工作,使大學生明確友善的基本要義,這就需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西方哲學理論和倫理學的視角進行友善道德內涵的挖掘和梳理,確保大學生深刻認識友善是處理人與人、個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根本行為準則,深刻理解友善即是友好、善良的道德意蘊,深刻體會中外友善思想文化的精髓,進而實施具有學理性、邏輯性、理論性的友善思想文化內容的教育。
在教育載體上,要積極發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的主陣地作用,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深入推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貫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的全過程,確保大學生對友善價值觀入耳、入腦、入心。在教育形式上,要堅持“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養成相結合、自教與他教相結合、言傳與身教相結合,不斷豐富友善價值觀教育的手段,增強友善價值觀傳播的實效性,使大學生真正堅定友善的價值取向。
二、堅持環境育人,激發大學生友善道德情感
培育大學生友善品質,必須從增強情感認同入手,通過營造以文養心、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友善價值觀教育環境,發揮其“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正能量。對此,首先,要堅持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構建正確的友善輿論導向。充分發揮微信客戶端、微信群、校園報刊、校園網、QQ群等多種媒介在培育大學生友善品質中的突出作用,將友善價值觀的具體內涵和行為規范融入各類媒體的宣傳中來,確保友善主旋律得到弘揚,友善正能量得到傳播,鞏固、擴展積極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和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其次,要堅持以有益的活動引領人,打造豐富的實踐育人路徑。要深刻認識到實踐之于大學生成長的重要性,深入開展道德實踐、公益志愿服務、校園文明創建等健康的友善品質培育活動,使大學生友善品質能夠外化于行,在服務社會、服務校園、提升自我的友善道德實踐中成長,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禮讓寬容的道德品質。最后,要堅持以厚重的文化設施熏陶人,建設有特色的友善文化氛圍。在此過程中,高校本身極具人文特色內涵的文化設施環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我們從高校本身的文化特色出發,建設與大學生友善品質培育相關聯的校園學術文化設施、行為文化設施、環境文化設施、制度文化設施,使大學生沐浴在內涵豐富的育人環境之中,激發大學生內在友善道德情感的生成。
三、堅持制度育人,孵化大學生友善道德行為
大學生友善道德品質的培育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畢其功于一役,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不僅需要堅持教育的主導性,需要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還需要靠法律、政策和規章制度的正向引導,使大學生在培育友善品質的過程中知道倡導什么、反對什么,弘揚什么、抵制什么。對此,必須積極推進高校內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堅持依法辦學、依法治校和依法管理,用正確的政策導向和制度導向來規范高校校園內部的文明秩序,使依法治校內容得到宣傳,友善道德規范得到傳播,形成以法律法規的權威性和強制性增強大學生培育和踐行友善品質自覺性的制度育人環境,從而培育大學生友善的社會心態,確保友善行為得到鼓勵、偽善行為受到譴責,形成好人好報、恩將德報的正向效應。
參考文獻:
[1]余 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7):119-122.
[2]李 敏,韓之坤.在大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S2):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