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們對體育的熱愛具有年齡特點,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身體的發育而不斷變化發展。培養學生的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體育教學為例,旨在促使學生認真學習和領會體育精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關鍵詞:興趣教學法;體育教學;應用
一、了解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相較于其他課程來說,學生對體育活動比較感興趣,但是容易分化,男生偏向于活動量大和敏捷性、競賽性強的活動,女生則偏向于姿勢優雅,節奏感、韻律感強的項目。雖然學生對多種體育項目都有興趣,但多數的學生還尚未形成對體育專項運動的穩定熱愛。
二、影響學生體育興趣的因素
1.教材內容
由于長期受競技體育教學思想的影響,體育教材直接取材于競技運動項目,簡單枯燥的重復訓練使多數學生難以接受,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2. 學習環境
傳統的體育教學以“灌輸式”為主,使得學生多動好奇的性格易被過于強調嚴格規范、安靜整齊的教學組織形式所壓抑。加之過于嚴肅的課堂氣氛和學習課時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3.教師的業務知識水平和敬業精神
現代學生比較看重教師的專業技能,即駕馭體育專業知識及理論知識的能力。教師能夠簡練而清晰地講解、幽默而風趣地授課,加之教師的示范動作足夠協調優美,學生能夠很快領悟到動作的精髓所在。教師的專業度和綜合素質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對體育課堂、體育活動的熱愛。
三、培養、鞏固、發展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1. 教學思想的創新
從以教師為中心的思想中解脫出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傳授知識外,還應起到激發學生對體育的熱愛的作用,使主動與促進有機結合,共同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有德智體全面發展,才能成為合格的人才。因此一定要使學生意識到體育學習的重要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 改進教學方法
由于學生個體的素質存在差異,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表現也會出現很大的差別。因此,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尤為重要,可采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式教學等教學方法。體育教學應以引導開始,根據學生的不同表現,加以不同側重的指導,使其掌握動作,并有所提高。
(1)“激勵式”教學法。“激勵式”教學法是指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通過多種途徑,不斷地激發他們對新知識的需求,從而打破學生原有的認知平衡,不斷地提升學生認識水平,以便更好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營造生動活潑的氛圍;以表演體會情境、以音樂渲染情境、以語言描述情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2)“引導式”教學法。學生對體育的愛好受教師的引導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對體育的熱愛,又要注重對度的把握,因為這只是學校體育改革的依據之一,而不是唯一依據。學生對體育的熱愛是可以培養、拓展和改變的;因此很有必要將“引導式”教學法引入體育教學中。
(3)“滿足”教學法。隨著學生知識面的拓展,學生希望體育教學內容也能夠更新奇,常換常新。因此,體育教師應抓住《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等實施的有利時機,不僅要內容新,而且還要與時俱進改善教育方式。由于教師的語言美、動作美、教態美、形體美能使學生耳濡目染受到對體育美的熏陶,因此,教師應把自己在體育活動中發現的美以一種更易于被學生接受而又不失新鮮感的方式傳授給學生,使體育活動中的“苦學”變“樂學”。
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多種多樣,興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是教師組織教學必不可少的條件。體育教師必須激發學生認真學習和領會新課標的精神,更新觀念,挖掘學生的潛力,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陶西平.素質教育與當前教育發展和改革[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1996(4).
[2]左 巍.實施“體育新課標” 促進學生健康發展[J].學園(教育科研),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