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學好英語除了個人方面的因素,更重要是在于學習英語的環境。筆者通過多年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發現小學英語課程的課時較少,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要想提升小學英語教學的效率,必須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氛圍;英語;興趣
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小學英語教學似乎偏離了軌道,使很多學生漸漸喪失了興趣,認為英語的學習枯燥、無味,大部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顯得很被動,這必然導致低效率和厭學感。筆者就小學英語的教學,對氛圍的營造,興趣的培養淺談幾點。
一、寓教于樂——用好多媒體
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把單詞融入到句子中去理解,而句子的理解需要模擬場景,多媒體就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這樣的便利,我們可以通過多種圖形、圖像、動畫等形式,以小學生熟悉和樂于接受的形式將知識貯存進他們的思維中。譬如以新譯林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學期的教材為例,Unit7“Would you like a pie?”中,雖然教材不斷地改版,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異,飲食和與人交際禮儀都是有差別的,任何一種語言都是用來交流的,要讓初學英語年齡尚小的小學生去理解如“pie”“cake”這樣的單詞必須以多媒體的形式呈現,簡單明了,而單元標題以點餐的形式發問,那么課堂的教學當然不能僅有基礎的詞匯教學,而應圍繞單元主題的日常會話比如——“Would you like an egg?”—“Yes,please/No,thanks.”
多媒體所提供的視聽刺激,可以使小學生以輕松的心態融入英語環境,不必有心理負擔與厭倦。多媒體只是媒介,而它背后的計算機提供網絡資源,有著傳統英語教育無法比擬的豐富性和吸引力。每單元“rhyme time”,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靈活教學,播放以學生的興趣方向為主的英文歌曲,“you must enjoy listening”有效地增加他們的聽力水平,這樣與時俱進的教學,自然順應了他們的興趣方向。
二、共同參與——把課堂給學生
小學英語課程不能忽視課時少這個問題,其實小學生在接受英語課的“填鴨式”教育后,多少會留下反感的印象, 優秀的老師不僅要把教學任務完成好, 更要把自己的課程變成有魅力的課程。
新譯林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的Unit1“Cinderella”就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興趣點,將課堂還給學生,其實新譯林教材的很多主題設置都在同類教材的前列,只要老師愿意去挖掘,教材中有很多對學生胃口的興趣點,在“Cinderella”中,我班的學生準備了一場話劇,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能夠準備英語話劇一定是在課外花了功夫的,“Practice makes perfect”這樣就可以很好地緩解課時過少的弊端,從教學成果來看,學生的口語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把課堂給學生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要能夠關注學生的感情,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嘗試;創設一個輕松的交流環境,暫時把母語拋開;關注學習有困難、內向的學生,給他們展示語言能力的機會。“Cinderella has a good time at the party”的時候,許多同學都能扮演不同的角色。
把課堂給學生,小學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給予他們足夠的參與感,他們才能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才能將學習延伸到課外,這樣的教學才是成功的。
三、家校結合——融入英語生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經常與家長溝通,督促學生在家庭環境中,試著使用英語,真正將英語融入學生生活。這樣,英語教學的效果將會事半功倍。
以“Summer holiday plans”為例,我在教學中,就通過開展“家庭英語環境創設”的活動,給學生推薦視聽資料,鼓勵學生與家長共同收看。這樣的活動,教師只要持之以恒,教會學生學以致用,不僅可以讓學生不斷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更會讓他們感受到運用英語交流帶給自己的快樂,感受英語學習的價值,從而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總之,對于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來說,英語氛圍和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使小學英語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香玲.芻議小學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方法[J].教育實踐與研究(a), 2009(12):34-35.
[2]李紹芳.小學英語學習興趣培養“三步曲”[J].教學與管理,2013(17): 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