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化,音樂教學對小學生全面、良好、健康發展的促進作用得到了更多的關注與重視。小學音樂教學是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構成部分,因此必須依據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發展特征,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教學方法。本文旨在探討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研究相關對策。
關鍵詞:小學音樂;問題;解決策略;分析
一、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角色定位不準確
當前我國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學未能將其自身功能有效發掘,一些學校對音樂教育教學沒有明確的定位,也沒有充分意識到音樂教育所具備的藝術性與特殊性,只是將其與其他學科教育簡單結合,導致了小學音樂藝術特征的淡化,不符合音樂教育的根本宗旨,也偏離了音樂教學的目標。
2.現代化教學手段未得到重視
在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中,很多教師與學生都認為音樂不過是一個“非主科”,將其排在語文、數學之后,對小學音樂只有片面的理解,這也很大程度上直接導致了音樂教學無法在第一時間接受新元素與新動力。因此,小學音樂教學未能及時、充分且合理地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導致音樂教學未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3.缺乏個性化的教學
當前我國的學校教育中,都需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與個性化。小學音樂教學需要依據學生對不同音樂的敏感度和不同音樂形式的理解,進而實現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教學。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應用策略
1.更新觀念,重視小學音樂教育教學
在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學校與教師都應加強對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視,同時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學習過程之中。學校應合理安排音樂教學的課時,教師應依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可接受性、生理特征及音樂教學條件等組織多種多樣的活動,設計有趣、生動的活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有針對性地制訂音樂教學內容
依據學生的客觀實際,找準教學要點直接切入。課堂教學內容不一定完全按照教材來制定,而應以課文為基礎,合理調整其內容,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歌曲《拾稻穗的小姑娘》的旋律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教學內容卻可能過于單一,因此教師就可以依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增加“我是小小歌唱家”這樣一個環節,鼓勵學生踴躍參與。
3.注重音樂審美,陶冶學生情操
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音樂審美的培養,能夠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的美好情操。教師應注重優美音樂情境的創設,為學生留有足夠的想象空間,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全面提升其綜合素養。
比如在《新年好》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提前用氣球、拉花等布置教室,播放活潑的音樂,將課堂營造為新春的喜慶氛圍,讓學生感受情景與音樂旋律的和諧統一,促使學生樹立音樂審美的概念,培養其美好的情操;同時,教師應運用流暢通順的語言表達,聲情并茂、富有感染力地彰顯音樂之美、藝術之美,讓學生體會音樂的藝術魅力,并提升其對音樂的審美感受。
4.音樂教學中應注重生活體驗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為了幫助其實現情感體驗,就必須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基礎,盡量揭示音樂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在幫助學生獲取音樂知識的同時,提高其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其審美體驗,幫助其樹立良好的思維習慣。
以《洗手絹》的欣賞為例,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提出相關問題:你是否會做家務?在家會做什么家務……樹立“愛勞動”的學習主題,在提升學生音樂鑒賞水平的同時,促使其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
此外,教師還應注重靈活應用教學方法,將音樂教學進行拓展,比如:引導學生進行表演、組織伴奏、思考意境、談感受和體會等,增強小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拓展其四維空間及學習思維,幫助其全方面發展并彰顯自身的個性。
參考文獻:
[1]謝 彥.理論實際結合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探析[J].音樂大觀, 2012(5).
[2]吳憲奇.淺析小學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b版),2013(29):194.
[3]唐雅怡.淺析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4(1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