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探討PBL 教學法在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的可行性,我們在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引進PBL 教學方法,結果顯示該教學模式可以明顯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與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果,說明在人體寄生蟲學的教學方法中,PBL 教學法是值得肯定與研究推廣的方法。
關鍵詞:PBL教學法;人體寄生蟲學;教學改革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法是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1969年創立的,是一門強調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即在教學中讓學生組建團隊合作解決潛藏在一個病例中的若干問題,從而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基礎理論知識,這樣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課堂基礎知識的興趣,同時也便于理論知識更好地與實際臨床病例相結合,既能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培養學生合作解決醫療難題、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等[1]。本文即應用PBL教學法對人體寄生蟲學教學進行了初步探索。
一、采取PBL教學法的人體寄生蟲學教材內容的選擇
人衛版第八版諸欣平主編的《人體寄生蟲學》教材共分四篇,第一篇總論,第二、第三篇分別是醫學原蟲學和醫學蠕蟲學,第四篇醫學節肢動物學??傉摬糠种v述人體寄生蟲的基本知識和概念、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關系,該部分內容我們采用傳統的直接講授的教學方式,便于學生掌握人體寄生蟲的基礎知識,為其他章節的學習做好準備。第二、第三篇針對臨床常見的人體寄生蟲分別就其形態、生活史、致病、診斷、流行與防治這一順序進行闡述,各論部分內容紛雜,不同人體寄生蟲間的形態特性、生活史、所致疾病容易混淆,如果采用傳統的講授法教學,開始學生有比較濃厚的興趣,逐漸會因為內容的相似而乏味,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嘗試在各論內容教學中引入PBL教學法,把課本基礎理論知識要點與臨床病例相結合,讓學生在解答他們感興趣的臨床病例所產生的問題過程中學習基礎理論知識,結果顯示教學效果良好。
二、PBL教學法的引入
在教師備課時,我們根據課程內容加上臨床資料,設計出病例,針對病例設計出涵蓋基礎理論知識的若干問題,提前一周布置給學生,學生查閱教材和參考資料,課前充分準備,上課時針對不同的問題分組討論,一般每組推舉一個代表回答問題,該組其他同學作補充,不同組間可以質疑和討論,最后,老師對有爭議的問題進行解答,并對涉及的章節內容簡單地總結。
例如,在學習豬帶絳蟲時,我們引入以下病例:40歲的司機張某,2015年8月到陜北某地出差幾天,一直在街邊攤點吃飯?;氐郊?個月后,出現消化不良、腹部陣痛等癥狀。2015年12月的一天,他發現排泄物中有白色扁平樣蟲子,長約3cm。根據病案我們提出以下問題:“ 病人可能感染什么寄生蟲?該寄生蟲形態特征?人一般通過什么途徑感染?食入該寄生蟲蟲卵引起同一疾病嗎?如何預防?”這樣,通過一個病例和幾個相關問題我們就把豬帶絳蟲的幾乎所有知識點概括進去了。然后,布置學生章節內容和參考書目,讓學生課外準備。上課時讓學生進行分組,每組回答一個問題,該組其他學生補充,組間不同問題進行關聯性討論。教師最后對本節內容總結,指出其中的重點和難點。
又比如,學習旋毛蟲時,可以引入以下案例:在云南某小山村,一重要的傳統節日,村民們準備了白族人喜愛的一道傳統的美食“生皮”,做法是宰殺肥豬,用柴火簡單燒烤肥豬以除去毛皮,刮洗干凈后,肥豬呈金黃亮晶色,切成小塊,拌入佐料和配菜,然后村民一起食用。然而兩天后,一30歲男性村民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到當地醫院就診。一周后患者出現眼瞼、顏面及下肢輕度浮腫,背肌疼痛等癥狀,隨即參與節日活動的其他部分村民也出現相似癥狀。
問:病人和部分村民可能感染什么寄生蟲?該寄生蟲的傳播途徑有哪些?該寄生蟲的中間宿主主要是什么動物?人如何預防感染?同樣通過學生分組解答問題能學習旋毛蟲的基礎知識,同時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果。
在PBL教學中,同一個病案,不同的學生可能會診斷出不同的結果,這在學習初期是很正常的情況,可以判定是在知識水平儲存不夠條件下的“誤診”,因此老師先要誘導學生同組間討論和不同組間爭論,在爭論中答案會漸漸明晰,如果答案不明晰而爭論不休,老師要適當引導得出正確的結果,并指出“誤診”的原因。學生之間的爭論可以提高學習的興趣,同時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并且在討論和爭論過程中具有高度整合所學知識的作用。
三、PBL 教學方法效果評價
在課程教學法研究中,對PBL教學法的研究較多,比如夏嬙[2]等以遵義醫學院珠海校區2010級臨床專業學生為實驗對象,采用PBL教學法教學, 結果發現,與傳統教學法相比,PBL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考試成績及增強與臨床其他學科間聯系。延邊大學基礎醫學院崔春權[3]等采用PBL教學法教學,結果發現,PBL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還可以有效構建雙向交流的新型師生關系。我們通過在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引入PBL教學法,也發現此教學法有相當大的優勢。
首先,我們通過引入病案再提出問題,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本來枯燥紛亂的人體寄生蟲學各論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并且通過PBL教學法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主動思考問題、勇于表達觀念的環境,使學生暢所欲言,在爭論中吸收他人的好的觀點,有利于辨清思路,正確理解與運用課本基礎知識,另外,通過參與辯論,學生還能發現自己所學知識的不足。在討論中可以發現新問題,解答新問題。PBL教學法還可以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團隊協作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通過PBL教學法可以為他們將來開展臨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在期中考試中,我們設計了適當的基于問題的案例分析題,閱卷后通過統計學分析發現采用PBL教學的實驗組解決案例分析題的能力要強于對照組。因此,PBL教學法是一種能很好地提高學生成績的教學法。
綜上所述,我們在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采用PBL教學法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值得進一步探討和運用。
參考文獻:
[1]Becker S,Viljeon MJ, Botma Y,et al.Integration of study material in the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J].Curationis,2003,26(1):57-61.
[2]夏 嬙,楊 瑞,金明哲,等.PBL 教學在人體寄生蟲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5):93-94.
[3]崔春權,玄英花,鄭善子. PBL教學法在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1,1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