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在各行各業得到普及,對于金融行業來說,尤其是銀行業,計算機技術在行業發展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是,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在它為銀行的發展帶來無限便利的同時,相應地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和隱患。因此,本文將銀行計算機存在的風險進行簡單的闡述和細致的分析,從而探索出有效的措施,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風險加以防范或把控,最終推動銀行業乃至整個金融業又好又快地發展。
關鍵詞:銀行;計算機;風險
一、銀行計算機風險概述
1.硬件風險
硬件風險是指計算機網絡設備出現故障導致網絡不能正常運行而產生的一種風險。硬件風險主要包括外部風險、內部風險和網絡風險。外部風險是指由人為導致計算機網絡故障的風險,如機房安裝、設計的不合理導致的環境安全隱患等。內部風險是指短路、斷線、接觸不良、設備老化等因素導致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的一種風險。網絡風險是指外界因素導致計算機網絡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受到干擾的計算機風險。
2.軟件風險
軟件風險是指潛在的錯誤導致計算機在開發和使用的過程中不能正常運行的計算機風險。
軟件風險主要包括設計風險和操作風險。設計風險主要是由于計算機應用軟件在設計上存在局限從而對計算機的信息安全構成威脅的風險;操作風險是指業務操作人員的素質水平低,即如果銀行沒有進行數據備份,一旦發生操作風險,所有的數據便會丟失且難以恢復。
3.實體風險
實體風險是指人為因素導致計算機中心及其設施、設備以及金融數據和信息遭受破壞和攻擊的計算機風險。我們都知道,金融數據和信息關乎著金融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命脈和發展。因此,做好實體風險的防范和控制,一方面有利于銀行高層管理者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來更好地促進銀行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有利于促進金融業乃至國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4.信息管理風險
信息管理風險是指管理體制不完善以及管理模式不合理等導致銀行在管理中出現漏洞的計算機風險。總之,銀行內部的制度、體制以及人員的素質水平都是關乎銀行正常、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內部管理者要高度重視這些因素,從而達到預防和控制計算機風險的效果。
由此可見,計算機風險的存在一方面不利于銀行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提升,以及內部信息的安全與完整;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金融行業乃至國家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二、銀行計算機風險預防
1.設置訪問權限
銀行要加強對計算機網絡的入網訪問的管理,例如要求設置嚴密的訪問權限用戶名或賬號、隨機驗證碼和用戶口令,并且用戶名和口令需定期或不定期進行修改。與此同時,還應加強對防火墻技術的引進和運用。
2.引進安全軟件和殺毒系統
計算機病毒的存在對銀行計算機造成極大的威脅和隱患。其一,病毒不利于銀行計算機系統的正常運行,進而不利于其正常經營服務活動的開展。其二,病毒的入侵對其內部信息安全構成威脅,可能使銀行內部重要且機密的數據和信息嚴重外泄和丟失。所以,引進安全軟件,實時更新殺毒系統,盡可能將被黑客攻擊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是銀行系統科技部門永遠要重視的事。
3.加強計算機安全管理
首先,銀行各層級應加強對內部員工的普法工作,通過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和強調,提高員工的法律意識,打消員工以身試法的念頭。其次,銀行應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完善監督監管機制,讓計算機系統使用和運行更加規范化、合理化,最終降低和預防計算機風險。
4.提高安全意識
對于外部客戶,要加強對計算機安全理念和法制意識的宣傳,主要借助銀行滾動屏幕、銀行宣傳告示欄、銀行業務使用手冊等,達到增強客戶計算機安全意識的目的;對于內部員工,要加強對內部員工的計算機技能培訓,提高員工整體業務素質,提升員工實際操作能力和對計算機技術的認知能力,使他們在工作中降低人為的失誤,達到風險發生可控、風險程度可控、風險處理可控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楊順杰.淺析商業銀行計算機風險及其防范對策[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4):32-33.
[2]聶中洋,左 鑫.銀行計算機網絡風險的分析與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3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