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化的教育模式要培養孩子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而且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的不僅僅是語數外水平的培養,更多地轉向對孩子藝術的熏陶,美術也就成為眾多家長和孩子的首選。小學美術作為小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有效利用互動式模式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新課改的要求也明確指出要貫徹“學生本位”的原則,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互助,打破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在互動中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關鍵詞:小學美術;互動式教學;教學應用
一、對互動式美術教學的理解
互動式教學是在教學目標的驅使下,教師為課堂的建設,去選擇教學內容,引導課堂進度,設置教學情境。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制訂不同的策略,做到因人而異。現在多數的教學課堂是枯燥乏味,學生提不起興趣。美術本身就是在想象和創造的世界里遨游的藝術,不應該局限在小小的一個空間里,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課堂還是主要的教學空間,所以在課堂上積極展開互動式教學,使得學生身心放松,才有利于進一步地教學實施。將美術學習和學生的親身經歷結合在一起,通過體驗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二、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1.課堂導入要新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小學生的注意力是很難集中的,想要達到教學目標,需要有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導入。比如教師在講解“夏天的樹和秋天的樹”時就可以通過提問的形式來導入,“春天來了,樹木發芽,小草從泥土中長出來,花兒開了,那么春天的顏色是什么樣子的呢?這些春天的事物,它們也是多變的,就像人每天都會給自己換不同顏色的衣服,到了秋天,它們又是什么顏色的呢?”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的同時,也能夠很好地確保課堂內容的展開,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在教學當中,讓學生唱有關春天的兒歌,可以更進一步地加深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互動。
2.創設輕松愉快的互動式教學情境
比如在教授小學美術的鑒賞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其他學科融入美術課堂。美術教學應該是一種創造式的活動,它最大的作用應該是活躍想象,培養創造性的思維。如果美術課堂還是一潭死水,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靈感和火花的碰撞,更有利于學生和教師的互動教學。教師應該先放下自己的姿態,和學生打成一片,以學生朋友的身份,調動課堂氣氛。比如教師在講解“奇妙的建筑”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展開聯想,如果你將來有一所大房子,你會想把它建成什么樣子,建在哪里,周圍都有什么。并且讓學生把想到的東西畫出來。當然這一環節教師也要參與,也要畫出自己想象的建筑。在畫完的時候,讓學生相互展示并描述,教師也要將自己畫的建筑展示出來,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也可以起到提升學生美術功底和美術素養的作用。
3.通過游戲增強美術課堂的互動性
在小學美術課堂上可以設置游戲來增強互動。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發展規律,小學生很喜歡游戲型的互動,可以讓他們在歡樂中探索到美術的奧妙。所以說老師應該設置適當的游戲情景,引入美術教學的課堂上,激發學生的熱情。比如在教授關于花朵的繪畫課程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猜花游戲,拿出不同的花讓學生來猜,并讓學生畫出自己想象中的最美的花。學生會通過游戲變得越來越積極,越來越主動,想象力也會越來越不受局限。
4.多媒體在互動教學中的應用
現代化的課堂離不開多媒體在課堂中的應用,互動式教學更需要多媒體的輔助,而且多媒體有著很強的信息展示功能,可以進一步開拓學生的視野,還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比如教師在講解“郵票設計”課程的時候,郵票本身是跨時空的一件物品,由于現代人越來越少寫信,郵票也變得越來越不常見,小學生對郵票的概念很模糊,這個時候就需要借助多媒體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郵票。同時,如果條件允許,教師可以將現實版的郵票帶到課堂上來,讓學生在直接欣賞的同時,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李 森.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考試與評價,2013(7).
[2]劉亞琳.網絡環境下的小學美術教學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