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態學課程雙語教學是當前生物科學、地理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應循序漸進地進行雙語教學。本文論述了生態學課程特點,分析了生態學雙語教學優勢,并提出加強推動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并完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從而達到改善高校雙語教學環境的目標。
關鍵詞:生態學;雙語教學;網絡課程;教學環境;培養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日益頻繁,以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雙語人才為主要目的的雙語教學已經成為高校教育教學的研究熱點。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環境的重要學科之一,采用英漢雙語進行生態學教學對了解國際生態學的最新研究動態,保持教學內容與時俱進等具有重要意義。
一、生態學課程特點
生態學課程是淮陰師范學院生物科學、地理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它主要研究生物體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這門課程具有如下幾個特點:第一,概念容易混淆。例如,生態位、生活小區、生態區、棲息地等概念學生很容易認識不清。第二,綜合性強,課程內容涉及不同的專業領域,如環境科學、生物科學、農業科學、氣候學、土壤學等,所以要根據學生的理論基礎平衡授課內容,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生態學雙語教學優勢
生態學是一門與時俱進的學科,雙語教學不僅要在課上選取國外經典教材,還要給學生推薦國外著名期刊網址。這將有助于學生閱讀大量英文專業文獻,實時獲取國外最新生態學教學及科研資源,從而把握生態學發展前沿。這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還為學生今后撰寫畢業論文,開展國際交流奠定基礎,同時能行之有效地保證專業知識的準確性。
三、教學環境培養
1.加強推動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開展雙語教學的重要因素。雙語任課教師不僅要系統掌握學科知識,還需要純正的英語發音和表達。但是從本校實際情況來說,符合條件的教師嚴重缺乏。一些高學歷中青年教師,英語基礎較好,口語表達能力較強,但存在專業知識儲備不足、教學經驗較少等問題,無法將專業知識與英語融合在一起進行授課。雙語教學過程的實施給教師帶來很大的負擔和壓力,因此教師應在授課結束后及時征求學生意見,對雙語教學方案進行反復修改完善,以期用較短的時間總結出一個適合本學科雙語教學的最佳方案。學校還可以通過選派教師到國外高?;蜓芯繖C構進行國際交流,或者聘請外籍教員對教師進行口語培訓,為促進雙語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2.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
師范院校,特別是地方性二本師范院校,由于受到生源的影響,學生入學時英語成績普遍偏低。此外,由于沒有開設專業英語課程,所以學生對專業詞匯還比較陌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講授專業知識,還要教學生專業英語,這勢必導致學生較難適應雙語課程的教學過程。因此對于地方性師范院校來說,開設雙語課程面臨的壓力很大。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課堂討論來活躍課堂氣氛。課堂討論由教師組織,學生參與,討論過程中允許中英文結合以讓學生大膽表達,還可建立英文圖片圖表素材庫,制作內容豐富的多媒體課件,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生動。
3.完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
由于雙語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一般課程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并不適合直接拿來進行雙語教學質量的評價。若要建立一個完善的雙語教學質量評估體系,要綜合考量教學的過程和效果,還應全面建立雙語教學的質量監控和保障體系,以確保雙語教學的順利實施。在雙語教學過程中,考核方法和形式也要根據課程內容形式靈活多變,也可以適當設計一些開放性的題目,提倡采取筆試和口試相結合的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并增加口語的比重,從而有效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與學習效果,實現雙語教學的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張 璐,蘇志堯.森林生態學雙語教學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林業教育,2007(4):73-75.
[2]吳杏春,熊 君,孫小霞.生態學雙語教學實踐淺析[J].福建高教研究,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