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筆者有幸在維也納國立音樂大學交流,親歷了鋼琴系教授的授課,尤其在課后訪談與教授們的交流中,不僅回答了筆者在工作中所遇見的專業問題,也更感受到了中西方鋼琴教育中很多細節上的差距。
筆者有幸來到了滿載著眾多音樂大師故事的城市——維也納,這里擁有世界上最悠久、最豐富的音樂歷史,典雅華麗的古典音樂在這里得到蓬勃發展。筆者有幸在維也納國立音樂大學考察交流,學習取經,近距離、多角度地感受到了西方音樂文化的特色與魅力,接受了大量新的觀點,受益匪淺。
1.“音樂”與“技術”的關系
在同一首鋼琴教學作品中,首先解決技術問題還是音樂問題,或者說“技術”重要還是“音樂”重要,相似的問題一直困擾在國內音樂圈。在維也納國立音樂大學,不少教授的見解是這樣的:在初學階段,應該從技術入手,這種技術不僅僅指的是手指能力,還要注重培養孩子聽的能力;國立音樂大學招生考試時,首先其技術能力要達到學校的要求,主課學生需要參加非常難的入學考試;但是到了一定程度,學生本身的素質影響到他對音樂的理解和練習。“音樂”與“技巧”的問題還是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因人因時因地予以靈活回答。
2.強調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在課后交流中,教授們再三強調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的重要性。在國際比賽中,評委們也更看好有個性的選手。在教學中,教授們并不希望每個孩子都一樣,而是希望各有其獨特性,各有其自我感受與對旋律的體會,文化與性格在各人音樂發展中起著不同的作用。
3.“放松課”的開設
眾所周知,壓力與緊張往往會直接影響音樂靈感的發揮。針對既是演奏家又是表演者的音樂系學生,維也納國立音樂大學有專門的“放松課”來幫助學生解決這個問題。課程內容以音樂治療加精神訓練為主,其中也涵蓋了風度舉止的內容,任課教師是具備臨床經驗的醫生。這門課雖然不是音樂教學的核心內容,卻引起了大家極大的興趣。在這樣的課程體系中,大家既體會到了多樣化的教學系統重要性,更讓大家意識到了心理狀態對一個演奏家所產生的影響,同時也感受到了維也納音樂人的心理特點:樂觀、放松、不緊不慢不著急……
4.鋼琴家必須學會演奏現代作品
隨堂聽課時,老師們都選擇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鋼琴作品作為教學曲目。這說明古典音樂難以得到所有年輕人的喜愛,現代鋼琴技巧越來越難。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欣賞格局,需要將近現代鋼琴作品融入鋼琴教學中去。音樂發展的趨勢已經不再嚴格地區分流派,各種風格的音樂不再隔絕,而是互相融合,互相碰撞,更講求個人特色。所以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也要更多更快更早地接觸了解各個音樂時期的音樂特點,尤其要學會演奏近現代作品。
5.環境對音樂學習的影響
與我們共同交流的三位教授中,大家都談到了環境對自身的影響。甚至有一位教授直言自己從十五歲才開始接觸鋼琴,他再三強調環境對他個人產生的影響:親人的鼓勵、老師的激發,甚至來自妻子的肯定與贊美。作為教師,必須高度相信孩子的學習能力。學生通過自身努力和老師的幫助建立起學習信心;真正的學習并不只在鋼琴課上,而是自己的練習;年齡小時需要規范,隨著年紀的增長,則需要培養其獨立性。音樂教育應該在既追求高精尖,強調其獨特性的情況下,又能夠保證大多數人得到享受藝術教育的權利。
6.舞蹈伴奏專業的開設
在國立音樂大學,音樂專業更為細分具體。專業設置上,除音樂表演、音樂治療、音樂教育以外,還專門設有舞蹈伴奏專業。其課程設置中,必修課有音樂與動作實踐、音樂與動作理論等。選修課有舞蹈和安排處理、動作技巧等。雖然由于時間有限,筆者對當地的音樂情況只能大概了解,但是,鋼琴專業培養方向的細分將會是必然趨勢。
維也納孕育了眾多舉世矚目的音樂機構,音樂史上的奇聞軼事幾乎遍布這座城市的每個角落。與維也納國立音樂大學的教授們的交流探討讓我感受頗深:作為教師,首先要做的是二十四小時教授,隨時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及修養水平。放眼將來,我們更要多思多想,博古通今,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教學教藝與時俱進,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張 徐.鋼琴教育課程設置說“三化”——簡析東京“國立音樂大學”鋼琴教育課程設置的主要特點[J].藝術教育,2007,(4).
[2]李梓潔.鋼琴學習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參加第十屆上海音樂學院國際鋼琴大師班學習有感[J].大眾文藝,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