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美術教學應以人為本,結合實際,以探索素質教育有效實施途徑為目的,以發展學生主體及個性為著力點,給學生有足夠的時空去選擇和創新。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需求,注重生活性、趣味性、游戲性,把教學內容融入游戲活動中,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活動為主要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促進兒童個性發展、多元發展以及和諧發展。
一、引言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應單純地把藝術視為一種技藝,還要讓學生在掌握基本技能、技巧的同時,利用藝術教育具有形象性、感染性、愉悅性的特點,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從而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富鵬小學是藝術特色學校,近年來在各項比賽中都取得相當好的成績。但是這只是一部分學生的榮譽,學校整體美術成績還有待提高。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富鵬小學是一所城鄉結合小學,大多數學生都來自農村,大部分學生都缺乏藝術熏陶和藝術修養,缺乏對色彩的認識、創新思維以及對未來世界的大膽想象。基于這種情況,我們進行了從“黑與白的游戲”簡單的線條畫上升為“形與色的游戲”校本教學實驗的研究。有了教師的啟發和學生的大膽想象,未來的世界創造將不再是幻想。我們從兒童的心靈世界出發,使兒童感受到多彩世界的美妙,對美好世界的遐想,能讓他們盡情地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
科學幻想繪畫是少年兒童對未來科學發展暢想和展望的一種表現方式。科學幻想繪畫創作是絕大多數少年兒童喜歡的一項活動,它體現了少年兒童的個性與創新精神,培養少年兒童的科學想象力、觀察力和創新意識,可增強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倡導科技與藝術的結合。
科學幻想繪畫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學生身心發展需要,把教學內容融入游戲活動中,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以游戲為主要教學手段,寓教于樂,既便于教師組織,又符合學生個性學習需要,并能較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富鵬小學結合本校實際,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開發出“游戲型”這一系列校本課程內容。其中“形與色的游戲——科幻畫”系列是“游戲型”校本特色課程研究的子課題。其一,游戲是自愿的。自愿屬于動機范疇,是推動人活動的心理力量,是人活動的目的。其二,游戲是樂趣體驗。包括:①興趣性體驗,情不自禁地被卷入、被吸引的心理狀態;②自主性體驗,能夠自由選擇、自主決定的性質引起的主觀體驗,如我想玩就玩或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體驗;③愉悅性體驗, 在輕松的活動過程中由嬉戲、玩耍引起的心理快感;④活動性體驗,在游戲中獲得的生理快感,主要是由于身體活動的需要和中樞神經系統維持最佳喚醒水平的需要得到滿足之后產生的;⑤成就感體驗,驗證自己能力的樂趣體驗,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可以增強游戲者的信心和繼續挑戰的意愿。其三,游戲是有規則的活動。游戲規則是學生在游戲中關于動作和語言的順序,以及在游戲中被允許和被禁止的各種行為的規定。這樣,把體育教育融入“游戲”之中,發展學生的特長,培養他們的興趣,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使學生在“游戲”中培養審美情趣、藝術修養,在“游戲”中享受成功的快樂,在“游戲”中不斷提升藝術情感。
二、寓游戲于教學,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游戲教學可以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非常輕松、活躍和愉快,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促進學生更好地學好新知識、新技能,學好扎實的基本功,將來成為國家有用的棟梁之才。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句名言:“世界在游戲中向幼兒展現,兒童創造才能也是在游戲中顯示的,沒有游戲就沒有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智力發展。”“游戲”是人的天性,是兒童最喜歡的活動,尤其小學生大多數都活潑愛玩好動,學習與游戲相結合,可消除學生對學習的厭倦情緒,還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慢慢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在小學美術課堂中,讓游戲與美術教學相結合,我認為是藝術教育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玩中有學,學中有玩,學生會感到學習美術沒有任何壓力,是一種快樂的享受,進而會進一步熱愛美術這門學科。因此,作為美術老師,我們要想盡各種辦法精心設計教案,將各種獨特新穎的游戲活動引入到美術教學中,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從中受益。例如,上二年級的《多功能風車》這一課時,我手拿著一架風車走進教室,風車迎著吹進教室的北風飛速轉動,頓時孩子們歡呼起來,這時我把風車放在講臺上,孩子們稍微安靜了,我說:“今天誰聽從老師的指揮,這風車就獎勵給誰,還可以到操場上玩風車。”這時孩子們立馬安靜下來,并且坐得端端正正的。我讓孩子們欣賞了幾張同齡人的畫和講授了風車的制作方法后,孩子們都迫不及待地與好伙伴一起動手畫著他們心中的多功能風車,制作了一架架精美的風車。下課前十分鐘,我把孩子們帶到了操場,讓他們盡情玩耍,看著他們進行風車比賽,我的心中充滿喜悅。
三、通過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小學生總是有好奇的心理,特別是新鮮事物總能激起他們探索事物的強烈欲望,教師要從美術教材中挖掘有新意的教學內容,通過游戲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特別是學生每學習一種新的內容時,興趣都非常高,讓學生帶著新鮮感進行創作,就可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例如教六年級的“未來的交通工具”時,我準備了各種玩具車和昆蟲類玩具放在一個大箱子里(箱子中其中一面挖了兩個洞,剛好可以把兩只手伸進箱子里摸里面的物品),然后點名讓學生上來摸摸,再猜猜是什么玩具,有什么特點。學生說出玩具名字和特點后把摸到的作品從箱子里拿出來讓其他同學看看是否正確,這時課堂一下活躍起來了,很快,箱子里的玩具就被學生“邀請”了出來。這時我說明:“這些玩具車和昆蟲玩具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今天就以“未來的交通工具”為主題,發揮你們豐富的想象力,用添加的方法看誰能把這些普通玩具變成一輛或者一架不只是在公路上行駛的交通工具。”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這一節課教學內容中分析玩具特征環節的教學內容,而且學生對玩具的外形結構印象深刻,對本節課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當我說明要求后,他們迫不及待地找到自己的好伙伴坐在一起小聲地討論,拿起筆共同描繪著他們心目中未來的交通工具。
四、利用游戲環節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根據兒童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小學生都有爭強好勝、永爭第一的心理,可利用游戲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具體方法:把學生分成若干組進行對抗賽,各個小組為了取得勝利,一定會積極采取各種方法,組員會把自己和群體視為一體,會從團隊獲勝去考慮,大家榮辱與共,相互支持,相互依賴,共同進退。只有小組成員合作最好的才能成功,從而培養了學生團隊的合作精神。
例如,上學期五年級一班較早學完書本內容,我發現他們課后都喜歡做手工,還喜歡玩象棋,于是期末時我設計了以“百變棋子”為題的手工和繪畫課(一節手工課、一節繪畫課,共2課時),說明游戲規則:哪兩個團隊最快把象棋的棋子做出來,擺到講臺上的象棋板中,這兩個團隊就可以派代表出席象棋比賽,而其他成員則可以觀看。下一節課就以手工課的棋子為主體物,通過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創作一幅環保的科幻畫。首先,我讓學生自由組合團隊坐在一起,先欣賞其他學生的作品,欣賞作品中色彩的搭配方法,用了什么技法。欣賞完作品,各團隊成員分工合作。很快,勇敢的“卒”沖在前方,“炮”也跟著被推了出來,“象”“馬”“車”“將”等棋子顏色一個比一個鮮艷,動作一個比一個夸張。
此外,在科幻畫方面,展示在我面前的是有些棋子已化身為巨無霸正在清掃著街道,是清潔工的好幫手;有些已潛入海底,正在探索海底的寶藏呢……這樣的課堂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增強了學生團結合作,樂意動手、動腦的創作精神。
自從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富鵬小學開展科幻繪畫作為校本課題研究以來,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富鵬小學學生變得喜愛接觸科學,探索科學,熱愛科學,變得主動關注自然,思考生活。因為我教給學生的是:一幅優秀的科幻繪畫不僅要想象合理,還要講求科學性。這就要求我們平時要多了解科學知識,多讀一些科技書籍并搜集資料,要時常關心科學發展動態,及時了解科學發展的新動向,根據新科技新知識,進行聯想、設計一個有利于改善我們身邊的環境或給我們的生活提供方便的物品。在繪畫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同時提升了學生的觀察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藝術個性能力。
五、結語
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美術科組的老師受益良多。從課題研究過程中,我真實感受到了團結合作的力量。如果美術科組的老師不齊心協力,課題工作很難開展下去。在負責人的精心安排下我們分工合作,制訂了研究計劃,搜集了有關材料,學習了相關理論,經過一次次學習、討論、研究,進一步完善了課題方案的具體實施要求等各項工作。我們雖然各自負責自己的任務,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溝通與交流,這樣不僅強化了本科組老師的合作意識,端正了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而且還增強了本科組老師的友誼。
游戲的魅力是無窮的,怎樣讓這種魅力恰到好處地融入課堂中,讓孩子邊玩樂邊學習這種理想化的狀態得以最大限度地實現,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吳承明.小學美術課堂中如何提高游戲教學的有效性[J].新校園(中旬),2015,(5).
[2]劉春樅.小學美術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作靈感[J].學苑教育,2013, (18).
[3]張海波.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兒童創作靈感的培養[J].吉林教育, 2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