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討式教學在西方教育中是一種成功的教學方法,我國不少高校近年來也一直在摸索實踐,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分析了研討式教學的含義,并比較了傳統教學與研討式教學的差異,提出了數值分析實驗課開展研討式教學的實施策略及該實驗課采用研討式教學的優勢。
一、研討式教學的含義
研討式教學是西方高校教學的一種主要方法,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原則、啟發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及和諧性原則。教學過程中堅持學生要發揮主動性,發掘自身創造力,施展才華,占據課堂教學主體地位;同時要求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啟發性,要有探討的價值。[1]
研討式教學不同于我國傳統的教學方法,傳統教學習慣于教師教授書本原理方法,學生被動地接受,因此學生成為已知知識的繼承者和存儲者,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能力培養,不利于學生學以致用。[2]
實驗課教學是理論學習的檢驗過程,也是理論學習學以致用的體現。研討式教學重引導,學生發揮聰明才智,提出問題,大家通過研討來解決問題,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二、數值分析實驗課開展研討式教學的策略
研討式教學在高校理論課教學實踐中已取得一些成功經驗,比如博士生導師郭漢民教授提出的研討式教學的五步教學法。[3]實驗課教學是學完理論課后才開展的教學活動,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基礎,是對已經學過的理論知識的一種驗證和應用。數值分析是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一門重要的主干課程,針對數值分析實驗課的特點,我們提出在數值分析實驗課中應用研討式教學的策略。
1.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做好教學前的準備工作
研討式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充分參與,而我們的學生習慣了傳統教學方法,對新型的教學方法不適應,甚至個別學生有抵觸心理。因此,教學之前要充分宣傳,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接受這一新的教學嘗試。
每個實驗之前做好分組工作,確定小組長,要求學生了解實驗內容,根據實驗內容復習相關算法理論,查閱資料,以了解更多算法的思想原理,甚至提出類似的算法、新思想。實驗前,小組內部就預習情況分組討論,確定初步的試驗設計方案。這樣的課前預習可以避免實驗的盲目性和依賴性,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和效率。
2.集中討論,確定實驗方案的設計
學生經過前期的準備、小組討論,對實驗設計方案以及實驗的難點、可能出現的問題,會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因此,實驗開始前,先留出時間供學生交流討論,每組可選出1~2人發言,提出各組的設計方案以及試驗中的難點供大家分析研討,通過研討提出解決方案,教師適時參與引導。
3.小組實驗,分組研討并解決問題
實驗方案確定后,根據優化后的方案分小組開展實驗,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小組內部進行討論解決。比如程序出錯、結果不合理、參數選擇不當等,甚至出現需要修改方案的情況,這時小組內部分工合作,充分利用互聯網和學校網絡資源查閱資料,教師給予指導,直到解決問題,實驗圓滿完成。
4.談實驗體會,進行實驗總結
實驗結束后,要召集學生進行實驗總結。各組小組長對各自實驗進行總結,談實驗體會。教師根據實驗過程中的觀察、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案和積極性、學生的發言以及各組的總結情況,對各組實驗情況做出評價,對一些有創新思想、有優勢的設計方案提出表揚,總結過程主要以鼓勵為主。
三、研討式教學的優勢
數值分析實驗課開展研討式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研討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和表達能力,增進師生間的友誼,有利于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也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教師而言,研討式教學的開展要求教師具有更廣博的知識和敏銳的洞察力,這對教師師資質量的提升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
參考文獻:
[1][3]郭漢民.歷史課程研討式五步教學法[J].中國大學教學,2006, (3):34-35.
[2]宋曉榮,姬明麗,司艷莉,等.研討式教學法在機能學綜合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1,28(3):39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