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目前高職院校就業課程設置、教材內容、教學形式、師資隊伍等方面重點分析了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中存在的問題,為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課程的設置提供參考。
一、目前高職院校的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方面存在的問題
1. 課程定位不準,重視程度不一
現階段多數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課程只是粗略地讓同學們學習一點理論知識,就課程定位仍停留在淺層次的目標上。就業指導需要從就業主體角度出發,深層次地思考學生就業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而并非只強調就業率,盲目為畢業生擇業,最終造成頻繁跳槽等就業現象,影響人才市場正常運行。
2. 教材內容老化,理論脫離實際
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課僅僅圍繞招聘環節而開展,則難免信息量過小,一方面無法讓學生從宏觀角度整體把握就業流程,另一方面教方也無法針對大學生就業觀偏差問題進行針對性調整。老師一學期講授一本書,很多都是照本宣科,缺少實踐,根本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3. 教學形式單一,實際效果不佳
課程仍采取理論講授的方法,不能從心理上、態度上、技能上幫助學生解決實際性問題;講課方式過于單一,不能提高學生興趣,學生無法在課堂上得到能力的認可等;缺少實踐練習。
4. 教學隊伍緊缺,專業化程度低
目前,許多高校從事就業指導課的老師從數量和質量上遠遠不足。首先,教師社會求職經驗不足。教師個人經驗是就業指導教學的最好例證,但不少高校在職教師是以留校方式任職,求職實踐少,導致課程理論缺少實際做支撐,說服力降低;其次,“非科班”教師不占少數,教師隊伍整體缺乏專業性;最后,在職教師缺乏后續進修,自身能力與水平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5. 體系不全,全程指導弱化
有些高校的就業教育無專業教研室,課題由系輔導員在形式上負責,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就業指導計劃的實施,教學交流、測評等流程也易被忽略,長此以往,課程教學效果自然會不理想。
6. 意識不強,建設力度不夠
有些高校只把應屆畢業生作為就業指導課的教育對象,在其畢業前“臨陣磨槍”,僅針對擇業問題進行簡單指導,缺少完善而系統的教育規劃來引導高校為學生開展有序的就業指導服務。
二、高職院校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改進對策
1.主動轉變就業指導思想,完善就業指導服務管理體制
學校應樹立以市場為主導的指導思想,以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變化為主導,實時調整課程設置和師資隊伍,從傳統的培養人才的單一教學模式轉向培養技術型與市場需求型人才。就業指導課還要幫助學生及時了解企業招聘信息,以提高課程質量和學生就業率。
2. 打造專業化的教師隊伍,確保課程質量
教師隊伍要定期接受培訓。學校應定期組織專門培訓,對每位就業指導課的教師都要進行崗前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專業的就業指導知識和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學校還可以定期組織專門的就業研討會,讓任課教師之間互相交流教學心得,支持教師去前沿城市的高校進修學習。
3. 保證就業指導的連貫性,充分借各種資源提高就業率
除調整課程設置和利用信息化平臺,高校還可以借助畢業生的求職經驗,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開設不同的課程。對新生著重講解職業規劃方面的內容,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明確就業方向;對大二及大三學生著重講解自身定位、擇業方向和求職技巧,同時做好心理輔導。學校還可以聘請有代表性的畢業生講解自己的求職經驗,為應屆學生指引方向。
4. 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為畢業生廣泛尋找就業門路
高職院校就業課程要與時俱進,通過目前廣泛使用的互聯網平臺,設置專門的信息管理員,及時發布和更新用人單位信息,加強企業與高校的互動,提高就業率。
總之,高校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要及時轉變就業指導思想,打造專業化的教學隊伍,提高學院的辦學水平和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柳海濤.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 21(3):15-16.
[2]于素萍.淺談中等職業學校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6,26(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