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學生表達與溝通能力的調查研究,指出目前學生普遍存在表達和溝通能力較弱的問題。我們通過對課程進行改革,運用情境模擬教學法,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表達與溝通能力。
一、課程開設的背景及現狀
筆者在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發放了300份調查問卷,調查結果表明,該校2012~2014級學生中,75%以上的學生在學習和工作中存在不敢說、不會說、不會寫、寫不好等問題,其他25%的學生也不同程度存在說和寫的障礙。高職學生語言溝通與表達能力普遍弱化,主要原因在于學校和學生忽略了對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忽視了表達與溝通能力在學生求職與工作中的重要性,從而影響到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以及未來在職場上的發展。
筆者根據對用人單位的調查顯示,企業也非常重視所招畢業生的表達與溝通能力,83.3%的受訪企業認為人際溝通能力非常重要,這對學生的求職應聘和職業發展有很大幫助。還有12.6%的受訪企業認為其幫助較大,沒有受訪企業選擇“沒有幫助”這一選項。由此可見,企業對員工的溝通能力是十分看重的。
我們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在全校專業開設了表達與溝通課程,積極深化教學改革,運用情境模擬教學法進行教學。
二、課程開設的總體設想
(1)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思想,以主體性教學理論為指導,教學活動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表達需求,以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訓練為中心,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建立起新的能力遞進內容體系,即按照敢說—該說—能說—會說的內在邏輯構建課程框架。強調重點解決學生在生活工作中口語表達方面存在的心理、思維、經驗、技巧等問題,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
(3)運用情境模擬教學法。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創設各種職業場景,師生共同進行求職、面試、餐飲、會談、談判、服務等模擬口才訓練。
三、情境教學法在課程中的具體應用
(1)情境模擬教學法的內涵。所謂情境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和獲取知識。
情境教學法自提出以來,以其形象、生動、直觀等特性被廣泛應用。我們的表達與溝通課程運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根據學生能力創設教學情境。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一共設置了八個教學情境,其中又設置了十九個子情境,包括求職、調研、計劃、說明、協議、總結等學生工作中經常用到的內容。
(3)根據學生興趣進行模擬情境教學。創設情境,再現情境,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通過實際演練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真正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如在進行求職信、簡歷、面試教學時,讓學生分角色扮演招聘者和應聘者,通過身份的轉換,在模擬的真實情境中體驗角色,揣摩對方的心理感受,從而掌握相關的技巧,具備相應的能力。如下表。
四、教學效果
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可避免出現教師一言堂、只講理論的教學現狀,通過設置不同的實踐情境,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情境教學法對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以及職場交際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洪 凱.大學生“口才訓練”課堂互動與實踐與探索[J].科學時代(上半月),2011,(6).
[2]李建英,張海燕.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院校精品課程教材建設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6).
[3]亢娟妮.情景教學法在大學英語寫作課堂中的應用[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