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最為重要的部分之一,認同教育作用于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實踐應用。當前,人們受到多元化思想沖擊,要想提高思想水平,必須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本文通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的分析,論述其影響,并制訂教育措施,從而為相關領域研究提供參考,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實踐出謀劃策。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內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的宗旨為將自身規律含義深植于思想價值系統中,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人的內心留下深刻印象,并且鼓舞人們付諸行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即自身把科學的思想知識系統變換為生活化的思想和語言認知流程,從而在實際生活中把重要觀念逐漸變成個體價值體系。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影響
首先,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看法和認可程度對社會建設有直接影響。其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此為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點。利用核心價值觀武裝自己,培養科學世界觀。最后,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通過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在師生中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是全面推進立德樹人工程,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的理論基礎。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對策
1.拓展教育內容
第一,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含義的了解。學校應重視,拓展教育內容,將學生對此價值觀的認同當做第一思考點。同時擴展教育范圍,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生活化、日常化,保證知行一致。學校可開展相應認同教育活動,如主題紀念日、社團匯報、支教幫扶等,以實現認同教育目的。
2.優化教育方法
①將灌輸和滲透相結合。學校在開展相關教育過程中,多數教師利用“填鴨式”教學方法,沒有意識到學生潛意識的重要性。應將灌輸和滲透相融合以保證教育成果。教育過程中,應弘揚優秀傳統文化。②軟化認同教育。此教育流程歷時時間長,需要幾個時期的努力,如“認知認同”“行動認同”“感情認同”,而第三個認同即感情認同是中心部分,其是對基礎內容直接做出判斷的,是價值挑選過程。通常把愛國主義等思想融入教學內容中,加強對隱性教育的重視。軟化教育,能防止學生對教學過程產生厭惡心理。教師應制訂個性化輔導方法,在了解每個學生基礎上制訂教育方針,每學期完成4個個性化輔導任務以激發學生培養道德品質和核心價值觀的興趣與積極性,創造輕松愉悅的環境,讓學生在接受認同教育時感受到快樂,對學生的學習有循序漸進的教育效果。
3.構建內化制度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過程中,應構建解讀制度、高效運送制度、實際學習制度等。解讀制度即為對核心價值觀加以深入了解。主要方式為將價值觀轉變成學生實際價值觀念、價值選擇等。傳送制度應構建傳送平臺,將思想政治教育與理論課作為主要教育載體,將校園文化活動、互聯網信息傳播工具等作為傳播平臺,構建教育體系。實際學習制度即為理論聯系實踐。如可帶領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或者利用互聯網搜索有關民族團結的實事,通過實例實物讓學生體會中國人民大團結的能量,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
4.強化家庭教育
父母應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構建一個利于孩子身心發展的家庭環境,提供必要的家庭物質條件,和孩子之間要和平相處,不應施加暴力。堅持嚴格和孝敬原則,夫妻間保持恩愛,培養孩子良好的起居習慣,教導孩子講衛生,節約用電,不隨地亂扔雜物等,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
認同教育要發揮出真正作用,教學機構應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以實現學生思想的認同,利用認同思想鞏固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晨艷,李奎剛.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分析與培育著眼點[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
[2]陳 顏,張志堅,陳金龍.民族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