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處于一個變革的時代,經濟、社會環境、以及人的心理環境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變化,這給企業工作的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本文主要探討了如何解決工會在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參考,希望對工會工作有所幫助。
一、加強自身建設,增強企業凝聚力
順應事物發展的規律,才能保持青春活力,企業工會改革亦是如此,只有順應形勢的發展與要求,才能不斷發展壯大。加強工會建設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思想、組織、制度、以及能力,增強工會的凝聚力與向心力,致力于將工會打造為學習型、服務型、以及創新型的新型職工群眾組織,從而使工會更好地為企業職工服務。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工會干部隊伍建設,培養一支組織能力強、服務意識強、維權意識強、文化水平高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廣大干部要在自己工作崗位上,不斷探索,大膽創新,為提升工會工作效率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二、團結國企職工,推動企業發展
第一,組織勞動競賽。開展主題競賽活動,將競賽與企業生產經營結合起來,激發職工的好勝心,調動職工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由被動工作轉變為主動工作,這樣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僅營造了和諧、快樂、民主的工作氛圍。這種勞動競賽格局不應當僅僅局限于企業職工內部,還應當擴展到農民工、技術工、操作工等各個環節,形成系統的勞動網絡格局。管理者要及時總結勞動競賽的經驗,并不斷加以改進,使其更好地為企業服務。第二,抓好職工素質。職工素質關系企業的未來,因此,職工素質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點。企業管理者要多為職工組織講座、職業培訓、以及經驗交流等活動,提高職工的業務水平,使“學習類型職工、知識類型職工”成為企業特色,為企業職工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開展技術創新活動,鼓勵企業職工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積極探索、大膽創新,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為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要設置意見箱,鼓勵企業職工對企業的管理方式、經營方式、以及技術改進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從而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第三,做好勞動保護工作。企業不僅要做好安全措施工作,同時還要培養企業職工勞動安全意識,使“安全第一”的觀念深入企業職工心中。通過培訓或者企業規章制度培養職工自覺遵守安全行為準則的習慣。加強普法教育,學習《安全工作法》,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規范企業職工的行為準則。
三、關注職工民生,構建和諧企業
工會代表職工的利益。工會總會是圍繞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對于發展和諧勞動關系,促進體面勞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等方面都具有積極作用。工會在開展工作時,要學會統籌兼顧,在維護勞動者經濟權益、民主政治的、以及精神文化的同時,又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堅持民主管理制度。民主制度建設包括多方面內容,企業領導者首先要建立民主管理體系,使企業職工的各方面權利落實到實處。領導干部的選拔采取職工評議的方式,充分發揮職工的管理與監督作用。加強企務進行公開,使其暴露在陽光下,真正做到透明執政。除此之外,在公開內容方面,首要公開職工關心的問題、企業的重大問題與難題,將企務公開融入企業運行的每一個環節。第二,保障勞動者權利。切實落實“三不讓”承諾,建立職工幫困救助機制,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領導者要站在職工的角度思考問題,急職工所急,憂職工所憂,盡心盡力為職工排憂解難,使職工沒有后顧之憂,專心為企業服務。農民工維權一直以來都是討薪問題的頻發區,加強普法教育,提高農民工的維權意識,同時工會要做好農民工的維權工作,監督企業及時發放工資,不拖欠農民工工資。同時,定期組織講座、培訓、交流會等,提高農民工的綜合素質。杜絕形式主義,要為農民工辦實事。第三,加強維權機制建設。建立健全完善的勞動爭議處理體系,掌握勞動爭議的主動權,能夠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勞動爭議的調查要以實事為基礎,以法律為準繩,公平、公正、公開的處理勞動爭議。提倡平等協商的勞動機制處理辦法,通過平等協商處理職工最關心的問題。提高集體合同的實效性,工會檢查監督小組要定期檢查集體合同的履行情況,并向職工大會報告。女性和老人是社會的弱勢群體,工會要特別注意女性職工權利的維護,開展女性保健知識講座,組織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以及做好女性職工特殊時期的保護工作等。第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開展職工思想教育工作,引導企業職工將個人愿望與企業的未來發展規劃結合在一起,使企業職工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為企業的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提高職工的責任意識,確保工作質量。
工會的工作偉大而艱巨,我們要在保證職工的利益的同時,促進企業的發展。建立高素質的干部隊伍,鼓勵其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從而提高工會的辦事效率,切實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