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內部控制可以說是中小學財務管理的重要保障因素。2014年我國財政部出臺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規范,雖然為中小學的內部控制提供了參考,但是從整體而言,我國中小學在內部控制過程當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本文簡要介紹這些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加強中小學內部控制的對策。
關鍵詞:中小學;內部控制;現狀;問題;對策
一、中小學內部控制的現狀
第一,財務工作不夠規范。因為中小學有著非盈利的性質,從而導致學校管理人員對財務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財務會計各項基礎都不夠扎實。相當一部分中小學校財務管理人員由其它崗位的工作人員兼任,缺乏足夠的專業性。這樣一來就導致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不高,甚至有部分中小學的會計崗位人員不具備會計資格證。中小學的財務會計人員專業素質比較差,對會計核算的流程不夠熟悉,也缺乏崗位要求的職業道德[1]。
第二,預算編制不夠嚴格。當前情況下,中小學財政預算的編制是在每年的年底,由學校的會計工作人員根據要求來編制下年財務預算,使用的編制方法通常都非常簡單,大部分都是直接套用基數法來完成編制工作,也就是把中小學的基期預算數據當作參考依據,之后綜合考慮其他方面的影響因素完成預算編制。這樣一來就導致預算編制未能嚴格按照中小學自身具體情況以及政府相關要求來進行,存在著比較明顯的隨意性特點,也缺乏應有的約束力。相當一部分的中小學在預算編制方面都淪為走過場,管理人員也是出于爭取更多預算的目的來指示預算編制工作,這樣得到的預算編制自然不可能準確合理,無法真實體現出中小學的實際預算狀況。在執行預算的時候,也無法嚴格根據規定要求辦事,中小學普遍未能構建配套的懲處以及獎勵機制,導致預算的執行缺乏剛性。
第三,崗位劃分不夠明確。中小學因為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教學方面,所以對內部控制的作用以及價值往往缺乏正確的理解。一些中小學為了削減成本開支,出現一人擔任多項職責的問題。這顯然違背內部控制提出的不相容職務分離原則。
二、加強中小學內部控制的對策
第一,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首先要在經過上級機構的同意之后展開研究與調查,設計內部控制制度的草案,根據學校具體條件,擬定一份符合學校發展要求的內部控制機制。其次是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的草案后,應當征求各方面人士的意見,在分析、研究、討論以及調查的基礎上核實其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制定的內部控制草案符合相關規范。再次是要將修改之后的內部控制制度呈送到上級機構加以審查,在審查合格后正式頒布實施。除此之外中小學還需要本著重要性、全面性以及適應性的特點,不斷改進內部控制制度。
第二,提高內部控制意識。中小學的內部控制過程當中,控制環境的建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一方面直接影響到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效果,另一方面也影響到學校執行內控要求的程度。只有構建相配套的內部控制環境,中小學才可以不斷改進內部控制的效率。首先要提高中小學管理人員以及教職工的內部控制意識,確保他們清楚理解內部控制對中小學發展的重要價值。其次是要強化中小學的財務管理工作,尤其是要改進會計核算能力,不斷提高會計監督以及管理質量。最后是中小學應當借助于教代會等途徑來營造內部控制的文化氛圍,確保在學校內部構建領導重視以及全員參與的內控局面。
第三,加強內控措施執行力度。首先需要強化對中小學對管理人員的控制與監督,重點是要監督控制他們作出的各項決策,只有確保決策環節滿足科學性以及民主性的要求,才可以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的效果。其次是要強化對學校財務人員以及資產管理人員監督與控制,在職位不分離條件下實施稽查制度以及輪崗制度。再次是中小學的管理人員以及相關機構應當定期檢查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效果,并且要統計分析檢查的結果,對學校在內部控制當中存在的問題要進行分析,調動學校內部控制工作人員的熱情,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提高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第四,改善財務監督能力。首先,僅僅依靠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內部控制與監督顯然并不足夠,中小學需要全員監督以及全員參與,從而改進財務監督的效果。中小學還應當結合自身的風險管理質量以及具體發展水平,來制定相應的內部控制評估機制。內部控制評估機制的內容主要包括內部控制部門的工作人員、學校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學校預算業務以及會計核算規范與否等。其次是要充分發揮中小學監察部門以及審計部門的作用,可以通過監察以及審計建議書的途徑向學校及時反饋結果,督促學校針對問題做出整改,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可以隨著環境的改變而做出變化。
綜上所述,完善內部控制對提高中小學管理質量以及經濟效益都有重要價值。可以說中小學的內部控制是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學校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需要各個部門的聯合參與,從而為學校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參考文獻:
[1] 林超凡.中小學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基于內部控制視角[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5,10(7):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