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會計專業職業教育與社會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教學與市場需求脫節。我們需要了解社會、了解市場,然后,結合職業學校學生實際,以便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通過調研,進一步明確會計專業定位、專業內涵及對應的職業崗位群、與學生培養方向有關的職業資格證書,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從而指導會計專業的課程改革。
關鍵詞:調研;會計專業;分析
為了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我校專業教師對徐州四方鋁業集團有限公司進行了實地調研,并形成有效的崗位需求分析,融入到教學中去,更好的體現職業教育的價值。
一、調研的目的
目前會計專業職業教育與社會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教學與市場需求脫節。我們需要了解社會、了解市場,然后,結合職業學校學生實際,以便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通過調研,進一步明確會計專業定位、專業內涵及對應的職業崗位群、與學生培養方向有關的職業資格證書,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從而指導會計專業的課程改革。
二、企業基本情況
該企業成立于1958年,員工900多人,下屬五個子公司。企業現有兩條冷軋生產線和四條鑄軋生產線,年產各種規格鋁板帶箔32000噸。企業通過了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產品實現了與海爾、澳柯瑪、美菱等名牌產品的配套,在國內有六個營銷網絡,產品遍及國內市場并遠銷東南亞等國。企業以優質的產品和優良的服務贏得了廣大客戶的信賴。
三、調研的主要內容
(1)企業人員結構:該企業擁有碩士生7人,占比為0.7%;本科生128人,占比為13.4%;高職???4人,占比為7.7%;高中生324人,占比為33.8%;高中以下425人,占比為44.4%。高職高專畢業生在企業占比較低,企業吸納高職高專畢業生潛力比較大。中級會計師8人,占比為0.8%;初級會計師5人,占比為0.5%;會計員證書的1人,占比為0.1%。(2)企業會計崗位設置及會計人員配備情況:設置成本會計,有會計人員2人;設置出納崗,有出納1人;設置材料會計崗,有會計人員1人,設置辦稅員崗,有辦稅人員1人。(3)企業吸納會計專業畢業生學歷要求以及應取得的職業資格證書等要求:一是高職??萍耙陨袭厴I生;二是具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和計算機等級證書。(4)會計專業學生應具備的核心技能:應具有實際實務操作基本能力。(5)會計專業學生應具備的綜合素質:吃苦耐勞、職業道德、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6)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技能熟練程度:在會計憑證的編制、賬簿登記、報表編制、納稅申報業務、會計電算化處理方面技能熟練程度均為一般。(7)實際工作中學生需要的專業知識:稅務會計知識、成本會計知識、會計電算化知識、財務管理知識。(8)會計專業開設的核心課程:財務會計、網絡財務與稅法
四、調研結論
(一)課程設置方面。我校會計課程的設置基本能滿足企業的需求。企業認為在實際工作中學生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有:稅務會計方面的知識、成本會計方面的知識、會計電算化知識、財務管理方面的知識、會計實務操作技能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涉及這些知識和技能的相關課程都已開設。在所開設的課程中,核心的課程為:財務會計、網絡財務與稅法,因而,在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而且還應注重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會計實務操作技能和網上辦稅技能。
(二)學生綜合素質方面。學校在要求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同時,應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學過程中注重知識以外的素質及能力的培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2)具有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和熱情,吃苦耐勞,踏實肯干。(3)具有良好的人際交流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客戶服務意識。(4)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5)具有基本的文化素養,能夠準確理解工作任務。(6)具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7)具有自我學習、知識技能的更新、適應崗位變化的能力。
總之,職業教育應該著眼于市場經濟對人才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的要求,建立技術型教學體系,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促進課程結構體系整體優化,更新教學內容。對課程的目標、內容、實施、評價做系統的安排、調整和更新,使學校的課程體系能夠根據企業行業的需求及時更新調整,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小榮,周小芬.強化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思考.《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1
[2] 陳漢龍,完善高職會計實訓教學體系的新思路.《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