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營改增”實施力度越來越大,商貿企業稅負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基于此,本文首先對“營改增”進行簡要介紹,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商貿企業稅負所受的影響,以此來為日后商貿企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營改增;商貿企業;稅負
一、“營改增”概述
所謂營改增,主要指的是在國務院批準的前提下,由國家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聯合下發的有關營業稅和增值稅的試點方案。以期通過“營改增”的有效實施,實現財稅體制的有效改革,推動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
(一)“營改增”的主要內容。經國家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對當前經濟市場和企業發展現狀的全面分析,將“營改增”的主要內容制定如下:試點地區從事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的納稅人,自新舊稅制轉換之日起,將過去所繳納的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在現行稅率的基礎上,新增兩檔低稅率,分別是11%和
6%,其中,適用11%低稅率的行業為交通運輸業,適用6%低稅率的行業為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物流輔助服務行業以及文化創意服務行業等。
(二)“營改增”的原因。國家相關部門之所以實施“營改增”,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是為了促進企業發展,營業額全額征稅即為營業稅,營業稅具有無法抵扣的特點,如果專業化分工程度高,那么稅收負擔就會越重。在過去的時間里,營業稅制度最普遍的問題就是重復征稅,這一問題的存在嚴重阻礙了企業的長足發展。增值稅則可以有效避免此類問題發生,可以為企業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稅收環境。其次是為了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在“營改增”模式下,籌集政府收入并不會對企業施加“區別對待”,客觀上有利于市場競爭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以將自身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很多第三產業并沒有被列入到增值稅繳納企業中,這勢必會導致征稅范圍狹窄,影響到增值稅征管鏈條的完整性,導致其作用無法得到有效發揮。最后是為了實現稅制國際化,在經濟全球化模式下,增值稅已經成為了稅收制度改革的一個必然趨勢。為了順應這一發展腳步,各個國家開始將服務納入增值稅增收范圍。由此可見,將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是一種國際化的趨勢。正是出于上述三個方面的原因,從而使得我國“營改增”制度實施的力度不斷加大,實現了我國稅收制度的深刻改革。
二、“營改增”對商貿企業稅負的影響
(一)小規模納稅人稅收明顯減少。由于過去時間里,商貿企業原營業稅稅率均為5%,高于稅收制度對于小規模納稅人的規定。所以,即使我們將價外稅因素排除在外,這些企業所要承受的增值稅負擔也要相對較低。此外,雖然交通運輸行業的營業稅率和實行增值稅后的征收率都為3%,但增值稅的價外稅,營業稅是含稅銷售額,在“營改增”模式下,運輸行業的銷售額要換算成不含稅銷售額。由此可見,國家實行“營改增”之后,小規模納稅人稅收明顯減少。
(二)一般納稅人稅收略有下降。此方面的影響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分析,首先是商貿服務行業,在稅收制度改革之前,服務行業的營業稅率為營業收入的5%,將營業總額與稅率相乘,就是企業所需繳納的營業稅數額。但在稅收制度改革之后,部分商貿行業的營業稅增長到6%,盡管只提高了1%,但對于企業發展來說,卻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收入。但是,稅收制度改革之后,企業在運營與發展中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這樣一來,就能夠實現企業收支平衡,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稅收制度改革下,納稅人的稅收負擔是減少的。其次是交通運輸行業,在稅收制度改革之前,交通運輸行業的營業稅率為營業收入的3%,但在稅改之后,稅率卻增加了8%,稅率的大幅度增加使得交通運輸業納稅人面臨著很大的稅收負擔。此外,由于交通運輸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行業發展中很多費用的支出都不在抵扣范圍內,從而導致無法獲取增值稅扣稅的合法憑證。由此可見,在稅收制度改革下,交通運輸業的稅收負擔是增加的,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在日后的時間里,出臺相應政策將此項問題有效解決。最后是租賃業,在稅收制度改革下,租賃業的稅收負擔較之以往也有所減少,一方面,租賃業在運營過程中,各項業務均可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且機械設備租入可以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另一方面,政府部門出臺的政策中,提出了不會增加租賃業稅負,這使得租賃業的稅收負擔大幅度降低。從上文的分析我們能夠看出,“營改增”的實施對商貿企業稅負造成的影響是多個方面的,企業在未來的時間里,也要從多個方面著手,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長足發展。
結語:總而言之,與以往營業稅和增值稅制度相比,“營改增”稅收制度在內容上發生了很大程度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商貿企業稅負也因此受到了影響。在未來的時間里,商貿企業若想將自身發展目標順利實現,就必須對“營改增”充分認識,不斷提高企業的商品和服務質量,以此來為企業的長足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曹健.論“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影響[J].商品與質量:科教與法,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