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公務員現狀,本文分析了公務員職務職級并行改革的背景與意義,針對山東省濰坊市公務員的現狀做了說明。著重對政策進行了解讀,對政策的可行性做了分析,我國經濟發展現狀以及公務員歷史發展特點可行,分析政策中采用到的管理方法,需要理論,公平理論,期望理論,政策的法律依據,分析對職級并行對山東省濰坊市公務員產生的影響,積極影響以及局限性和政策中界定不明確的部分,針對我國的國情特點以及國內外情況最后給出建議與意見。
關鍵詞:職級并行;晉升;薪金收入
引言:近年來,公務員一直是應屆畢業生的就業選擇,公務員的穩定,“金飯碗”吸引著大批的就業應屆生。可是這幾年國考的風光已經遠不如前,無論是報考的總人數,還是單個職位的競爭比都出現了下降的趨勢。這種現象的背后肯定存在一定原因。所以研究公務員的改革很有意義。
一、山東省濰坊市公務員現狀
以一名分配到山東濰坊市鄉鎮、從辦事員做起的大學畢業生小孫為例,干3年后,有資格升到科員;做滿3年科員,有資格升到副科長。此后,如果仕途順利,才有機會升到正科、副處、正處等其他行政職務。小孫開始進入崗位兢兢業業,過了兩年以后,發現辦公室里的其他人都喝茶看報混日子,對工作敷衍,而且很多人都經常不在崗,同辦公室的大姐告訴小孫,公務員是鐵飯碗考核不出大問題就行,反正一時半會又晉升不了。小孫當初一心一意考公務員為人民服務,看到辦公室里其他人都這樣,小孫也開始對工作怠慢。結果最后發現工資不夠養家糊口,而且自己職務不高,只能熬年頭,于是開始敷衍工作,自己也開始有了副業,雖然知道不符合公務員相關的法律,小孫只能偷偷的干。基層公務員晉升的“天花板”現象,不僅對他們來說不夠公平,也不利于提高其積極性,更不能激勵其為老百姓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山東省公務員“到主任科員就等著退休”也是一部分基層公務員的真實寫照。
二、推行公務員職務職級并行制度的不利影響
首先,晉升制度缺乏相應的考核機制,容易出現“找關系”晉升的情況公務員是民眾心中的鐵飯碗,一旦進入編制體制內,只要沒有重大錯誤就不會考核出現問題。這種機制不改善,基層公務員的積極性沒法提高。其次,身份問題,很多縣級基層公務員受“天花板”的影響,職級并行以后帶來的榮譽感和社會認知度是客觀存在的,這也是為什么先行公務員下很多人擠破頭也要當官的真正原因。再次,縣級以下公務員的工資是不是有“頂蓬”縣級以下的人員工資能不能超越所在單位的“最高行政級別”縣級以下公務員能不能達到廳級乃至更高,這也是問題,文件中沒有明確。最后,晉升工資會加重地方財政負擔,公務員職級并行,對于基層公務人員而言,就相當于增加地方財政負擔。
三、推行公務員職務職級并行制度的建議
(一)健全公務員內部考核機制。效率低下的工作狀態由于公務員考核不健全造成的。標準按“德能勤績廉”的考核標準過于模糊和空大,從而使得考核缺乏一定的客觀公正性。所以要加強平時考核,更加注定不定期和平時考核,量化管理,簡歷日常考核結果的反饋機制。采用合理的科學的考核方法,選取科學的考核方法,確保考核的公平公正,因地制宜,促進考核向更加制度化的方向發展。
(二)完善職務職級并行制度,制定根據能力與工作業績的晉升制度。國家應該盡快出臺相關的職級晉升制度,制定根據能力與業績晉升的相關制度,保證政策的順利運行。在公務員晉升上,以山東省縣級為例,如果一般的官員想要達到正科級的待遇,除了一定的年數等待,還要與相應的工作能力,條件與資格。通過一定的程序以后,也可晉升。
(三)完善工資制度,建立公務員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國家應當盡快出臺有關法律,對公務員工資的具體設定,工資調整依據以及幅度,公務員工資等一系列問題進行明確的規定。公務員工資與地方財政水平相掛鉤,國家財政要加大轉移支付能力,向地方中西部落后地區轉移財力。
(四)規范津貼補助制度。應將現有的工資津貼制度進行改善,有“暗補”改成“明補”,施行透明津貼補助辦法,對擅自動用發放津貼的單位給予大力打擊。建立各級公務人員的財產明細。
(五)完善公務員的退出機制。破除原有的公務員“鐵飯碗”的思想,實施公務員辭退,退休機制,,對部分崗位實施聘任制,制定嚴格的監督系統機制,公務員的工作更多的有民眾打分。健全公務員養老金保障制度,改變公務員只進不出的現狀。公務員職業化,公務員合理的退出機制。穩定化,職業化,打破終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