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技術和電商的飛速發展催生了互聯網金融的普及和廣泛應用,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和P2P普惠金融、眾籌融資等新興互聯網金融業務蓬勃發展,給傳統商業銀行存貸款業務帶來了巨大沖擊。更為深刻的變革在于互聯網金融全新的思維日益滲透到銀行用戶的日常生活中,由此帶來了傳統金融思維的巨大變革,商業銀行改變經營模式和傳統思維刻不容緩。本文介紹了當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探討了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帶來的三大沖擊,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在互聯網沖擊下,商業銀行的幾點應對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應對策略
一、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
互聯網金融目前有第三方支付、P2P和眾籌融資等等多種形式,由于其發展時間較短,因此學術界還未形成一個統一的分類方法,但總體而言,第三方支付和互聯網信用業務是目前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兩大支柱[1]。
(一)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指的是作為中介機構為收款人和付款人提供貨幣資金轉移服務的金融業務。它主要分為兩種模式:獨立第三方支付模式和綜合第三方支付模式。前者的典型代表平臺是快錢,它的特點是作為網上用戶支付賬戶和銀行賬戶的中介平臺,整合多家銀行的支付平臺,提供統一的線上支付平臺,連接銀行和網上用戶,因此實質上是一種支付網關。而后者相較獨立第三方支付模式,最大的區別在于它不僅具有第三方支付的功能,還提供擔保服務。它是由電商交易平臺孕育而生的,因此一方面收獲了來自電商平臺的海量用戶,另一方面通過用戶資金轉向銀行賬戶過程中的金融運作還能額外獲取收益。
(二)互聯網信用業務。P2P、網絡小貸、眾籌融資等業務的興起昭示著互聯網信用業務的繁榮,相較傳統商業銀行貸款業務,互聯網信用業務更加方便快捷。P2P指的是網絡借款平臺,它為投資方擴寬了理財渠道,同時也給貸款人提供了更為便利的融資方式。由于它大大降低了借貸的難度和成本,因此近幾年發展尤為迅速,艾瑞咨詢的統計數據甚至預計2018年我國
P2P交易規模將超過3.5萬億。而網絡小貸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已經不再作為“中介”參與借貸活動,而是成為“借款人”,直接同貸款人發生業務往來。眾籌的理念和發展更晚一些,近兩年來才逐漸走入人們的視線,主要是通過向網絡用戶募集資金支持個人或集體事業。
二、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沖擊
(一)對銀行存款業務的沖擊。電商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第三方支付平臺由于其便捷高效的優點,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網上銀行的轉賬業務,而該平臺上推出的理財產品,例如余額寶,兼具活期存款和理財雙重功能,用戶還能獲得高于銀行利率水平的收益。因此基于淘寶、天貓海量用戶的天然優勢,余額寶這類理財產品一經推出勢必對傳統商業銀行的存款業務,尤其是活期存款業務帶來巨大沖擊。由于存款的大量流失,商業銀行不得不以較高的利率吸納余額寶的資金,余額寶由此獲利,但同時商業銀行資金使用成本進一步上升,可以說互聯網對銀行存款業務的沖擊是最大的。
(二)對銀行貸款業務的沖擊。目前互聯網信用業務并未對銀行貸款業務造成十分巨大的沖擊,反而可以視為銀行貸款業務的有效補充。但是,對于商業銀行的小微企業貸款業務,互聯網信用業務明顯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三)對傳統金融思維的巨大沖擊?;ヂ摼W思維帶來的注重用戶體驗、極簡主義等等新型思維模式已經逐漸滲透到商業銀行的日常運作中,并催生了電子銀行、金融工具創新、大數據挖掘等一系列變革。
三、商業銀行應對策略
(一)學習互聯網金融思維。各大商業銀行電子銀行、微信公眾號等的創立說明商業銀行業務已經開始普及互聯網技術,但僅僅是利用互聯網技術經營傳統業務是不夠的?;ヂ摼W金融的優勢在于“以用戶為中心”的良好體驗,充分發揮互聯網思維,而不只是停留在粗淺地利用互聯網開放理財產品才能從根本上增強商業銀行的競爭力。
(二)加強大數據應用,吸收互聯網金融優勢。投資者通過大數據分析,判斷風險程度、市場利率走向,并通過雙方議價獲得完全市場化的利率水平,因此互聯網上借貸雙方均能獲得比銀行貸款更為滿意的交易條件。
(三)加強與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合作,實現共贏。通過與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合作,商業銀行得以利用充分利用合作方的海量用戶資源和大數據信息,并通過對方的平臺推出更有成效的理財產品來獲取收益。螞蟻金服、京東白條等等的風靡也說明商業銀行在與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合作中,可以通過創新中間業務實現增收,而互聯網金融企業也能夠通過合作增強平臺的安全性,獲得更好的用戶體驗。
參考文獻:
[1] 謝平,鄒傳偉. 互聯網金融模式研究[J]. 金融研究,2012,(12):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