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近幾年研究型建筑設計教學實踐體悟,從關注教學細節出發,對設計教學流程中的幾個關鍵環節進行經驗分析與總結,進而針對3年級課題特點,介紹了兩種行之有效的理性應對設計疑難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礎上,列舉典型學生設計方案進一步做以教學體驗成果示例。
把握設計教學流程中的關鍵環節
1.研究主題與理性邏輯(設計之初)
建筑設計是門注重學生理性思維訓練的課程,在教學中需要注意些地方,建筑設計也是注重設計的過程,要很好的把握設計的要義,將建筑設計的流程搞清楚,在設計之初注重對設計的選題過程進行很好的琢磨,將選題的要義弄搞清楚,問題解決的途徑就是設計的思路以及流程,只有明白了這個問題,才能明白設計之初需要做什么,明白什么問題,建筑設計這門過程需要學生的理性思維比較強,這樣才能將設計做好,領悟設計的要義。建筑設計要求學生將理性思維將日常所見結合起來,加以加工,實現有特色的建筑設計。在平常的教學中,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這是種基礎,從理性思維能力去撬開建筑設計的大門,這樣才能快速學好建筑設計這門課程。設計的初始階段,在將主題選擇好之后,將主題把握好,其次注重理性思維以及邏輯性的訓練,這樣才能夠有利于后面的學習。
2.程序縱軸與層次斷面(設計之中)
前面講述了在建筑設計設計之初需要注重的地方,對于相關專業來說,建筑設計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建筑設計的設計之初就是把握好設計的要義,在理解選題的基礎上,注重離心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這樣就能夠把握整體上的設計大方向;在設計之中需要做的就是將之前選定的主題依據定的規則和順序進行設計的程序縱軸設計,將設計的順序思路理清楚,按照問題的解決過程或者時間順序以及空間順序來設計程序的縱軸,這樣就能夠把握好設計的主旨。
建筑設計在設計之中的教學怎么進行,需要依據具體的設計過程來進行,在理性思維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對主體的要義進行準確的理解,同時把握好層次的斷面,將程序縱軸與層次斷面結合起來進行設計之初的教學,很多時候這個部分的教學內容有太過于晦澀,比較抽象,使得學生難于理解,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將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到主題的細節中,將細節把握好就能夠學好建筑設計的內容。
3.研究分析與設計表達(設計之果)
前面分析了在設計之初以及設計之中的教學過程,在實際教學過程分別需要注意的問題,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在設計之初需要關注的地方就是注重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以這種理性能力為基礎,在選擇主題之后,進行設計之中的內容學習,設計之中需要做的就是將程序的縱軸設計好,把握好層次的斷面關系,將細節問題把握好;最后就是建筑設計的設計之果了,這個階段需要將設計的表達效果展現出來,從整體的角度,分析設計的構思以及方案設計等等,需要培養學生分析整個設計過程的能力,站在整體的角度來平視這個設計。
兩種理性解決設計疑難的方法
1.形容詞中介法一建筑語匯落實
前面在講解了建筑設計教學在設計之初、設計之中以及設計之果這幾個階段,分別分析在這幾個階段需要關注的地方,這里將在建筑設計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兩種教學方法進行講述,其中一種就是形容詞中介法一建筑語匯落實,這種方法就是依照教學的方案計劃,將建筑設計的語匯安排好,將學生的實際體驗與課程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去體驗和學習更多的學科知識,這樣能夠豐富建筑設計的語匯知識。
2.差值比較法一層次表達控制
第二種方法就是差值比較法,這種方法就是采用差值比較的形式來達到控制層次表達的效果,將層次表達的意境控制好,從方法上來說,這是一種量化的方法,因為它是將層次關系來表達建筑的這一種關系采用量值來表達,通過這樣的方式逐步的建立學生的感性思維網絡。實踐教學示例
該題目為自選地形進行小型會展中心設計,選址在天津廢棄月牙河火車站。通過分析環境語義場元素,確定設計導向:①火車、軌道一線性空間;②可動、移動一時間因素。同時引入“Mix”概念:①混合異質空間,發生空間誤讀,讓空間使用最大化;②混合同質空間,讓空間最大化使用。提取火車相對運動的概念,從相離到相遇到相交,形成Move-Mix-Max的概念,在相交處形成Mix空間。時間因素引入與火車主題對應,同時運動與Mix空間形式精神契合。在此基礎上,繪制空間語意認知分布圖,根據空間的相似度,選擇確定5個功能空間兩兩的位置關系,各空間分別同一個與其同質的空間和一個異質的空間“Mix”。
結語
建筑設計作為建筑類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其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學習建筑設計相關知識的重要手段,建筑設計的教學與其它的工程有些不同,設計類課程本身需要獨特的方法來實施課程的教學,在教學中,除了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還需要將內容與學生的感性思維結合起來培養,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進行培養,將設計分成不同的階段來進行教學。總的來說,需要不斷的積累學習經驗,積“跬步”方至以“千里”,應與師生互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