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傳達設計是一種以視覺體驗為主的設計藝術,然而觀眾在欣賞設計作品時,會由視覺聯系到聽覺、味覺、觸覺等多種感受,繼而形成對作品更加豐富和深刻的認識。所以應該對聯覺的作用和價值有正確的認識,并通過多種方法激發聯覺,使作品因此而獲得質的飛躍和提升。
視覺傳達設計中聯覺的含義
醫學研究表明,人們接受外部信息,有85%是依靠視覺來實現的,也正是基于此才誕生了視覺傳達藝術。但是還有15%的信息,是通過聽覺、觸覺、味覺等感覺器官來獲得的。而視覺傳達中的聯覺,就是指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以視覺感覺為主,同時又能通過各種方法讓觀眾聯系到其它感覺器官,并由此獲得多元化感受的過程,是視覺傳達設計的有效補充和輔助。
聯覺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作用和意義
1.增強信息傳達效果
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社會已然進入了個視覺圖像時代,觀眾也由此產生了嚴重的審美疲勞。在這種狀況下,作品信息的傳達就受到了很大的阻礙,必須要另辟蹊徑,以特別的方式實現信息傳達。特別是針對一些視覺很難表現出來的主題、文化、精神等,便可以通過聯覺來實現。如茅臺酒業在次國際會展上,當看到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難以表現出茅臺酒的醇香時,一個工作者故意打碎了瓶酒,立刻引來了觀眾,酒香四溢,巧妙實現了初衷。所以很多時候僅僅依靠視覺是不夠的,更需要新的感官元素的加入,才能實現并增強信息的傳達效果。
2.豐富觀眾感官體驗
視覺疲勞的引發,除了視覺設計作品的泛濫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沒有充分激發起觀眾的其它感官體驗。一個優秀的作品,會引導觀眾將自己所有的感覺都完全開放,然后將作品信息悄悄浸潤其中,當觀眾還沒有意識到其存在時,所以信息就已經實現了精準而豐富的傳遞。而當觀眾回過神來時,他們會發現自己所有感受都得到了有效的滿足,換言之就是作品給他們帶來了多重感覺愉悅,自然也會對作品好感倍增。
3.提升設計的識別力和競爭力
每一件視覺傳達設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與眾不同,同時又有著良好的接受效果。然而傳統視覺傳達設計中,只有文字、圖形和色彩三個要素,已經被眾多設計者進行了最大限度的挖掘和運用,想要推陳出新可謂是難上加難。所以一些設計者就在聯覺上作文章。比如法國著名汽車企業雪鐵龍,就樹立起了“牧草芳香”的理念。公司的所有宣傳設計都采用固定的紙張,這是一種加入了特殊香料的紙張,每當人們觀看作品時,牧草的芳香就會撲面而至,也由此對雪鐵龍這個品牌產生了好感和親近感。這種從視覺到嗅覺的轉變,使企業的辨識度和軟實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4.滿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據有關部門統計,全球有接近兩億人患有眼疾,其中四分之一為盲人,四分之三為弱勢患者。人性化是視覺傳達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理念,當面對這些眼疾患者時,傳統的視覺表現已經很難再發揮作用,需要觸覺、聽覺、嗅覺等進行視覺缺陷的彌補。比如日本在酒類設計中,就明確要求了要標注盲文。所以聯覺能夠有效滿足特殊群體的需求,體現出設計對人本身的尊重。
視覺傳達設計中聯覺的激發和運用
1.聽覺的聯系和運用
聽覺是僅次于視覺的第二大感覺,也是與視覺聯系最早的感覺。自上個世紀20年代有聲電影誕生以來,人們就感受到了視覺和聽覺相結合巨大魅力。在當代設計中,也有很多很多設計者和作品,對視覺和聽覺的聯系予以了良好的把握和運用。比如日本一名書籍裝幀設計者,曾對書籍的紙張進行了嚴格的挑選,意在使翻動書頁時能夠發出類似于雪花落地的“沙沙”聲,觀眾先是通過視覺,進入到由封面、扉頁等營造出來的視覺世界中,而當他們翻動書頁時,這種微小而又極為舒服的沙沙聲又會在耳邊適時的響起,營造出了個唯美的情境。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流行的音樂賀卡也是個成功的例子,當觀眾掀開賀卡后,不僅有映入眼簾的祝福,同時還有悅耳的生日歌,其效果是單純的視覺傳達所難以企及的。還有歐洲著名的MOT設計室,曾將巴洛克時期音樂大師維瓦爾第小提琴作品的樂譜,用一個個帶有顏色的圓點來表示,意在使觀眾不用聆聽,僅通過觀看就能夠感受到作品的情感變化。可以看出,聽覺和視覺兩者是有著緊密聯系的,能夠獲得意料之外的感覺,獲得了
加一大于二的效果。2.觸覺的聯系和運用
所有視覺傳達作品,都是借助于定的載體和媒介而存在的,載體和媒介材質的不同,給人們的感受也不同,也都能夠給人們帶來更加深刻和細膩的感受,所以才有“一觸即發”和“觸動心弦”的說法。有經驗的設計者通常會對作品的材質精挑細選,激發觀眾的觸覺,帶給觀眾更加豐富的體驗。如日本著名設計師原研哉設計的長野冬奧會的宣傳冊,在材質的選擇上就十分考究,作者先是利用壓燙技術,讓文字和圖形凹陷下去,給人以透明和立體之感,然后配以索色、較為松軟的紙張,原本的圖形和文字,就像是在雪地上行走時留下的腳印般,讓人禁不住想要伸手觸摸。2015年,竹筒酒成為了白酒業中的一匹黑馬,竹子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四君子”之一,有著高潔、雅致的寓意。竹筒酒采用高壓微創技術將基酒注入毛竹竹腔,成酒色如琥珀,入口綿甜溫和,竹味濃香,自然清純。在這個由鋼筋混凝土包圍的城市中,該產品的出現不禁讓人眼前一亮,竹筒那欲滴的綠色,給人以返璞歸真之感。可以看出,通過對材料的精心選擇,能夠讓材質本身的色彩、肌理等要素得到強調,吸引觀眾接觸和感受作品。
3.嗅覺的聯系和運用
大文豪雨果曾說過:“沒有什么能夠超過氣味而給人以更加深刻的意義”。相對于視覺和觸覺來說,嗅覺的表達較為隱性,讓觀眾在沒有任何準備情況下悄然的完成傳達過程,帶給觀眾以意外之喜。比如在一些洗化用品設計中,香味是該類產品的重要賣點,為了避免很多消費者打開瓶蓋聞味道而影響保質期,很多廠家都試圖通過文字和圖形的方式來形容味道,由此來加深消費者的印象和感受。蘋果公司設計的IPOD,也在包裝中加入了特殊的香料,當消費者打開包裝時,一陣清香就會撲面而至,由此拉近了消費者和產品之間的距離。還有日本一家超市提供的垃圾袋。垃圾袋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都是臟兮兮的黑色塑料制品,但是這家超市的垃圾袋卻可以持續的散發香味,給消費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感受,商家也借此巧妙實現了宣傳效果。可以看出,通過與嗅覺的聯系,能夠喚起觀眾的某種記憶,通過對這種記憶的加深和改變,形成的新的感受。而且整個過程是十分自然的,絲毫不會給觀眾以強迫感,這也是嗅覺的特點所在。
4.味覺的聯系和運用
從表面上來看,視覺傳達設計的最終形式是一種宣傳品,似乎很難和味覺聯系到在起。其實不然,當嗅覺和視覺想聯系后,能夠形成種刺激神經元,繼而產生相對的味覺刺激,所以味道不是只能嘗的,還可以看得到,聞得到。比如在些食品設計中,設計者經常用不同的顏色來表現不同的味道。比如在對辛辣程度的形容中,深紅色表示最辣,大紅色表示中辣,而淡紅色則表示微辣。在咖啡的系列包裝中,紅色表示咖啡的香氣逼人,深棕色表示醇厚濃郁,而棕黃色則表示加入牛奶后的變化。除了上述幾個例子之外,攝影技術的發展也為作品感覺的擴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很多設計者常以照片的形式作為產品的外包裝,給觀眾以強有力的視覺沖擊力,先是聯想到美味,繼而勾起食欲。比如英國一款果凍設計中,為了區分不同的口味,設計者直接將原水果圖以切面的形式呈現出來,無需任何文字解釋,觀眾就可以知道其口味,而且直觀的照片還給人以真實感。所以說,味覺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能夠獲得直觀、簡潔而又出其不意的效果。
綜上所述,近年來,伴隨著社會的整體大發展,視覺傳達設計也進入了個新的層次和階段,由此也帶來了些負面影響。如作品雷同帶給觀眾的審美疲勞等。而重視聯覺的作用并予以巧妙的運用,則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渠道,同時也是視覺傳達設計下步發展的重要方向。也希望本文的粗淺研究,能夠起到拋磚引玉之用,給更多人以啟示和借鑒,為當代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