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調查研究江蘇省人民醫院的室內設計。方法在介紹項目概況的基礎上,從設計理念、平面布局、色調材料和導視系統與無障礙設計等方面對江蘇省人民醫院進行分析。結論結合醫院功能要求及其組成對室內設計提出了針對性建議。
江蘇省人民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亦名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紅十字醫院。其前身是1936年成立的江蘇省立醫政學院附設診療所。醫院目前是江蘇省規模最大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擔負著全省醫療、教學和科研三項中心任務。考慮其在醫療行業中的核心地位和高端技術水平,室內設計也應具有前瞻性、科技感和現代化,與國際醫療機構設計水平接軌。
項目概況
本項目位于南京市主城區中心地帶,南側為廣州路,西側為虎踞關路,交通便捷。本次設計任務為門急診病房綜合樓,總建筑面積21.5萬平米,其中門診樓地上七層,局部八層,約11.8萬平米。室內設計
1.設計理念
醫院是指發生醫療行為為主導的空間場所。其空間所屬人群包括患者和醫護人員,因此,醫療空間的設計目標十分明確,一切以方便這兩類人群的交流使用、方便醫療行為的開展完成為基礎,實現潔凈化、安全化和標準化。
2.平面布局
建筑對醫院整體空間布局和流線設計已較為完善,室內設計針對局部空間的交通流線和平面功能做進一步優化調整,使布局在水平方向上更加舒展。本項目建筑防火分區較多,很多超尺度空間涉及到防火墻、防火卷簾的裝飾處理,室內設計以遵循但又不“順從”于強制消防規范為前提對此進行整合,做合理性調整。
門廳內設置導醫臺,由固定式導醫與流動導醫結合,為進入門廳的人員進行咨詢和引導,體現人性化;門廳左側設置人員休息區,為就醫者提供一個生態和舒適的休息等候環境;自動扶梯附近設置休息區,與對面休息區相呼應,地面材質采用防腐木地板,以區分區域屬性;電梯廳后設置入院辦理、預約取號等功能服務臺,完善門診大廳功能;根據空間合理設置自助取號以及自助打印報告單等自助功能區,為就醫者提供便捷的數字化條件;藥方采用二次復核,排隊叫號,柜臺式服務,同時設置取藥休息區;建筑原中庭使得藥房及掛號收費完全暴露在露天環境中,同時橫跨兩個防火分區,考慮實際使用,對藥房及掛號收費區進行適當圍合。
原始分層掛號設置位置位于兩個垂直交通入口的中間,對自動扶梯前往門診以及垂直電梯人流前往醫技樓干擾很大。當掛號及繳費人員較多時,垂直隊伍的長度一方面干擾橫向人流的進行,同時影響站在一層門診大廳看樓上的視覺效果。通過改變分層掛號位置,設置到較為緩沖的區域,通過標識及導視的引導,合理安排人流,同時方便繳費完成的就診者通過左側自動扶梯快速至一樓藥房或自助區域進行取藥等流程。
3.色調材料
就診大廳地面采用米色石材鋪貼,材質硬度高,易于清潔。由于大廳形狀不規則,地面鋪裝沒有采用以往規則的鋪貼方式。石材地面為畫板,銅條鑲嵌為筆跡,在地面上勾描出優美的曲線,猶如河流湖泊,寓意“水是生命之源”。
入口左側的形象墻從省人民醫院的圖標中提取心電波的元素,形成線與面穿插的圖形效果,導醫臺背景采用傳統的處理手法,有效地避免管井帶給空間的突兀,同時帶來江南別具一格的雅致。
4.導視系統與無障礙設計
導視系統主要為病患進行空間疏導,一級導視標識-建筑與樓層指示牌;二級導視標識-單元功能區指示牌(以墻牌、掛標、地標形式出現)。三級導視標識-房間、窗口指示牌。
無障礙設計針對就診的病患,設計時運用大量弧線形體的過渡和圓潤造型柔化空間棱角,避免磕碰。而針對醫護人員,使用抗菌、易于清潔的材料和便于操作的設施就尤為重要。
結語
江蘇省人民醫院是江蘇省醫療項目的樣板工程,按照國家規范設計,從目前建成以后的使用效果來看,室內設計是比較成功的,醫療設施的維護也是比較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