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文化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追隨者,對現代室內設計也起著日益深刻的作用。傳統吉祥圖案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分支,也在室內設計的各個方面被不斷的運用,并與現代工藝材料、審美相結合形成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設計風格“新中式”、“新江南”風。
近年來,伴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中國現代設計已逐步呈現國際化的趨勢,但是這種對西方設計,居住文明不加批判不加審視、全盤接受的“拿來主義”設計卻也讓中國的千年傳統文化在現代設計中走向了邊緣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經歷了千年演化匯聚而成的,反映了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先輩創造的,經歷了祖祖輩輩的繼承與發展,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它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是我們現代設計師的創作設計源泉和豐富的素材庫。
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樣,而吉祥文化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是在人們長期的社會實踐和對生存中兇險,邪惡的境況及對神靈恐懼敬畏的心理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并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形式。
傳統吉祥圖案在中國古建中的實現
建筑是物質功能與精神功能的共同體,是人類從出生到終老都要依附的物質載體,所以人們習慣利用建筑的表面裝飾來表達對生活的祈福求祥,并以圖案的形式實現了建筑的這一精神功能。傳統吉祥圖案往往以借喻、比擬、雙關、象征及諧音等表現方式,將植物、動物等圖樣寓意為美好事物的象征,如吉祥的動物有鹿、鶴、龜、蝙蝠、龍、鳳、魚等,吉祥的植物有蓮花、蔓草、石榴、梅、松等,通過情、景、物融為一體,突出鮮明主題,巧妙構思,兼具趣味的把圖案裝飾在建筑的屋脊、梁坊、柱、門窗等建筑構建上。如中國古建中對門窗槅扇的裝飾。槅扇門的下段裙板部分因為位置比較低,不在人們的視線中心,所以往往以一些幾何紋組成的邊框,或者淺浮雕的福祿壽喜紋樣作為裝飾,而中間的絳環板和格心因距離人們的視點比較近,所以成為了藝匠們大顯身手,精心雕刻的部分,雕刻內容有多種蝙蝠組合的圖案,寓意為“五福捧壽”、“福從天將”;也有蓮與魚的組合,寓意為“年年有余”。在對建筑進行裝飾的時候,藝匠們也會對這些常用的吉祥圖案素材進行提煉概括和簡化,這樣可以將裝飾與實用有機的結合。藝匠們會根據建筑中不同的裝飾部位采取不同的雕法,如在梁上雕刻時,考慮到人們欣賞的角度為仰視,往往就會采用圖形形體簡明,線條粗壯,鏤空玲瓏的高浮雕法。傳統吉祥圖案內容豐富多彩,表現手法多樣化,是遠古時期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祈盼方式,無論是傳統吉祥圖案還是中國古建都是歷史沉淀下來的民族精華,也是現代設計中“本土化”設計的素材來源。
現代住宅設計的“新中式”風促使了傳統吉祥
圖案的再設計運用
在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拿來主義”設計道路后,越來越多的中國設計師開始思考“設計的本土化”。人們開始尋找屬于中國特色的設計定位,“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這樣的設計環境下,“新中式”、“新江南”設計風格悄然興起。這也使得傳統吉祥圖案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線,被室內設計師作“新中式”、“新江南”風格設計的重要設計元素。
1.“天”即為天花亦稱頂棚,天花一詞始稱于清代,此前歷代有多個稱謂,據宋《營造法式》記載,天花“……其名有三,一曰平機,二曰平撩,三曰平棊,俗謂之平起;其以方椽施索板者,謂之平闇”。在中國古代建筑中天花一方面起著調節室內氣候環境和隔塵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傳統裝飾的重要界面,在裝飾形式上有彩繪、浮雕,在裝飾內容上多以傳統吉祥圖案為主,如蓮花、蝙蝠、六字真言等見圖1。這類裝飾手法以帝王宮殿和寺廟佛壇最為典型,如紫禁城:前三殿、后三宮位于紫禁城的中軸線上,又是帝后使用的殿堂,天花即用金龍或龍鳳紋圖案。
在“新中式”、“新江南”住宅室內設計中,人們既想追求傳統吉祥文化帶來的不同魅力,同時又希望能符合現代快節奏的生活需要,讓傳統吉祥圖案的設計運用更簡潔明快,所以在天花裝飾的過程中,常常會用吉祥圖案中的文字符號出現,如用云紋、靈芝紋、回紋、方勝紋、博古紋等,這樣既有傳統的文化寓意又具有時代感。并用現代石膏線條、木線條、木雕、手繪墻紙、鋁扣板作為表現方法見圖2,代替傳統的彩繪和浮雕,這樣既保留了傳統的紋樣形式,又簡化了施工工藝,也更符合現代人的視覺審美和快節奏的裝修需求。
2.“地”即為地面,在現代住宅設計中地面裝飾材料更加豐富多樣,對傳統吉祥圖案的運用和表現能力也更強。如地磚、地毯都可以通過現代的新技術、新工藝實現傳統吉祥圖案的再現見圖3。但在地面上的傳統吉祥圖案裝飾會受限于現代住宅室內面積的大小,過于復雜的傳統吉祥圖案大面積在地面使用,勢必會導致空間面積在視覺上被壓縮,所以傳統吉祥圖案的地面裝飾一般多用于面積開闊的大廳和住宅室內的入口玄關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人們在視覺上感受到個性化的表達,同時又蘊含著傳統文化的魅力。在造型上也常用簡化的方形、圓形、多邊形的形式,內容以寓意富貴吉祥、花開富貴的花卉變形居多,如蓮花、牡丹、菊花等。
近年來隨著新工藝的發展,地板拼貼也加入了傳統吉祥圖案的元素見圖4,但是因地板工藝復雜,色彩相對單一以及不菲的材料和人工造價,所以推廣并不如地磚及地毯普及。
“墻”是室內三大界面中與使用者視線接觸最多的一部分,也是最能體現一個室內設計風格定位的界面。在這個界面中對于傳統吉祥圖案的運用形式也是最豐富多樣化的,可以將傳統吉祥圖案與現代材料相結合運用,如壁紙、乳膠漆中的壁紙漆、硅藻泥涂料、瓷磚、裝飾畫、彩繪等等。受工業技術的不斷推進,傳統吉祥圖案的運用已經擴展到了多維表現途徑,但是木雕技術還是最能還原傳統吉祥圖案本色的種裝飾手法,不僅在裝飾風格上古樸美觀同時又極具裝飾感,只是現代木雕技術已不再拘泥于匠人的手工制作,而是更多的有賴于電腦雕刻,這樣既保留了制作的傳統材料和圖案的樣式,又有效的提高了工藝制作的效率,滿足了現代人追求時效的要求。在傳統吉祥圖案的選擇上與“天”“地”類似,仍然以相對簡練的傳統吉祥文字符號和植物花卉為主,構圖飽滿的呈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這也符合現代人所向往的都市田園生活的審美追求。
傳統吉祥圖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它博大精深,是千年歷史的沉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在這樣一個兼具開放性、包容性和多元性的設計時代,設計師們也開始反思,如何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設計的突破點,這要求我們設計師不能只是對于表面形式符號的運用,而要挖掘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的傳統思維方式、哲學、美學觀念,并結合現代設計理念,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設計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