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纖維素摻加劑能夠提高SMA路面的路用性能。通過對同種級配SMA分別摻加礦物纖維和木質素纖維,得到了二者性能的對比關系。研究發現,摻木質素纖維比摻玄武巖礦物纖維SMA路面能力更好。同等體積條件下,摻木質素纖維的SMA混合料密度更低,有利于降低工程造價,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引言
SMA路面混合料具有“三多一少”的特點,即粗集料多、瀝青用量多、礦粉多及細骨料少,是一種具有間斷級配的緊密嵌擠骨架密實結構的瀝青路面面層,在高速路及城市主干道多有應用。使用性能優點在于具有強度高、耐磨耗、抗車轍能力強、抗疲勞開裂及良好的高低溫穩定性。由碎石骨架和瀝青瑪蹄脂結合料組成,但造價較高。試驗中采用纖維穩定劑對SMA路面的使用性能進行研究,以驗證兩種纖維穩定劑對SMA路面路用性能的影響。
SMA混合料試驗及測試
1.試驗準備
SMA路面必須采用纖維穩定劑,因為SMA使用較多的礦粉和瀝青結合料,纖維具有加筋、分散、吸附及穩定和增粘等作用,可以防止瀝青析漏目前,通常采用的纖維摻用量一般為瀝青混合料總質量的0.3%,不高于1%,本次摻加量定位0.4%,并采用玄武巖礦物纖維和木質素纖維作對比。其中木質素纖維易受潮成團,應控制其含水率小于5%,試驗測試其含水率為2%,并將其保持在干燥環境中,基本符合試驗條件的要求。試驗采用改性瀝青,溫度控制在150℃~160℃,控制油石比5.5%,采用石灰巖粗集料及石灰巖礦粉,按照標準馬歇爾試驗制作馬歇爾試件。
2.試驗數據及分析
經過室內系列實驗,兩種纖維分別采用做兩組試件,每組做10個標準馬歇爾試件,其中車轍為每組2個試件作對比,得到的試驗數據取均值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各項測試指標均符合規范要求,摻纖維索后,SMA路面的使用性能均有所提高。摻木質素纖維的路面密度更小,但二者在性能方面卻并不呈完全向一方的傾向優勢。摻木質素纖維的SMA路面在干燥路面條件下,強度明顯優于摻玄武巖礦物纖維的路面,以馬歇爾穩定度來衡量;路面在濕潤條件下,摻木質素纖維的SMA路面強度雖然仍舊比摻玄武巖礦物纖維效果好,但優勢已經不夠明顯。在有水損害條件下,摻木質素纖維的SMA路面強度降低,而摻玄武巖礦物纖維的SMA路面強度卻有所升高;摻木質素纖維的SMA材料抗剪切變形的能力遠遠低于摻玄武巖礦物纖維的SMA路面,二者相差達46.6%。對SMA瀝青混合料輪碾成型后,進行車轍試驗,結果發現車轍結果遠高于規范要求,說明摻纖維素后確實對SMA路面的使用性能有較大影響,摻木質素纖維的SMA路面抗車轍能力比摻玄武巖礦物纖維效果差,二者相差高達52.4%。
含纖維素SMA混合料的施工建議
1.SMA混合料的結構特點
SMA組成結構比較特殊,具有以下特點:
(1)由于SMA粗集料較多,粗集料形成嵌擠作用,使得SMA路面具有高溫抗變形能力、抗車轍的能力,能夠適應重載交通
(2)SMA路面表面粗糙,構造深度大,抗滑性能好
3.礦粉含量高,增強了集料間瀝青的粘結裹覆能力,為結構強度的穩定起到重要作用
(3)SMA混合料加入纖維穩定劑后,SMA路面抗低溫、抗疲勞開裂性能得到提高,抗老化、抗水損害以及耐久性能均得到加強:
2.含纖維素SMA混合料的施工補充建議
(1)瀝青混合料的拌制
瀝青混合料的拌制以瀝吉均勻裹覆集料為準,一般拌制不低于45s,本次施工對象為摻纖維的改性瀝青SMA瀝青混合料,拌合時間應延長5s以上,以保證纖維在混合料中充分分散、拌勻,SMA混合料限拌合后應當天使用。
(2)瀝青混合料的運輸
對于SMA混合料的運輸,除正常運輸外,如發現瀝吉混合料沿車廂板滴漏時,應立即采取措施予以避免。
(3)瀝青混合料的攤鋪
攤鋪機攤鋪速度應緩慢均勻,速度放慢至1~3m/min,如發現混合料出現離析、波浪、裂縫、拖痕時,應予以消除。特別是本次油較多,應注意泛油現象。
(4)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成型
由于本次油石比較高,達到5.5%,應采用鋼筒式壓路機碾壓。如發現SMA混合料高溫碾壓有擁推現象,應復查其級配是否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