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民間刺繡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已經具有兩千多年歷史,也可以說民間刺繡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經過人類文明進步,不斷進化與發展而凝聚起來的藝術精髓,在歷史的長河中,民間刺繡的圖案慢慢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展示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民間刺繡手工非常精致、細膩,民間刺繡的圖案符號沿襲了中華民族的藝術特點,它顯示出獨特的民俗風情與民族特征。本篇論文先介紹民間刺繡圖案中的象征文化,再進一步探討民間刺繡圖案的象征符號闡釋,顯示出我國民間刺繡圖案的豐厚文化內涵。
引言
象征是在人類社會發展中形成的一種人類學,展現出的是一種文化現象,它通過各種符號而表達出不同含義的方式,把符號作為有意義的行為或者物質的再現,它能夠體現出人類文明發展中的各種文化現象。民間刺繡圖案從表面上看是一種手工制作,單純事物表象的展現,但其具有更深的文化內涵與寓意,民間刺繡運用象征的手法表達出人們內心的祝福、向往、追求與審美。
民間刺繡圖案中的象征文化
人類對象征文化的研究始于十九世紀,發展到上個世紀可以總結為是人們對生產生活中經歷的各種儀式以及社會地位進行的一種詮釋,象征符號能夠體現出人類意識,能夠反映出人類對語言、歷史、文化和信仰方面的認識與創造。我國的民間刺繡來自于社會群眾之間,民間刺繡作品上的圖案具有非常濃厚的象征意義。民間刺繡通常使用于人們日常生活的穿戴以及觀賞,無論從文化角度,還是從禮儀角度都能體現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與禮俗等,都是象征文化的展現。民間刺繡作品中的圖案非常多樣化,都是通過象征符號來展示的,表達出不同民族祈福求祥的信息。
民間刺繡作品上的圖案般都是各種動物、植物、人物、文字、幾何圖形等,它所表達出的象征符號是通過不同的圖案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達出人們的心理祝福與追求。民間刺繡圖案象征符號從表面看只是一種物化符號,而透過表層的象征符號才能看出真正想要表達的內容,把表層結構與深層意義有機地結合為一體,形成一個和諧統的整體結構,體現出民間藝人在圖案構思中自然與直接的純樸觀念與愿望。比如最為常見的“鯉魚跳龍門”,在作品上活靈活現地展示出鯉魚在激流中躍起,跳向龍門,表達出前途無量、步步高升的祝福。由此可見,民間刺繡圖案象征符號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
民間刺繡圖案除了部分文字之外,大多數的圖案內容都是我國民間傳統中的吉祥物,這是我國各民族在人類歷史發展中與風俗相適應而逐漸形成的吉祥物,用自然或者神話等事物經過刺繡加工,表達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愿望,驅除對人不利的事物。可以說民間刺繡的吉祥物都屬于象征符號,具有濃烈的民間文化特色,追求自然事物的美好,運用漢字的同音或者諧音組成吉祥詞語,把人間傳說與神話故事經過提煉和加工,形成一個吉祥組合,體現出吉祥物的深厚文化內涵,它比直接的語言表達具有更深層次的寓意。
民間刺繡圖案的象征符號闡釋
動物作為民間刺繡圖案中的象征符號之一,它主要包括獸類、鳥類、水族類與昆蟲類,每類動物都是象征符號的種展現,把自然界存在的動物放入刺繡圖案中,形成了具有象征意義的符號,每種動物符號都能夠體現出文化內涵。比如飛行哺乳動物蝙蝠,作為民間吉祥物的一種,它所表達出的是“蝠”與福、富的諧音,因此,蝙蝠通常象征著福氣與富貴,使用蝙蝠這種象征符號通常所表達的是福到吉祥、富貴滿堂的寓意。還有很多民間傳說與神話中的動物,比如龍、鳳等。龍在民間是種神圣的靈物,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與能力被視為吉祥之物,龍的傳人就是非常有特色的象征符號,人們非常喜歡龍的象征符號,望子成龍寓意為希望子孫能夠成為棟梁人才,乘龍快婿通常表達出對女婿滿意的稱呼。鳳凰是民間傳說中的瑞鳥,百鳥之王,與龍樣都是貴族的象征,并演變為女性的代表,在刺繡圖案中常見的龍鳳呈祥、丹鳳朝陽都象征著吉祥、如意、美滿。
在民間刺繡圖案中的植物象征符號主要包括花草類與樹木類,一種或者多種植物相搭配組合,形成一種具有文化寓意的象征符號。人們通過對自然中各種植物的觀察與了解,熟悉并總結出植物的特點與性情,在觀賞的同時,還根據植物的屬性或者同音、諧音來表達出吉祥祝福的象征符號。比如梅、蘭、竹、菊通常被寓為四君子,梅代表著高傲、蘭代表著清幽、竹代表著堅韌、菊代表著淡雅,這四種植物傳遞著自強不息的精神,淡泊名利,不作媚世之態,使用于民間刺繡圖案中,是屬于具有感物喻志寓意的象征符號,表達出品性高雅、堅貞純潔的君子友情。
民間刺繡圖案的象征符號還有人物故事,把歷史故事或者神話傳說作為傳遞信息的象征符號,表達出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向往。另外還有些建筑圖飾,比如樓臺亭閣等,與動物、植物搭配形成復合圖案,象征著如意、平安、吉祥等美好祝福。
結語
民間刺繡圖案的象征符號內容與寓意都十分廣泛,都能夠體現出民間文化的深刻內涵,表達出定的暗示或者寓意。在民間刺繡的作品上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動物、植物與事物,在裝飾、點綴人們日常生活的同時,還展現出美好、和諧、快樂、吉祥的氛圍,提升人們對美的體驗與感知,進步加深人與自然之間的理解,滿足人們在精神上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