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逐漸成熟,城市軟實力的凸顯愈發重要。城市環藝設計是展示城市品位與城市特色的重要載體,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里我國城市環藝設計同質化現象嚴重,以西方藝術為主的拿來主義盛行,造成了許多新建公共設施、建筑“千城一面”。地域性文化是千百年來城市所在地區文化的精髓,發掘地域性文化,并將其與現代設計融合,在城市環藝設計中應用,不僅是對地域性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更是城市軟實力發展的一張王牌。本文對地域性文化、城市環藝設計及應用進行了分析探討,旨在探討出地域文化在撐死環境藝術設計應用過程中的策略。
引言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是人類基于自然環境而創造的便于生產生活的集中化場所,與村落不同,城市往往有著明確的規劃與設計,對于區域的使用范疇也有明確的規劃。古往今來,在城市中誕生了豐富的文化、藝術、科學的先進思想,而這些先進思想也在促進著城市的發展。城市是一個綜合體,其功能與發展都是多元化的,其居民的需求層次也是多元化的。城市環境設計就是為了滿足居民對于城市的審美需求而存在的,城市環境設計的改良提升在滿足人們的視覺需求的同時城市環境設計還符合著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改善城市“熱島生態”對于改善人居環境,改善居民心理健康也有著重要作用。在廣泛的市場需求下,城市環境藝術設計成為了新興的藝術設計領域。如何正確發揮環境藝術設計的美學價值,筆者認為地域文化的應用對其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地域文化與城市環境藝術的特征
地域文化承載著豐富的外在和內涵,首先山川、自然環境造就了
個地域獨特的地理環境,而周圍的山河湖泊、森林草原則是地域文化的自然符號,以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為例,該城市的地理環境標志位胡楊林和大沙漠,因此城市的廣場設計有著大漠特有的粗獷感。其次城市的歷史文化也對城市環境藝術設計有著重要影響,以青島為例,該城市有著多年的租借歷史,在城市環境藝術設計風格上也有著濃厚的異國風情,城市的雕塑小品往往有著濃厚的異國風情,再如洛陽,因歷唐朝歷史傳說,自古有著牡丹之都的稱呼,因此洛陽的城市環境藝術規劃中牡丹花成為了重點的標志性觀賞焦點。再次,現代城市所形成的地域文化對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如西安市確定的市花為石榴花,在西安的城市環境藝術規劃中,將石榴花廣泛應用在各種可應用的環境。
城市環境藝術是時代發展的精華,當前的城市環境藝術設計有著多種發展元素的要領,包括標志性、觀賞性、綠化與藍化以及動感傾向。標志性和觀賞性是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基礎元素,標志性能夠準確點出城市地域性的標志,而觀賞性則需要在設計中將美學與地域元素融合在起。城市綠化是環境藝術設計老生常談的話題,而在當下則在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引入了“藍化”的概念,即在城市中以自然引入或人工挖掘的形式增加城市藝術設計中的水元素的應用,而水元素則可以很好地展現一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如沙漠城市的水元素可以以綠洲為主題進行設計,海邊城市的水元素則可以強調交融與匯通。隨著智能城市的推進,城市環藝設計的動態化也是一個趨勢,動態化來自于流水動態的藍化理念,智能城市則是將城市燈光、車體、智能建筑等納入環境藝術設計所應用主體的范疇,讓城市煥發動態與活力。
地域性文化在城市環藝設計中的應用
地域文化在城市環藝設計中的應用形式多種多樣,本文總結出來主要有三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地域性文化元素的直接應用,以西安市為例,西安市有著十三朝古都的悠久歷史,許多文化名人都在此出生、居住,而這些歷史文化名人就成為了地域性文化的重要元素,西安市將名人雕塑設計為環境藝術設計直接應用的元素,應用于各大廣場、景區、道路綠化帶當中。第二個方向是地域性文化元素的變形應用,地域性文化元素或多或少都有著一定的傳統意味,而變形應用則是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從而創造出尊重地域性文化的現代環境藝術作品,例如成都市將熊貓元素應用于城市的垃圾箱設計當中,造型憨厚可愛又富有地域特色。第三個方向則是復合化傾向,現代城市是綜合性的城市,因此城市環藝設計的方向也是綜合性的,環藝設計所應用的地域性文化元素也通常可以發揮復合化的效果,例如首爾漢江的河濱觀景臺將漢江這元素作為城市環藝設計的背景,觀景臺以較高的數級階梯狀延入漢江邊,復合了觀景、道路、座椅等多個功能。
小結
城市環境藝術是基于城市地域文化之上,綜合了經濟元素、科技元索、藝術元素、地理元素、歷史元素的綜合藝術,是對于傳統文化的發揚與傳承,同時也是對地域文化的宣傳與發展。城市環境藝術設計與地域性文化的應用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隨著時代分發展,地域性文化必然能夠為城市環藝設計的多樣性與豐富性增添具有代表性的設計靈感與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