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從四個方面入手對夫妻忠誠協議的有效條件進行闡釋,包括:夫妻協議雙方應具備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忠誠協議的內容應為夫妻雙方真意思表示;忠誠協議內容需符合法律相關規范,不逾越合理限度;忠誠協議應以書面形式呈現,必要時采取公證登記。
關鍵詞:夫妻忠誠協議;法律效力;有效條件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及人性的解放,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同時傳統的道德觀念和倫理價值也受到極大的沖擊。在新環境下,婚姻的本質、目的也逐漸多元化,特別是在“快餐”式生活增加的今天,人們會在婚前交往多個對象,或者進行試婚,其主要原因是在人們道德觀念發生變化的今天,婚姻變得越來越脆弱,因此,越來越多的人依靠簽訂夫妻忠誠協議來維護婚姻的穩定,并以此來保證家庭生活的穩定。對于夫妻忠誠協議,其本質上也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因此,當夫妻忠誠協議滿足以下幾點有效條件時,應該承認夫妻忠誠協議的法律效力,或者承認其部分協議內容的法律效力。
一、夫妻協議雙方應具備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
首先,簽訂夫妻忠誠協議的當事人需要具備沒有民事法律行為當事人特殊身份的特性,也就是說簽訂夫妻忠誠協議的雙方必須是法律上承認的夫妻。夫妻忠誠協議的雙方當事人不僅要滿足民事法律行為當事人主體身份,還需要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規定,①雙方均達到法定婚齡;②雙方均未患有不適合結婚的疾病;③雙方不存在親屬關系。在實際生活中,需要對兩種情況進行認真的思考,首先是在簽訂夫妻忠誠協議時,如果雙方不符合婚姻法的規定,例如沒有達到法定婚齡就結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雙方的婚姻關系走到盡頭,那么之前簽訂的夫妻忠誠協議該如何看待。在筆者看來,如果沒有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可以將其看做有效,因為,在簽訂忠誠協議時,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并且兩者的身份滿足民事法律行為中當事人主體身份的要求。其次,雙方在婚前協定忠誠協議,但是并沒有真正結婚,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理解夫妻忠誠協議。在實踐生活中,也出現過此案例,A男士已經結婚,但是與沒有結婚的B女士發生感情,同時A男士和B女士共同出資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另外A男士還和B女士簽訂忠誠協議,A男士保證在婚后,不會做出對不起B女士的事情,A男士和B女士購買的房屋屬于兩人的共同財產,如果A男士出現出軌行為,則房屋所有權歸B女士所有,但是在簽訂忠誠協議后,A男士和B女士并沒有結婚,此時,B女士要求A男士將房屋所有權劃到其名下。在該案例中,雖然忠誠協議中有明確的規定,但是雙方當事人的關系是非法同居,當事人主體并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因此,不能判定該忠誠協議有效。
二、忠誠協議的內容應為夫妻雙方真意思表示
忠誠協議內容應該是夫妻雙方真實想法的表述是忠誠協議成立的必要條件,如果雙方當事人并沒有達成意見一致,那么簽訂的忠誠協議書就不具備雙方真實想法的要求。在實際生活中,夫妻雙方簽訂的忠誠協議是在私下進行的,外人很難知道,加上夫妻雙方的知識水平有一定的差異,在簽訂夫妻忠誠協議時,經常會用詞不準確,簽訂的條款也比較模糊,沒有用準確的法語表述,這就對忠誠協議的認定造成一些影響。例如忠誠協議中這樣寫到“不準出軌”、“永遠對你好”等,以此來表達雙方的忠誠,但是由于這些詞語本身個人主觀色彩比較強,法院在判斷協議時,很難判斷當事人簽訂忠誠協議時的主觀心態,在這種情況下,法院就會判斷忠誠協議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清楚,從而判定忠誠協議不成立。因此,夫妻雙方在簽訂忠誠協議時,不僅要保證意思表示一致,還要保證真實的表達意思,如果某一方是在對方脅迫、威脅下簽訂的忠誠協議,就違背了自主、自愿的原則,那么忠誠協議的法律效力就需要認真考慮。
三、忠誠協議內容需符合法律相關規范,不逾越合理限度
當事人雙方在簽訂夫妻忠誠協議時,其內容必須符合法律規定,不能違背公序良俗,也不能逾越合理限度,否則可以判斷該協議為無效協議。一般情況下,夫妻雙方在簽訂忠誠協議時,必須注意以下兩點原則。
1.夫妻忠誠協議不能與現有法律沖突
對于夫妻忠誠協議,如果存在與現有法律沖突的現象,要根據實際情況分析,當忠誠協議中與法律相沖突的條款是整個協議的基礎,那么整個忠誠協議不具備法律效力;當忠誠協議中僅僅是某一項條款與法律相沖突,則廢除該項條款。夫妻忠誠協議必須是在平等自由、婚姻自由的條件下簽訂。
2.夫妻忠誠協議不應超過合理限度
在夫妻忠誠協議中,主要爭議部分是違約責任,由于忠誠協議要起到警戒、震懾的作用,因此,夫妻雙方經常會將違約責任定的比較嚴重,但對于違約責任必須有一個合理的限度,如果超過其限度,則判定該項條款無法律效力。這里的合理限度是根據具體情況判定的,對于普通的夫妻,在簽訂夫妻忠誠協議時,如果涉及到財產賠償問題,不能隨意開口要價,要結合夫妻雙方的具體工作、收入情況確定,一般情況下,當一方沒有履行忠誠義務時,另一方可以要求其一次性賠償收入的三分之二,舉例來說就是,假設男方的年收入為30萬元人民幣,男方出現出軌現象后,女方可以要求其賠償20萬元。在協議中,如果出現這樣規定“在婚姻期間內,夫妻雙方誰出軌,則要賠償對方100萬元人民幣”,但是另一方面的收入僅僅為30萬元,無法承擔100萬元人民幣的賠償費用,那么該協議就違背了忠誠協議的公平、公正,那么在法院判定過程中,法院就無法按照忠誠協議的內容進行判決。
四、忠誠協議應以書面形式呈現,必要時采取公證登記
對于夫妻忠誠協議,應該用書面的形式呈現出來,僅僅是口頭協議在法律上是不被認可的,俗話說口說無憑,因此,以書面形式呈現夫妻忠誠協議,其法律效力更強,甚至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在公證處進行公證。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規定,公證機構合理根據當事人、法人、組織等的申請,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對具有法律意義的文件、民事法律行為等進行證明,也就是常說的公證。由于夫妻忠誠協議屬于民事法律行為的一種,因此,可以在公證處進行公證,這對夫妻忠誠協議的規范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李玉琢.夫妻忠誠協議效力的法律研究[J].法制與經濟(上旬刊),2010(1).
[2]顧亮亮.論夫妻忠誠協議的法律效力[J].青年與社會,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