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行使檢察權,承擔著廣泛的監督責任,并監督其他國家機關的執法活動。作為監督者,只有自覺接受監督,加強自身監督,才能更好地監督別人,唯有正身正行,檢察權的行使受到了廣泛有效的監督與制約。檢察權才能提升公信力,從而更好的發揮出其應有的司法價值,保證司法公正和公平正義的實現,堅定的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司法辦案工作內外部監督并行的必要性
檢察機關的內部監督,是指檢察機關對自身執法辦案活動和檢察人員在履行執法辦案職責時實施的監督,主要包括檢察機關的檢委會監督、紀檢監察部門的執法監督、案件管理部門的流程監控,和檢察系統內的上級檢察機關對下級以及部門之間的分工制約監督。檢察機關的外部監督,是指檢察系統以外的監督力量對檢察機關在執法辦案活動和檢察人員在履行執法辦案職責時遵守法律和規章制度情況實施的監督,主要包括來自人大、政協、紀委、社會輿論的依法監督和公檢法部門在法律上被賦予的監督制約的權力。據此我們可知,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各自存在不同的優缺點,內部監督具有更多的彈性和制度保障,外部監督更具廣泛性、約束性,兩者都聚集于檢察機關執法辦案活動和檢察權的行使上,且目的都是保證司法辦案的公正性和社會公平的實現。接受外部監督,有利于從客觀上改進加強內部監督工作;強化內部監督制約,能夠為增強外部監督的實效和針對性提供保障,兩者構成監督效果上的互補關系,牢固構筑有效的監督制約體制,必將成為新時期檢察工作的新常態,并成為深化檢察工作改革的動力。
二、多措并舉加強內部監督,全方位監督管理司法辦案過程
1.建立完善責任制度,使監督制約有章可循,追責到人
無規矩不成方圓,司法辦案的嚴謹性更要求有完善的管理執行規定,在監督制約司法辦案方面應注重加強建設管理監督、定期檢查、事后追責、減少干擾司法辦案等方面的制度,既能提供制度保障,還能提高檢察干警思想上的重視程度。從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到最高檢下發的《檢察人員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條例》已經從上層給與了制度保障,在實際的司法辦案中就要求加強關于案件質量考評,深化績效考核,落實執法責任制的制度建設。在東麗區院的實踐中采取了案管中心負責制定定期案件評查制度,通過檢委會審定,以規章制度的形式通告全院,在評查中采取以整體檢查、個案評查和重點案件重點評查的方式,由案管部門牽頭,聯合紀檢監察等部門抽調業務部門骨干進行案件質量評查,以保障做到有問題早發現,典型問題及時整改,以規范司法辦案行為。
2.依托統一業務系統,將辦案程序流程細化,管理規范
從全國檢察機關全面推廣使用統一業務應用系統之后,保證所有案件進系統,在利用數據共享節約辦案資源的優勢上,延伸出利用程序管理規范辦案行為的便利,保證嚴格縱向審批,方便案管部門開展橫向監督。案管部門立足于監督、管理的職能展開全面監控,利用系統設置的案卡填錄規范限制、辦案期限預警,文書制作、審批流程記錄和重要事項提醒等功能對案件,對案件電子卷宗,電子文書等的實時審查,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處理,同時充分系統及時巡查案件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建立案件管理流程巡查監管工作日志,健全動態巡查機制,嚴格把握法律文書質量檢查、送案審核和訴訟權利保障。
3.以案件管理為核心,把流程監控全程開陣,動態監督
在新時期檢察工作形式下,基層檢察院普遍面臨案多人少,辦案壓力大的工作狀態,加之長期以來重實體輕程序的辦案習慣,案件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設置案件管理部門正是以現代管理理念為出發點,以質量管理為核心,過程控制為手段,規范執法權力為目的,重新整合內部管理資源,把以往對案件的事后監督變為司法辦案的全程動態監控。通過統一業務應用系統以統計分析、組織協調、流程監控等手段,強化對案件辦理流程的管理及監督。在東麗區院案件管理工作實踐中,院領導重視案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首先從充實案件管理的軟硬件力量入手,案管辦首先在加強對涉案人訴訟權利義務保障、涉案財物管理、法律文書質量、嚴格辦案期限的監督管理入手,一步步的從程序向實體深入,僅2015年一年就向辦案部門發送口頭流程監控和書面流程監控通知書共計33件,堅持每月通報制度,點名到人。全面提高整體的辦案質量和規范司法行為。
三、創新模式加強外部監督,內外合力營造司法監督新局面
1.依法接受監督,重視落實人民監督員制度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廣泛實行人民監督員制度,拓寬人民群眾有序參與司法渠道,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聯合下發《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提出改革人民監督員選任管理方式,擴大監督范圍,完善監督程序,給與知情權保障,進一步拓寬人民群眾有序參與司法渠道,提高檢察工作透明度和司法公信力,健全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檢察權的外部監督制約機制。選任方式更加科學,增強人民監督員作為外部監督者的獨立性、公正性。知情權保障,使參與更有針對性。作為外部監督制約司法辦案最重要的方式,各級檢察院在實踐中對人民監督員制度的執行貫徹力度直接決定著外部監督的質量與效果。
2.利用新媒體平臺,加強檢察工作宣傳和檢務陽光公開
在網絡時代的影響下,新媒體已經開始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在給檢察機關帶來新挑戰的同時也帶了新機遇、新氣象,從長期實踐中我們認識到只正確的引導社會網絡輿論,才能迅速占據民心的高點,守護社會公平底線,要求司法機關必須重視新媒體陣地。在輿論監督司法辦案與輿論干擾司法辦案之間存在著一條看不見的紅線,如何正確的把握檢察工作的宣傳與檢務公開工作的力度,考驗著新時期的檢察干警的智慧。以東麗區院為例,我院在兩微一端主動開設官方賬號,整合辦公室、案管辦、職務犯罪預防、控告申訴部門的優質資源,定期推送檢察信息。在宣傳操作中,一是注重對檢察干警的日常工作以及開展社會活動的宣傳,樹立檢察干警親民形象,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將檢察機關的重大事項、公開文件等以【H5】等新媒體方式簡潔易懂地向社會宣傳,提高檢察的輿論形象。只有輿論更好的了解了檢察工作,才會更加理性合法的對檢察工作開展有效的社會監督。二是重視檢察業務的宣傳,包括案件信息公開和法律文書的宣傳以及向大多數不了解檢察機關職能的群眾宣傳檢察業務工作,引導群眾正確的認識檢察機關的作用,宣傳法律知識,引導更多人了解法律、遵守法律、信仰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