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整個刑事辯護制度中,刑事法律援助是一個重要方面,保障了弱勢群體的合法辯護權,促進了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實踐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于完善和發展。針對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本文作者作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完善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又稱刑事法律救助、法律扶助制度,具體的說,是指在刑事訴訟中為貧窮的、無力支付法律費用或其他符合條件的當事人,免費提供辯護或代理的制度。
一、我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概述及歷史沿革
我國刑事法律援助的制度框架和原則,是1994年時任司法部部長肖揚提出“建立和實施中國法律援助制度”,并在北京、廣州、武漢等地展開試點。1996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修改了《刑事訴訟法》,該法第34條確立了被告是盲、聾、啞、未成年人或者可能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2003年,國務院頒布了《法律援助條例》,標志著我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正式建立。2005年兩院兩部聯合出臺了《關于刑事訴訟法律援助的規定》,促進了刑事法律援助的穩定推進。2012年3月,我國《刑事訴訟法》再次進行修訂,完善了刑事法律援助制度。2013年2月,兩院兩部再次聯合出臺了《關于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的規定》,刑事法律援助制度進一步發展。
二、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起步晚,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尤其在法律文書、工作銜接、機構人員、辦案經費和案件質量等方面較為突出。
(1)沒有統一的法律文書。2013年2月新修訂的《關于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中第10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通知辯護的,應當將通知辯護公函和采取強制措施決定書、起訴意見書、起訴書、判決書副本或者復印件送交法律援助機構。通知辯護公函應當載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姓名、涉嫌的罪名、羈押場所或者住所、通知辯護的理由、辦案機關聯系人姓名和聯系方式等。但實踐中,尚未形成統一的法律文書格式,大部分地區公、檢、法均只向法律援助機構提供法律援助通知書,且法律文書填寫隨意、不規范,加大了法律援助機構工作的難度。
(2)部門之間銜接配合不夠。根據《規定》,各機關應當規定時間內完成通知和指派工作,但實踐中,存在法援機構指派律師后,案件已被移送到下一階段的情況,部分案件直到審判階段法院才通知辯護。有的辦案機關不愿意向援助律師提供案件材料,不通知延長拘留、退查、報批、移送等情況,導致援助律師無法提供有效辯護。
(3)刑事法律援助人員不足。各地基本建立了法律援助中心,但法律專業力量有限,人數較少,無法滿足援助需求。法律援助機構中,取得法律職業資格的工作人員比例太低,對于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的案件,只能通過指派社會律師的方式進行。
(4)刑事法律援助經費短缺。近年來,政府加大了對法律援助經費的投入,但各地情況參差不齊,增長并不均衡,實際所需資金與投入資金差距較大。一些地方辦案補貼太低,有的連律師辦案成本都無法滿足,尤其是異地辦案的情況,影響了律師的積極性。
(5)刑事法律援助辯護質量不高。由于法院指定辯護的時間太短,一般律師在開庭前10天左右才介入,根本來不及調查取證。此外,部分律師責任心不強,辯護積極性不高,有的律師與當事人僅會面1-2次,調查取證漫不經心,應付了事。同時,辯護水平也參差不齊,有些律師新入行不久,刑事辯護經驗欠缺。
三、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措施
(1)完善立法,制定《法律援助法》。我國的刑事法律援助的法律規定散見于其他部門法,沒有很好的聯接,部門之間不能形成合力。因此,建議立法機構盡快將《法律援助法》納入立法計劃。
(2)完善公、檢、法、律的銜接機制。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要使弱勢群體獲得充分、有效的法律援助,政府要加強對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領導和監督,明確部門權責、協作配合等內容,各部門定期交流工作開展情況,解決困難和問題。各地也可根據當地實際,制定實施細則,細化公、檢、法、援的銜接工作,提高刑事法律援助的效率。
(3)加強刑事法律援助隊伍建設。試點建立公職律師隊伍,公職律師為專職從事法律援助的人員,為國家編制內人員,接受同級法律援助機構的監督和指導,逐步形成以公職律師為主,其他社會律師為輔的法律援助模式。
(4)保障刑事法律援助辦案經費。科學合理的界定辦案補貼,可以按照各地具體發展的實際情況,比如參考當地公務員的水平來確定補貼標準。辦案補貼還應區分常規成本費用和特殊成本費用,例如異地辦案交通食宿費用,盲聾啞人、外國人、少數民族等案件的翻譯費用等都屬于特殊成本費用,應當得到報銷。
(5)提高刑事法律援助辯護質量。首先要保障辯護律師的會見、閱卷、調查取證權和提前介入權。其次是加強辯護律師自身建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養。最后是要對辦案質量進行管理,建立健全案件質量監管體系,對法律援助案件進行經常性的抽查與評估。
四、結語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能讓因經濟困難和其他一些特殊群體,同樣享有法律咨詢和律師辯護權,具有極大的進步意義。雖然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人們的認識水平還有待進步,刑事法律援助必將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在中國特色法治社會中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張佳.我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研究[D].海口:海南大學,2013.
[2]王穎.論我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D].廣州:廣東財經大學,2014.
[3]張喚民.淺析刑事法律援助[D].《法制與經濟》,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