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的公益訴訟目前還處于探索時期,因為公益訴訟更大范圍地涉及到相關人利益因而其實踐與發展過程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本文以華政學子狀告國拍行混淆合理費用與傭金案為切入點進行具體分析,力求對此類鮮活案件進行梳理并對其背后隱含的制度問題進行討論與探究,希望對社會中相關問題的解決和預防有所裨益。
關鍵詞:消費者公益訴訟;公益夢之隊;國拍行
實踐中,消費者群體案件一直以來尤其容易引發社會關注和討論。一方面此類案件能夠最大限度地增進公共福利和經濟效益,提高司法效率,實現司法的公平正義;另一方面消費者群體案件有其特殊性,如范圍廣泛,雙方實力相差懸殊等等。
之前,華東政法大學4位大學生狀告上海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質疑上海車牌拍賣過程中拍賣公司收取100元手續費的合法性問題,引起廣泛關注。原告方認為100元每人每次手續費定價無定價依據,程序不合理;違背合同合理對價原則,加重參與競買人的義務,屬于無效格式條款。
關于本案筆者就其中幾個爭議問題做一分析:①政府對服務業放寬定價是一種趨勢,這可以從2015年《上海市定價目錄》看出,其主要針對公用事業和專業服務領域,而車牌拍賣這一信息及技術服務項目自然不在政府價格指導范圍內。國拍行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唯一機動車額度拍賣商,100元手續費的制定并未與廣大競拍者商議,原告失去了訂立合同內容的自由權。作為具有壟斷地位的被告,并未提供服務合法公開的依據,而是濫用其壟斷地位,每個月200萬左右因未中標而進行的交費是對廣大市民的合法權益的過度掠奪,這讓消費者對于合理對價的期待落空,實際權利成一紙空文。②《拍賣法》56規定:拍賣未成交的,拍賣人可以向委托人收取約定的費用;未作約定的,可以向委托人收取為拍賣支出的合理費用。在這里是“可以”的用詞,而不是“應該”。在《拍賣法》語焉不詳的情況下,具體法律適用和解釋,在全社會關注的情況下,將考驗法院的自由裁量和智慧。③在已有合同約定的情況下,100元是否過分加重了競買人的負擔,作者從上海國際商品拍賣公司的官網發布的信息可以看出,2016年5月個人非營業客車額度拍賣會拍賣結果統計,投放數量為11598張,而投標人數為277889,這其中的差距大約為24倍。總之,兩方處于信息不對稱的位置,國拍行應該更多的披露信息,減少其壟斷地位對相對方的影響,平衡各方利益,實行一次拍不中之后投標價格遞減的方式不失為為一種良策。
綜上所述,上海私車牌照拍賣之所以備受非議,是因為三大現實問題始終沒有解決:一是獨家壟斷與公平競爭;二是程序公開與信息透明;三是管理水平與服務能力。作者認為,考慮到消費者群體在權利上的弱勢地位以及我國消費者公益訴訟需要健康發展,法院應在權利積極爭取和已成定價習慣之間做好平衡,一方面,類似國排行的經營者在社會上不占少數,許多相關消費者對他們自行定價已經習以為常并對自己的權益保護形成“煮水青蛙”的慣有心態,他們對接受服務便要交費形成習慣并似乎一直認可,即使不認可也因環境困境而忍氣吞聲,這種現狀讓人堪憂;另一方面,對于固有制度、固有交易習慣敢于質疑并果斷改進才是我國制度發展及市場協調的更為向好的一個趨勢和方向。
具體而言,我們還需要注意:預防重于糾正,加強保護意識。公共利益受損而提起的消費者公益訴訟事關社會大眾,法院更多的自由裁量權,考慮到案件申請的初衷也只是彌補損失,因而彌補和警醒比懲戒更重要。法院應以平衡主體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促進和解和調解以維護雙方和諧關系,促進整個社會環境的健康發展為目標。程序公開透明,保障消費者知情權。消費者權益屬于公共利益,任何消費者都有權知曉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公益訴訟發展情況。對公益訴訟進行公開,一方面,有助于維護廣大消費者的知情權;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更好地接受公眾的監督,將消費者公益訴訟暴露于陽光之下,可避免很多暗箱操作的情形。公益訴訟在我國本處于探索階段,許多缺陷仍需要完善。
如何規范市場主體權力的運行,如何遵循法定程序的公開原則,如何提升社會管理水平,應當是我們所有部門、相關機構以及社會群體應當認真思考的問題。自行定價并為消費者習以為常的案例屢見不鮮,而消費者往往在衡量付出與收獲的過程中選擇和平衡,生活中還有很多潛在的消費陷阱都值得我們關注和完善,希望相關機構和組織能夠以此為鑒,平衡各方利益、重視各方關切,對經營者的業務經營進行嚴格監管,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真正做到合法、合理。
參考文獻:
[1]顏運秋,馬永雙.消費者公益訴訟的法理與規則分析.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第30卷(總第125期).
[2]王莉,朱玉玲.我國消費者公益訴訟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5月,第28卷第5期.
[3]姚劍.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4]陳濤.消費公益訴訟模式的選擇分析[J].人民論壇,2012(32):99.
[5]張明華.消費者公益訴訟若干問題研究[J].杭州商學院學報,2013(01):42.
作者簡介:
李田田(1989~),女,漢族,山東棗莊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法與國際關系。
關品(1989~),男,漢族,湖北仙桃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法學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