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形勢下團青工作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治國理念要求團青工作過程中,必須且應當有效的注入給團青群體法制觀念,本文分別研究和分析了團青工作中注入法制觀念的必要性、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新形勢下的方法以及必備條件。
關鍵詞:團青;法制觀念;法制教育
中國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共青團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青年社會組織,兼有政治性、公共性和社會性等綜合屬性;共青團具備政黨功能、政府功能和社會功能,其中政黨功能是其根本職能。
在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當下中國,任何組織和個人必須遵循法律至上理念,依法行事,而共青團組織的治理仍然沒有納入法治的框架,法律地位不甚明確、法律權利難以保障,這既是中國共青團的尷尬,也是中國法制建設的尷尬。因此,共青團法律問題研究是一種理論和現實應然下的研究。
1團青工作注入法制觀念的必要性
依法治國,建設民主法治國家,已成為基本的治國方略。而要實現這一基本治國方略,需要全民的法律意識提供基礎和保障,列寧曾把法律意識視為法制建設的核心環節。作為國家未來建設中堅的團青群體,他們的自身素質特別是法律素質如何,將直接影響到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然而,我們的法制教育還存在許多盲區和缺失。清華大學學生劉海洋“傷熊事件”曾經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馬加爵事件”更是令人怵目驚心。可見,加強團青群體的法制教育,培養和強化團青群體的法律意識,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我國社會秩序建設的一項重任。
法律與法制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對各個群體生活,學習,工作都有指導,保護和約束的作用,特別是對團青群體。團青群體是社會中文化層次較高的一個階層,又是未來社會建設的生力軍,其法律素養對于國家、社會、個人有著重要的意義。
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來看,從世界先進國家和中國的發展歷程來看,法治是中國必然的選擇。但法治社會的實現不是國家制定了法律和政府下發了文件就可以解決的,國民法律意識不強,國家就不可能實現法治。“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實現法治的關鍵是人人有法律意識,國民信仰法律、敬畏法律、唯法律是從。發達國家的成功在于法治,中國的落后在于體制,在于人治色彩濃,人情關系重。要將中國這樣的大國治理好,只能靠法治,靠制度去管理社會、治理國家。團青群體是國家建設的生力軍,中國社會發展的未來就掌握在他們的手中,他們的法律素養決定了國家是否能夠實現法治;他們的素質決定了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中國社會走向法治的希望在于青年團青群體,因此,提高他們的法律素養對于國家富強穩定非常重要。
2團青工作注入法制觀念的發展趨勢
2.1助推形成社會良好風氣
在每個國家中,團青群體都因其科學文化水平較高且是國家未來建設的重要力量而成為倍受社會關注的一個社會階層,其言行舉止對社會風氣有著深刻而重大的影響。團青群體遵紀守法的良好形象對形成良好社會風氣有重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團青群體應當具備良好的法律修養,成為社會中遵紀守法的楷模,成為形成良好社會風氣的引領者。
2.2法律治理“軟硬兼施”
法治是共青團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必然選擇,具體來說,共青團運行機制需要導入法治精神,創造新的治理理念;共青團持續發展必須依靠法律提供制度保障;共青團參與公共治理、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必須依法而為;共青團服務青年、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需要以法律為依據和前提。從共青團依法之治的現狀來看,以軟法為主,硬法明顯不足,已有的少數硬法也呈現了軟性化傾向;從共青團依法之治的發展來看,軟法與硬法的并行不悖、相互補充、相互配合是其方向。共青團軟法的提出是有其內在必然性的,共青團組織與軟法具有天然親和力,主要表現為:其政治屬性、公共屬性、社會屬性與軟法理論的契合,現有法律、法規與軟法理論的契合,團章、黨章等社會契約與軟法理論的契合。
2.3保護團青群體合法權益為基礎
在我國,人們的權利意識比以前有了較大的增強,開始懂得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都有遇到權利被侵犯的可能,因此,每個人都有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需要。團青群體不管在校讀書還是畢業后走向社會,都必然參與社會活動。他們也有可能遇到侵權行為,自己的合法權益也需要保護。在現代社會,維護合法權益最重要的武器是法律。如果團青群體有良好的法律修養,則既不會隨意侵犯別人的合法權益,也可以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樣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社會糾紛的發生。因此,良好的法律修養對于團青群體維護個人合法權益和進社會和諧有著重要的意義。
3新形勢下團青工作注入法制觀念的方法
團青工作者應當加強團青群體的倫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引導團青群體正確使用各類實體或虛擬交流平臺,尤其是新形勢下的網絡交流平臺。團青工作這應當做好團青群體倫理道德教育和法律基礎知識教育,不斷加強團青群體的法律意識的培養,通過理論學習、法律宣傳、案例展示等方式,使團青群體正確認識到法律賦予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同時對自己的行為做出正確的判斷,能夠準確地把握各類言行可能導致的法律責任,從而團青群體和團青工作的合法性。
此外,要打造一直素質過硬的團青工作隊伍,培育、組建一支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專業教師、優秀團青代表組成的思想政治覺悟高、政治立場堅定的領導集體,及時全面地掌握和分析相關信息,通過第一手資料,及時準確地發布信息,開展團青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導團青在法律基礎下對言行有正確的認識,做出理智的判斷。
參考文獻:
[1]王佳.共青團組織建設開放式、社會化、現代化的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01)
[2]孫鵬程.企業共青團組織在青年成長成才中應發揮的作用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5(24)
作者簡介:
李洋(1985.01~),男,寧夏銀儀風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團支部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