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刑事執行監督部門的工作成果與維護刑事執行公平、提高法律公信度密切相關,如果要提高執行監督部門的工作成果,就必須完善刑事執行監督理論,做好這項工作對促進國家法治體系的完善有著重要的作用。正確認識與了解刑事執行監督理論,令其成為監督部門工作人員的理論指導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對刑事執行監督理論以及在實踐中理論完善的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可以進一步完善我國刑事執行監督理論。
關鍵詞:刑事執行監督;監督權;實踐;發展
如果要了解我國現行的刑事執行監督理論,就得充分掌握我國刑事執行監督制度的發展狀況。隨著我國法治體系不斷得到強化,人民的法治意識不斷增強,我國的刑事執行監督制度也在逐步得到發展與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刑事執行監督制度的發展狀況
1.對刑事執行監督制度的調整與完善
2012年,我國全面總結了1996年制訂刑事訴訟的經驗,綜合刑事訴訟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重新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訴訟法),重新修訂的《訴訟法》重點強化了人民檢察院刑事執行監督的職能,對刑事執行監督的范圍進行了明確的細分、對組織結構崗位分配進行了優化,新的《訴訟法》提高了我國刑事執行監督制度執行的效果,強化了訴訟實踐中的效率。
2.刑事執行制度監督在實踐中所表現出的問題
雖然《訴訟法》得到進一步完善,但在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很突出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刑事執行監督行為滯后。由于部分刑事執行監督制度太過原則化,因此使得監督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強,讓監督行為在行使過程中難度太大,故導致刑事執行監督行為滯后于刑事執行活動。②刑事執行監督內部風氣不良,這說明我國的刑事執行制度缺乏內在監督的制約。③刑事執行監督權的權威性不夠,這說明我國的監督權在細節上缺乏可操作性。
二、刑事執行監督制度的理論探究
我們對刑事執行方面的研究與探討一直不夠深入,與發達國家相比,缺乏一套完善的刑事執法方面的理論體系,這帶來了刑事執行監督制度存在操作障礙的問題。隨著國家不斷向前發展,人們已經意識到擁有一套完善的法律體制對維護社會秩序的巨大作用,于是開始重視刑事執行監督理論的問題。相關部門要完善刑事執行監督理論,就必須在結合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深刻的探究。目前主要是圍繞刑事執行監督權的性質、基本特征以及刑事執行監督權的配置等這幾個方面展開。
(一)有關刑事執行監督權的性質
對于刑事執行監督權的性質在我國并沒有非常明確的界定,很多人都認為刑事執行監督權就是對在監所實行刑罰的監督權,具體就是指刑事案件的判決或裁定的執行活動以及看守所的活動是否依照法律規定執行,這些人認為刑事執行監督的最主要對象是對監所刑罰的監督,所以刑事監督權就是監所實行刑罰的監督權。這種觀點是不全面的,我國規定刑事執行檢察部門擁有以下的監督權限:死刑執行臨場監督、社區矯正監督、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執行監督、羈押必要性審查監督、強制醫療執行監督,這五項監督權限是刑事執行檢查部門主要的監督內容,它監督的職責涉及到刑事執行監督、刑事強制措施執行監督、強制醫療法執行監督。從刑事執行檢察部門的監督權限來看,它是國家法定的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在對刑事事件的判決或裁定的執行過程所進行的法律上的監督,它所監督的范圍包括監所、人民法院以及公安機關在內的一切具有刑事執行權力機關的監督權。
(二)關于刑事執行監督權的特征
刑事執行監督權重點主要是對刑罰執行活動的監督,當前檢察機關的監督權在這一方面是落實得較為徹底的。這是因為我國在這方面的法律理論研究得較為深入、監督制度較為健全、資源配置較為合理。
(三)刑事執行監督權力的配置
如果要完善和發展刑事執行監督制度,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是讓刑事執行監督機關的監督進程與刑事執行的活動同步,只有兩者進程同步,刑事執行監督行為才不會滯后于刑事執行。而如果要讓監督進程與刑事執行的行為同步,就必須擁有足夠的監督資源做為支撐。監督機構在開展刑事執行監督活動時,如果出現資源缺乏或是配置上不合理,就會直接影響刑事執行監督制度的執行力度,令監督權在實踐中無法順利進行。在具體實施時,優化刑事執行監督權力的配置是刑事執行監督理論探究的重點。
三、刑事執行監督理論在實踐中的發展狀況
我國建國的時間只有60多年,還是一個處于發展中的人口大國,法制建設也在逐步完善。刑事執行監督理論在實踐中也存在各種問題,如果要優化刑事執行監督理論的實踐,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刑事執行監督理論通過實踐逐步得到完善與更新
刑事執行監督理論可以為實踐活動指明方向。當前我國關于刑事執行監督的體系比較完善,只是與體系相配套的理論還比較欠缺。當前我國的刑事執行監督理論已經將理論進行分類細化,研究的成果體現在監督機構的優化上,但理論研究的成果還需要獲得實踐反饋,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刑事執行監督的功能研究是科研人員需要重點研究的內容,只有做好這些方面的研究,才能強化刑事執行監督部門工作的力度。
(二)刑事執行監督理論在實踐應用中所體現出的問題與矛盾
理論在實踐中發展的同時,問題與矛盾總是存在的,而且理論也是在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完善的,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理論脫離于實踐的問題,由于當前我國部分刑事執行監督理論是直接借鑒了發達國家的理論,而不是以我國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所制定的,這使得理論與實踐在發展上不能相適應,甚至實踐相背離于理論的指導方向發展。②實踐發展跟不上理論的問題,因為理論一旦形成就是固定不變的,但是實際中的情況卻是千變萬化的,所以出現刑事執行監督活動跟不上刑事執行活動的情況。
四、小結
刑事執行監督理論的先進性直接影響著我國司法機關的公正性,應用刑事執行監督理論指導監督部門的工作,提高司法機關的公信度是我國依法治國方略得到推進的保障,雖然刑事執行監督理論在我國的基礎還比較薄弱,但是它也在曲折的實踐中求發展,在實踐中逐步得到更新,本次的研究可以進一步完善刑事執行監督的理論。
參考文獻:
[1]陳歡,余大偉.論監所檢察環節錯案糾正機制的完善[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03)
[2]孫亞民.淺析監所檢察監督與社區矯正之無縫對接[J].中國檢察官.2013(23)
[3]張貴才.監所檢察宜改為刑事執行檢察[J].人民檢察.2013(14)
作者簡介:
秦景華(1965.1~),男,漢族,南陽市臥龍區人,法律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刑事法律與檢察學,河南省鄧州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