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人類意識的調查了解人們對緊急事件發生后的反應,并對此反應進行深入探討進而找出最合理的緊急事件救助方案。通過一系列的分析了解緊急突發事件基本上分為哪幾種,并以此為核心分別針對每一種突發事件探討應該采取的應對方案。突發事件基本分為自然災害、人為災害、交通事故、突發疾病等方面,在如此多的難題面前我們絕對不能被打倒更不應該視而不見而是應該積極的去思考如何針對每一問題有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案才是首要任務。面對眾多突發事件及時想出最好的解決辦法,通過對每一種事件的深入分析對方案進行很好的規劃則是高等生物人類應該有的思想態度及舉措。
關鍵詞:突發事件;思考;救援;冷靜
隨著人類文明的快速發展我們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元化,通常人們因為有很多的生活瑣事需要解決所以不會在生活當中過多的思考還沒有發生的事情,然而有些突發狀況一旦真的發生了還手足無措的話后果便不堪設想了。其實想想中國有很多類似的古語例如“人算不如天算”、“計劃沒有變化快”等都證明了世間很多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突發狀況,既然是突發狀況若不提前研究應對措施就相當于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很有可能僅僅因為分秒的區別而有一個不一樣的未來。生活當中很多事情即是如此,與其當事情發生之后只能坐以待斃不如現在就想好應對策略,真正做到時刻做好準備以備不時之需。
一、突發事件應對措施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各種突發事件時有發生,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在人們不斷提升自身生活質量的同時突發事件致死致傷的情況也屢見不鮮,黨和政府十分關注,人民群眾也非常關心。學校是突發事故的頻發地帶,應積極對中小學生開展應急宣傳培訓,組織應急演練。將火災、中毒、觸電、溺水、燒傷、突發疾病、交通事故等應急知識納入教學內容,讓人們從小養成自救意識、學會逃生、學會保護自己。對于窒息、心跳停止者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及心臟按摩不能輕易就放棄搶救,恢復呼吸心跳后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救治。電擊的部位要保持清潔。
當然隨著人們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足加之環境質量的日益下降,人類突發疾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老年人最大的敵人恐怕就是突發疾病了,因為它們隨時有可能帶走他們寶貴的生命。急性心梗、心絞痛、高血壓、突發性腦溢血等突發疾病是人類最大的敵人,因為這些疾病發病都很突然,很難有所預料及防范,所以我們要學會自救與自我認知,定期到醫院做體檢將疾病殺死在萌芽之中。突發疾病發病時身邊的人應首先就地搶救,急性心梗病人盡量保持平躺,保持室內的安靜不應經常翻動病人及嚴格注意病人的體溫。日前心臟病真的就是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已走進了千家萬戶”,如果家里有心臟病人發病不要慌張家屬要盡量讓病人靜臥,家中要常備有速效救心丸,如果沒有辦法緩解要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救治。而高血壓也是常見的突發疾病,我國目前高血壓的患病率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可謂是相當普遍了,所以對于高血壓進行正確的防控是極其重要的,可以預防百分之三十的腦卒發生。而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不易煙酒、鹽量的攝入量也要盡量控制到每日不超過6g,適當的補充身體中鉀的含量可以對抗鹽對血壓的影響及其對血管的損害。第二,高血壓患者不易勞累,避免長期的精神緊張、亢奮、辛勞過度等,但更不宜過度安逸從而使體重過度,要注重適當放松自己的身心及加強業余時間的戶外鍛煉,第三則是長期服用降壓藥且定期穩定的測血壓是需要遵循醫囑的不可以自己胡亂吃藥。總而言之,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交際也變的越來越少,而威脅到我們生命安全的食物卻越來越多,只有我們對自己負責,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自我救助及自我保護,才能讓生活更加美好,讓我們的財產安全有所保障。
二、自然災害各種緊急救助行為
古人所說的天災就是指由于水土流失、地球上的自然變異等自然現象產生的災害則為自然災害,說到自然災害人們的第一反應是難逃此劫,不過既然我們無法向自然現象反抗,我們就應該了解自然災害產生后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將損失降到最小。近日國內頻頻遭遇水災旱澇地震等不可避免的自然災害。
突降暴雨很可能會導致城市積水無法及時排出而造成水漫金山的后果,而有的河則因為積水量過大沖破大壩造成洪水淹城的可怕局面。面對突如其來的大水人們當然會害怕但更重要的是應該馬上思考該怎么做,若真的是發大水了作為一名中國人當然有保衛家園的權利,可是人們更應該做的是如何保護好自己的生命,如果連自己的生命都保護不了的話何談去保護其他人,所以在真正的危險降臨的時候我們應該量力而為不然很有可能連自己都沒有保護好導致需要其他人的救助。面對水災我們應該盡量迅速爬到高的結實的地方去等待救援團隊的救助,水災發生后國家一定會第一時間派人來實施救助,所以安靜等待救援皮艇往往要比自己被沖進水里要明智得多。
還有不得不講到的就是近幾年頻頻發生的地震災害,由于地球地殼的變化導致近幾年來地震頻發,越來越多的小學、中學已經將地震發生后如何應對作為一個實踐課題,真正的將救助思想灌輸到孩子們的頭腦里,所以有關地震的問題是絕對不可以忽視的。地震發生后我們要做的不是隨處亂竄而是冷靜、有條不紊的解決問題,例如學校、醫院、商場這種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方更加容易引起恐慌,只要有一個人帶頭亂跑很有可能造成混亂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所以面對突發地震首先要冷靜,其次如果在建筑物里一定要迅速找到三角區的地點躲藏,以免被掉落的石頭及房梁砸傷。如果走在外面突然感覺到震感,要迅速跑到寬敞及遠離建筑物的平地確保自身安全,如果有能力也可以指導大家有條理的行動,這樣不僅可以保護自身安全還可以協助國家保護人民群眾,樂于助人而且勇于奉獻也是一種中華民族珍貴的傳統美德。
另外火災也是現代人們生活中經常發生的突發災難。如果說水災、地震是天災那么火災應該算是人禍了,絕大多數的火災都是由于生活中的粗心大意造成的,相比之前講述的火災的發生率是最高的了,因為它源于生活只要有一個不小心都可能造成極大的傷害。引起火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一個小小的煙頭沒有熄滅點燃了周邊的易燃物、忘記電器通電時間過長導致電線燃燒、在宿舍用大功率電器電壓不穩導致火災突發等,這些都是生活當中可以避免甚至完全不應該發生的事情,只要在生活中多一點細心就不會發生這么多讓人們后悔晚矣的慘劇。每年由于火災葬身火海的人數不勝數,幾乎每天每個城市都在不停發生著大大小小的火災,有的火災像一個警示一樣燒光了家里的東西,而有的火災則將很多人的生命就此留在了這突然而來的火光里。由于疏忽導致的火災使自己的生命永遠留在了火光里的人是多么的不值,還有太多的事情沒有去做還有太多的夢沒有去實現就這樣離開了滿是懷念的地方,就只能帶著心酸和悔恨離開了吧,所以預防火災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們都會收到學校統一為學生們定制的防火安全知識手冊,防火意識一定要從小抓起,孩子們在背誦手冊的時候往往不覺得有多么重要互相嬉笑著背著,若是真的發生了一定會感激當初那一點點的知識讓自己撈回了性命,所以說很多知識一定要從娃娃抓起。
像人為災害還有煤氣泄漏等,之前有個記憶深刻的報道講述的是一個6歲的小男孩回家發現媽媽暈倒在沙發旁,家里煤氣的味道很重,他非常冷靜的打開了門窗通風挽救了媽媽的性命也挽救了自己的家。現在多少大人晚上下班回家感到煤氣泄露的事情都慌張的打開燈導致煤氣罐爆炸,而從此事來看安全教育從娃娃抓起已經是必然的趨勢也是對寶寶負責任的表現。
當然火災也有由于空氣干燥引起的森林大火,如果是自然災害就沒辦法了而我們應該做到的是不在林區扔煙蒂、燒火驅獸、燒烤食物等。
三、突發的交通事故的迅速應對
日前交通事故發生的幾率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在節假日的時候更是給很多家庭留下了深深的遺憾。節假日原本就是全家享受團結的大好時光,可偏偏有些馬路殺手不僅給社會造成很大危害也同樣傷害了自己。上馬路之前一定要切記在路上開車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不亂闖紅燈不隨意變道及隨意停車不特立獨行,路上行車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這點是每個考過駕照的人都接受過的思想。然而有些人仍然在大馬路上橫行霸道不看紅綠燈不聽交警指揮不按規定行車導致一起又一起的慘案,真的是令人乍舌!如果大家每一個人都文明行車遵守交通規則就不會發生那么多讓人后悔不已的事情,所以文明行車從自己做起,只要每個人心中都將交通安全真正重視起來世界也許會更加美好。
然而真正遇到交通問題時我們也不要著急的到處踩或者就此呆住,我們應該迅速冷靜思考應對措施。例如高速公路上爆胎不應用力踩剎車很有可能造成側翻甚至導致多車連撞,我們應該首先抓穩方向盤使車子在路中央平穩行駛,再間斷性的輕踏剎車使速度降下來,手動擋的車子也可以利用發動機降速,再合理變道使車子慢慢停到緊急停車道上。這種案例有很多有的人冷靜思考所以做得很好而有的人慌亂便會釀成大禍,不同的處理方式可以換來完全不同的人生,所以若是珍惜生命不如多多學習安全常識,用知識的力量來解決自己的難題。還有便是沉船事故及飛機事故也一定不要慌亂,認真聽從船長或機長指揮大家團結協作也一定會將危害降到最低的。
四、路遇需要幫助的人該如何幫助
見義勇為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其實路上需要幫助的人有很多種比如老人摔倒、孩子走丟、迷失路線等,包括一直很流行的一首歌名叫《好漢歌》的歌詞中也有寫到“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也唱出了國人的熱心腸。
現在討論最熱的話題就是“看到老人倒在地上扶還是不扶?”,不知道從何時起路上一旦再有老人倒在地上人們不是不愛多管閑事而是不敢扶,因為很多的好心人由于扶起倒在地上的老人而被誤認成是撞倒老人的嫌疑犯而心力交瘁,造成解釋不清的后果可能對那個好心人未來的生活也有著很大的影響。長此以往,好心人做好事的積極性多少會有一些影響,導致老人倒地沒有人扶。不過現在有了很多可以證明自己清白的方法也有好多法律保護見義勇為及樂于助人的人,人們便還是積極的去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是因為我們現在不怕了而是再多的困難也無法掩蓋我們利于助人的本心,善良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東西,幫助別人也從來都是不求回報的,所以生活在這個美好善良的世界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五、結語
想想生命如此短暫,無法避免的天災也許沒有那么容易逃脫,然而由于自身疏忽導致的災害如果發生了就太不值得了。我們寶貴的生命只有一次,也不是說要過的多么絢爛多么完美才是值得珍惜的,一輩子踏踏實實真真切切的生活經歷才是人們最寶貴的東西。在人們的生活中總是不可避免的出現好多讓人們頭疼的事情,只要拿出一種“一定要冷靜對待”“我一定可以度過”的精神,就一定有辦法度過難關。什么困難都不算是困難只要我們積極做好預防盡量在事情發生后冷靜對待、沉著處理,就一定能得到一個完美的結局。
參考文獻:
[1]呂維雪.美國生物醫學工程教育[J].國際生物醫學工程雜志.2012(01):11-12.
[2]譚平.預測心臟病發生的新儀器[J].國外醫學情報.2014(23):57-58.
[3]周晶晶.關于完善自然災害救助制度的思考[J].民營科技.2010(01):98-99.
[4]祁雪凍.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實施問題的思考[J].國際商務.2013(7):145.
[5]邢捷,王毅.論見義勇為者權益的法律保障[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3(25):56-57.
作者簡介:
蘇鑭浠(1986~),女,漢族,福建泉州人,廈門市湖里區人民法院助理審判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