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同時具備檢察人員與人民警察雙重身份的檢察機關實施法律監督的強制力量,司法警察活躍在監察執法辦案的第一線,但由于我國相關法律發展的不健全,司法警察法律層面的職權規范仍處于空白狀態,為此本文就檢察機關司法警察職權法定化的分析進行了具體研究,希望能夠以此推動我國司法警察職權法定化的相關發展。
關鍵詞:檢察機關;司法警察;職權法定化
自1979年《人民檢察院組織法》頒布以來,我國檢察機關設立司法警察已有30多年的歷史,在這三十多年的發展中,我國社會、經濟、法律等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進步,但檢察機關司法警察至今沒有法定職權的問題卻仍舊存在,為了能夠真正保證檢察機關司法警察自身職能的較好發揮,賦予檢察機關司法警察職權已迫在眉睫。
一、檢察機關司法警察職權未法定化帶來的影響
我國近些年雖然在不同時期都對檢察機關司法警察的性質、職權、職責以及管理等做出了規定,但由于存在未法定化的立法缺陷,這就造成我國檢察機關司法警察工作常年處于不規范狀態,而在這種狀態的工作中,其往往會在警銜管理、管理機構、人員管理、司法警察職責履行方面出現不規范問題,這些都切實影響著檢察機關司法警察只能的正常發揮。具體來說,在警銜管理存在的不規范問題中,雖然2004年國家出臺的《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警銜管理細則》嚴格劃分了司法警察的警銜制度,但我國各地檢察院在這一制度的落實中卻存在很大的問題,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司法警察警銜唄各店檢察院挪用解決干警的政治待遇、經濟待遇和法律身份待遇;而在管理機構的不規范問題中,這一問題主要出現在我國各級檢察院司法警察機構對稱、不健全方面,這種問題直接導致了檢察系統司法警察管理機構上下不協調的矛盾;而在人員管理存在的不規范問題中,這一問題主要出現在司法警察未向社會公開招入,而是直接從內部安排方面,這種問題的出現大大影響了司法警察整體素質;而在司法警察職責履行方面的不規范問題中,這種問題直接造成了司法警察無事可做、想要工作卻無從下手的現狀[1]。
二、檢察機關司法警察職權法定化的必要性
作為我國檢察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司法警察自1978年檢察機關恢復重建以來,便一直隨著檢查機關的發展而發展,而在我國檢察機關打擊犯罪任務日益繁重的今天,我國司法警察必須盡快實現職權的法定化,這種才能夠在這一與時俱進的工作背景下較好的完成自身職能,而在我國檢察機關司法警察的職權法定化中,其本身存在著檢察權行使、內部權力配置、人員分類管理以及法治要求四方面的必要性。具體來說,在檢察權行使這一必要性中,司法警察必須具備規范的執法權,這樣才能夠有效保證辦案安全,充分發揮司法警察職能作用;而在內部權力配置這一必要性中,由于司法警察工作本身具備的高度的專業性、獨立性、制衡性以及協作性,這就使得司法警察的內部權力配置能夠較好的實現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工作,保證司法警察自身工作的較好展開;而在人員分類管理這一必要性中,我國政府在2012年頒布的《關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參照公安機關實行單獨職務序列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司法警察職務序列分警官、警員、警務技術人員三類,但我國當下很多地方檢察院中的司法警察卻沒有按照這種分類實現相互間的隸屬關系,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司法警察工作的較好展開;而在法治要求這一必要性中,司法警察只有在法律允許范圍內行使的職權才能夠受到法律保護,而無法定授權的執法本身屬于越權情況,這也能夠看出司法警察職權法定化的必要性[2]。
三、檢察機關司法警察職權法定化的構想
1.司法警察的性質、地位和任務定位
為了能夠早日實現檢察機關司法警察的職權法定化,我們就需要首先明確司法警察的性質、地位和任務定位,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檢察機關具備國家性、專門性、獨立性和制約性等四方面的性質,所以我們也可以認為檢察機關司法警察同樣具備這四方面性質。而由于司法警察同樣履行人民警察職責,這就使得司法警察同樣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規定的專政工具屬性、武力強制屬性這兩方面人民警察的工作性質。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明文規定了司法警察屬于檢察官的輔助人員,其主要工作就是工作服從并服務于檢察官工作的需要,這也使得司法警察具備了輔助性。而結合我們上文中提到的關于司法警察相關知識,我們就可以將司法警察定位為人民警察的警種之一,參與檢查活動,并與檢察官是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工作關系。而其任務則可以定為輔助檢察官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維護社會主義法制、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保障檢察執法辦案活動順利進行[3]。
2.司法警察的職權
在了解了司法警察的性質、地位和任務定位后,我們就可以結合這一內容總結出司法警察的職權。據筆者的分析與總結,司法警察的職權應為刑事訴訟部分的司法警察職責、司法警察安全保障方面的職責、以及1996年政府確定的《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暫行條例》中規定的與檢察官互相制約與監督、對錯誤命令的意見提出、拒絕執行超出司法警察職責范圍的指令、對特定人員的警告、強制帶離現場、罰款以及拘留、依法使用警械、公民和組織協助和支持、優先乘坐交通工具、優先使用交通工具等八項權力[4]。
四、結語
在我國當下日益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司法警察想要較好的發揮自身職能,就必須擁有明確的職權法定化支持,這樣才能夠在有法可依的背景下較好的完成檢察院下方的各項工作。
參考文獻:
[1]張士映,歐陽祖毅.檢察機關司法警察職能的樣本分析[J].中國檢察官,2009,07:43-45.
[2]陳嵐.我國檢警關系的反思與重構[J].中國法學,2009,06:110-117.
[3]韋東,莫文駿.檢察機關司法警察參與辦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J].今日南國(理論創新版),2009,11:154-155.
[4]萬毅.程序正義的重心:刑事偵查程序論——兼論我國偵查程序改革[J].金陵法律評論,2002,02:1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