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保全證據公證與現場監督公證都是公證部門做出的公證行為,都有很高的證明力,但到底有哪些異同之處,讓人們經常對保全證據公證與現場監督公證產生混淆之感,本文將對此進行一定的分析,以期對保全證據公證與現場監督公證的行為進行良好的辨析。
關鍵詞:保全證據;現場監督;公證
保全證據公證,是公證機構為了防止與申請人權益有關且有法律意義的證據、行為的日后可能滅失而由公證機構依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申請而依法證明證據提存、固定、描述以及行為真實性的公證行為。
現場監督公證,是公證機構依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申請人)申請,在組織的招標投標、拍賣、開獎、搖號、抽簽、有獎評選、股東大會、有價證券銷毀、商品抽樣檢測等各類現場活動中,委派兩名及以上的公證人員親臨,依照申請人事先確定的規則、章程等,依法證明所進行的法律行為或有事件是真實、有效的公證行為。
因為保全證據公證也是需要兩名以上的公證員親臨現場進行監督,因此有很多人對此產生混淆,認為保全證據公證也是現場監督公證的一種。不過,筆者認為兩者其實還是具有本質區別的,本文將對此進行一定的辨析。
一、保全證據公證與現場監督公證相同點分析
(1)做出的機構、人員規定、依申請不主動依職權做出相同。保全證據公證與現場監督公證都是由公證機關派出兩名以上公證員親臨現場對現場事實狀態監督整個過程后做出的,都需要依申請人申請,這申請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其他組織。
(2)做出公證行為都需要依法進行,是對申請人合法權益的維護,都是需要運用證據規則、證據理論對證據加以固定,最終出具公證書的行為。
(3)所出具的公證書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具有高證明力。
(4)現場行為都具有時間性,不可逆轉性。無論是保全證據公證還是現場監督公證,都重在對行為的證明,證明過程非靜態的,具有時間性,一旦發生無法還原逆轉。
二、保全證據公證與現場監督公證不同點分析
保全證據公證是一項由公證法法定的公證項目,其操作程序等在《公證法》上有明確的規定,在具體操作中有據可循,而現場監督公證非法定公證項目,僅在一些特別法中有一定的涉及。不過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現場監督公證更需要公證員對實體法律的掌握。
(一)公證審查范圍不同,適用法律不同
1.公證審查范圍不同
(1)現場監督公證的審查范圍在公證活動的全過程中,公證員需要事先的了解和制定公證的規則,一般規則制定后不隨意更改,在具體監督活動中將嚴格按照規則進行監督,看現場活動是否符合規則,同時是否合法。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以上公證真實有效,證明本次活動公開公平,沒有違反規定之處,如果違反規定,公證人員將會采取中止公證或者不予辦理公證的方式。
保全證據公證審查范圍限于事前的監督,審查的是證據的合法性有效性,一旦形成公證除了特殊情況,公證機關一般不會去中止公證或不予辦理公證。
2.具體審查方式的存在區別
保全證據公證是證明客觀存在的事實的公證,主要對事件或者行為的真實性進行公證。保全證據公證對時間、行為與當事人是否有關是不予以審查的,保全證據公證更多的是采取對書面的內容實質性審查,而不對公證事項與當事人有利害關系與否做實質性審查。
現場監督公證中,公證人員需要事前了解活動規則,對規則需要采取書面審查,同時必須參與公證事項各個環節,要對申請人與申請公證事項之間的利害關系進行審查認定。
3.適用法律不同
保全證據公證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公證程序規則》等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法律,可現場監督公證更多是需要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看具體涉及的事宜來決定適用法律法規,規則,比如在做監督招投標公證時候,需要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在監督拍賣的時候,需要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在監督政府采購時候,需要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在監督彩票搖獎時候需要彩票管理法規等相關特別法。由此可以想到,現場監督公證需要公證員掌握更多的法律法規,更多的熟悉特別法律,從而才能更好的做好公證工作。
(二)公證生效時間不同
現場監督公證一般會在活動現場當場宣讀公證證詞,公證證詞當場就會生效,公證書卻是在宣讀公證詞之日起七日內出具公證書送達給當事人。
保全證據公證的公證書會在審批人批準之日生效。
(三)公證對象內容不同
保全證據公證分為對書證的保全、對物證的保全、對視聽資料的保全、對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的保全、對行為過程和事實的保全。
現場監督公證是對招投標、拍賣、彩票搖獎、人員評選、會議進行監督的公證。
(四)證明生效條件不同
現場臨督公證的公證詞一般會當場宣讀,從而證明公證申請人的活動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同時也符合既定活動規則的規定,其活動所形成的結果是真實、合法、有效的,現場監督公證的結論是明確具體的,是公證機關的直接認定。
保全證據公證中證據的效力尚需要司法機關通過相關程序進行司法認定。
(五)公證員在公證過程中參與度不同
保全證據公證公證員不能過度參與,監督,從而保證保全證據過程中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現場監督公證,公證員親臨現場,對活動全程監控,有權決定公證活動是否繼續。
(六)兩類公證的公開性不同
現場監督公證,一般會采取現場觀眾共同觀看,電視、網絡等媒體直播等方式,活動的整個進行過程公開性更加強,活動一般事先公布活動規則,并向社會公布,活動結束以后,將活動結果向社會予以公布。
證據保全公證,公證過程一般僅僅申請人與公證員參與。
三、結論
公證的目的都是為了實現公平和正義,應當予以保護,我們要為公證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鐘磊.保全證據公證與現場監督公證辨析兼論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責任公司訴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案件所涉公證書,法學在線(北大法律信息網首頁,法學在線首頁),2013年12月19日.
[2]何花莉.論保全證據公證與現場監督公證的異同,載于《知識經濟》,2011年13期.
[3]賈榮勛.保全證據公證與現場監督公證的異同,《科技信息》,2012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