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夢媛
在12月19日下午的“中國理財論壇2015”上,舉行了“互聯網金融對財富管理的新思路”圓桌對話,來自行業協會、財富管理機構、知名互聯網金融機構的代表,就新技術背景下如何發展財富管理行業、企業和從業者應如何應對等問題展開了精彩討論。
中國注冊理財規劃師協會秘書長鄭惠文
互聯網金融開創了一個全民理財的時代,打破了金融機構的門檻,推動了財富管理的創新,改變了財富管理的運營格局。我們可以將互聯網平臺看作一種銷售渠道,所有的電子商務,都可以進行金融產品的銷售,凡是有基金沉淀的地方就有余額理財。同時,金融機構的財富管理水平體現了其業務能力,所以,無論是高凈值客戶,還是小微客戶,未來都要全面覆蓋。
正如中國注冊理財規劃師協會主席朱相遠主席所說,今天的大會為中國注冊理財規劃師走過的10年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成立中華職業教育社金融專業委員會則是個冒號。未來,我們將把協會的理財師會員,包括職業理財師,吸納到職教社金融專業委員里來,并對他們進行職業規劃方面的培訓。協會最新推出了一本職業理財師手冊,針對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和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大量涌現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教育和培訓,使他們在服務投資者時能與時俱進。另外,職教社金融專委會還肩負著社會公益的使命,因此,2016年,我們還會開展投資者教育工作,請職業理財師給廣大投資者,尤其是一些對互聯網金融風險認識不足的人,進行互聯網理財的產品結構、風險把控等方面的分析,讓他們知道哪些互聯網金融產品是風險較高,要慎重介入,哪些互聯網金融產品是可以作為參考的列入理財產品組合的。
領智顧問集團董事長劉家駒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很快,發展速度太快,也就意味著問題出現的概率較高。所以,我認為大家首先應該多關注一下專業牌照的問題,未來,一定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互聯網金融機構要長遠發展,必須考慮向專業性發展;其次,在互聯網上,要謹防黑客通過竊取客戶信息和資產,P2P網貸在這方面所面臨的挑戰更大,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再者,互聯網的發展,也給監管層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督、管理、控制帶來很多新的問題,技術上的問題可以有針對性地去處理,而操作層面的問題卻難以準確判別和管理。因此,從這幾方面來看,互聯網金融要實現長遠發展,配套措施的出臺非常重要,例如有關交易的規定、有關互聯網金融仲裁的規定、監管協作機制等。
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金融也給廣大投資者帶來了巨大影響,有的投資者被互聯網金融的高收益所誘惑,對風險的防范不足,造成投資血本無歸。因此,在新形勢下,投資者在投資時需尤其需要改變投資理念,回歸理性,要從長遠的角度進行投資決策。從過去到現在,很多投資者的短期目標感很強,為了追求短期的收益目標,對風險考慮較少甚至完全忽略。但一個真正合格的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不單單要看某一個目標,進行投資之前,要對金融產品有充分了解,還要看全世界經濟的整體發展。如果單純看某一個目標,短時間內可能會取得較好的收益,但從長遠來講卻是虧損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為什么香港高鐵站附近的樓房那么貴,很少有人可以說出這其中的真正道理。實際原因在于,有人看高鐵,只是一條國內的鐵路,但有人卻看到,高鐵可以走到東南亞,可以通向歐洲,還有人看到,中國的高鐵還可以通過西伯利亞走到加拿大,到達美國。如果你懂得看整個世界經濟的發展,你就懂得很多事情應該怎么去看,怎么去做,就不會只注意自己周邊發生的事情,不會只關注短期的收益。
百分理財創始人兼CEO吳家富
百分理財的7個合伙人都是30多歲、在金融行業從業10年左右,有來自銀行、信托、保險的,也有來自證券及第三方理財的。我們這樣一群人組合在一起,就是希望建立一個理財的發燒友平臺,并為客戶創造4方面的價值:高增值、低風險、省時間、降成本。過去兩年多,互聯網金融之所以能夠取得快速的發展,就是因為它很好地為客戶創造了這4方面價值中的一個或幾個。余額寶的出現解決了貨幣基金通過銀行渠道銷售的巨大時間成本問題,帶動了互聯網金融的第一波發展;P2P網貸的興起,先不談風險如何,它客觀上的確為客戶帶來了高收益,因此互聯網金融的第二波發展隨之而來。但是我們同時也可以看到,互聯網金融的前兩撥發展,基本上是基于貨幣市場和借貸關系,而除了債權關系,股權關系、證券、對沖基金等能給客戶創造更高價值的互聯網金融形式還沒有出現。因此,可以說,過去的兩三年,我們通過技術的方式解決了客戶高增值、低風險、省時間、降成本中的一部分需求,是互聯網金融的1.0時代,接下來,將會進入互聯網金融的2.0時代。2.0時代和1.0時代最大的區別在于,1.0時代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很多平臺可以做到很大規模,2.0時代則會有很多小而美的平臺出現,這樣的平臺由眾多優秀的理財師作為支撐,真正實現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通過互聯網擴大影響力,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客戶的資產做更加多元的配置,在降低風險的同時提高收益。
元亨盛通金融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副總裁劉寰
作為從實際業務中走出來的人,我有更多機會直接面對客戶群體,因此更多從他們的角度來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雖然互聯網金融在這幾年發展迅速,但這些客戶群體中,到底有多少人會使用互聯網,又有多少互聯網金融網站是真實存在的,它們能否為客戶提供一個安全的保障,這些我們都沒有辦法去準確界定,因為我們沒有專業的知識。大家都提到未來金融理財行業需要專業人才,而現在,這些專業的人才還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線上也好,線下也罷,互聯網平臺的根本作用是把各種信息通道更好、更快、更有效地對接起來,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服務,仍然是當面進行更加有效。因此,互聯網金融應回歸金融本質,服務于實體經濟,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多,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變得更強。元亨盛通未來會打造一個供應鏈業務的完整閉環,當這個從上游到下游的完整閉環形成后,我們會沿著這一閉環開發債權,推出債權轉讓類產品。這種業務模式在行業內并不陌生,并沒有過多的創新,但我們關注的是自身專業能力是否過硬,能否為客戶和平臺提供足夠的保障,在自己所在領域,能否把控風險,對于質押物的處置能力有多強。讓客戶享受有保障、信息透明的服務,這是我們的基本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