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倩,藍 欣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職業教育學院,天津 300222)
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熱點
——基于1999~2016年4356篇相關文獻的可視化分析
王怡倩,藍 欣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職業教育學院,天津 300222)
文章運用文獻計量分析方法,對我國1999年以來教育類核心期刊以及碩士和博士學位論文中的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研究成果進行可視化分析,得出以下結論:從文獻總量上看,1999年到2011年持續增長,增加了近75倍,但2011年以后開始出現下降趨勢,2013年又開始呈現增長趨勢;從地域分布上看,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數量與當地經濟的發達程度呈正相關關系;從項目資助情況看,省部級和市廳級的項目資助更傾向于創新創業教育研究,但多為一般項目,影響力較弱;從研究內容看,關于結構性宏觀問題的研究處于中心地位,以創新創業教育內容和人才培養為對象的微觀研究等處于邊緣地位,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研究處于核心地位,但結構不緊密,研究不夠成熟,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和研究價值。
創新創業教育;文獻計量分析;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
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對創新創業型人才需求的增加,隨著政府各種舉措的有力推動,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獲得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相應地,圍繞各種創新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的學術研究活動也空前活躍。在我們步入國民經濟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之際,反思我們對創新創業教育問題的研究,回顧其發展歷程、取得的成果、存在的問題,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規劃、引導創新創業教育在更高層次、更新方向,取得更多成果,有力地維護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健康發展。
為此,筆者運用詞頻統計、聚類分析、知識圖譜、內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對中國知網(CNKI)核心期刊和中國博士及優秀碩士全文數據庫收錄的1999年至2016年期間以創新創業教育為主題的學術論文進行分析研究,以歸納總結這一時期創新創業教育問題研究所涉及的研究主題或研究領域,并對其主要研究力量分布、研究水平做出評價。
文獻計量分析法是以文獻資料為研究對象,運用詞頻分析、共詞分析、聚類分析和多維尺度分析的統計技術,對文獻資料進行數據挖掘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中國醫科大學醫學信息學系崔雷教授開發的書目共現分析系統2.0(BICOMB2.0:Biblio--graphic Item Co-Occurrence Matrix Builder)。該系統可對中國知網(CNKI)的記錄進行讀取分析,并允許用戶對某些功能進行修改、增加等擴展,具備較強的適應性和一定的擴展性。同時,選擇SPSS20.0做為進一步的數據處理工具。[1]
國內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始于20世紀末。1998年,清華大學舉辦首屆清華大學創業計劃大賽。1999年1月,《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要加強對教師和學生的創業教育,鼓勵他們自主創辦高新技術企業,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開始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2]。因此本文選取1999年至今的文獻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1999年至2016年期間創新創業教育的特點,以期對正在進行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進工作做出預測和建議。本文的資料來源于中國知網《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版)》。按照下列步驟,獲得研究資料。
首先,對“創新創業教育”研究文獻的初步收集。進入中國知網《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版)》,檢索控制條件中,對期刊年期限定為“1999-2016”,內容檢索條件采用主題詞“創新創業教育”或含“創業教育”,來源類別為“核心期刊”和“CSSCI”,共查閱到符合要求的文獻3563篇。同時,檢索博碩論文采用相同主題詞“創新創業教育”或含“創業教育”,共查閱到符合要求的文獻923篇。檢索時間為2016年8月3日。
然后,對初步查詢資料的甄別。在4486篇文獻中,甄別并剔除重復文獻、會議通知、文獻簡介、新聞、講話、標準、訪談、活動報道等非學術文獻,共得到4356篇有效文獻。
最后,關鍵詞歸納處理。經統計共得到關鍵詞總頻數為18323個次,對同一意義但不同用詞的關鍵詞,進行歸納處理,最終得到關鍵詞總頻數為18292個次,關鍵詞共5920個。如,將大學創業教育、高校創業教育合并為“高校創業教育”;將高校、高等學校、高等院校合并為“高校”等。這樣使得相同含義的關鍵詞標準化,便于后續的統計分析。
(一)成果數量的年代分布
為分析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研究成果,統計歷年來相關文獻的發表情況,其逐年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2016年的期刊只更新至8月3日,共236篇期刊論文,16篇碩博論文,不做為變化趨勢的統計量。)

圖1 創新創業教育文獻數量統計(1999-2015)
從研究成果的數量上看,期刊論文的數量1999年到2011年是增速最快的時期,2011年至2013年呈下降趨勢,2013年至2015年以后的三年間呈上升趨勢;碩博論文的數量從2001年到2011年增速最快,2011年至2015年處于平穩波動狀態。1999年1月,《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要加強對教師和學生的創業教育;2012年8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印發<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的通知》(教高廳〔2012〕4號);2015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又下發《關于召開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視頻會議的通知》(教高廳函〔2015〕16號);2015年6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國發〔2015〕32號),這一系列舉措極大地促進了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引起教育領域內外、理論與實踐各方的關注,從而出現1999年之后創新創業教育問題研究成果的快速增長。
(二)來源地域分布
為分析不同地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的發展差異情況,本研究通過統計核心期刊和碩博論文作者單位所在地區及省份分布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文獻作者單位分布情況
統計數據顯示,本研究所收集文獻的作者單位總頻次為5052個次,共來自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及臺灣地區。從地區上來看,文獻作者單位分布的比例從大到小依次為:華東地區(45.606%)>華北地區(15.974%)>東北地區(11.045%)>華中地區(10.432%)>華南地區(7.264%)>西南地區(7.027%)>西北地區(2.652%),可以看出華東地區的創新創業教育研究數量眾多,幾乎占全國相關研究數量的一半,能夠從側面反映出該地區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較高,創新創業教育開展情況較其他地區要更好一些。
從省份上來看,文獻作者單位分布的比例從大到小排名前20的省份(直轄市或自治區)依次為:江蘇省、浙江省、北京市、河北省、吉林省、廣東省、湖北省、江西省、上海市、遼寧省、山東省、重慶市、湖南省、河南省、四川省、廣西省、天津市、陜西省、福建省、黑龍江省。其中江蘇省和浙江省的文獻作者單位分布數量和比例遠遠高于其他省份,說明這兩個省份的學者更加關注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從側面反映出這兩個省份的創新創業教育開展的比較好。同時可以看出,4個直轄市的文獻作者單位分布的比例較大,5個自治區文獻作者單位分布的比例很小,只有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文獻作者單位分布的比例較大。
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地區分布的差異與地區間的經濟發展有著一定的聯系,該地區中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數量與經濟發達的程度呈正相關關系,即地區經濟越發達,研究創新創業的作者單位分布所占比例就越大。究其原因,筆者概括為三點:第一,思想開放程度。經濟發達的地區解放思想力度大,學生、家長、學校對創新創業的接觸面相對比較多,有更加明晰的認識,更容易接受創新創業教育。第二,財政支持力度。經濟發達地區財政狀況相對較好,在政策引導下,政府對創新創業的投入力度自然比經濟落后地區要大的多。第三,規章制度完善程度。經濟發達地區創新創業相關規章制度日益完善,對創業者來說這里的土壤肥沃。
(三)項目資助情況
在4356篇創新創業教育相關文獻中,獲得項目資助的文獻數量為1905篇,獲得項目資助的頻次為2105個次,見表2。從項目資助情況來看,累計獲得資助的文獻數量占總文獻總量43.73%,其中,國家級項目資助235個次,占項目資助總頻次的11.164%;省部級項目資助1178個次,占項目資助總頻次的55.962%;市廳級項目資助458個次,占項目資助總頻次的21.758%。省部級和市廳級資助項目所占比例較大,國家級和校級資助項目力度較小,這說明省部級和市廳級的項目資助更傾向于創新創業教育研究,但多為一般項目,文獻總體上獲得資助的范圍和級別相對較小,這一結果直接影響了該問題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表2 創新創業教育文獻項目資助情況一覽表
(四)關鍵詞統計及分析[3]
1.關鍵詞詞頻統計及分析。在4356篇文獻中,總關鍵詞18323個次,標準化后頻次≥1的關鍵詞5920個。依據文獻計量學中著名學者普賴斯(PRICED)所提出的計算公式:M=0.749Nmax。(其中M為高頻閾值,Nmax表示區間學術論文被引頻次最高值)[4],4356篇論文中被引頻率最高的是木志榮在《高等教育研究》發表的“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探討”,該文從發表至今已被引用330次,即Nmax=330,代入上述公式得到M=13.61。結合實際研究需要,本文提取關鍵詞詞頻>35的51個高頻關鍵詞,結果見表3所示:

表3 頻次大于35的高頻關鍵詞表
由表3可以看出,51個高頻關鍵詞呈現的總頻次為7149個次,占關鍵詞出現總頻次的39.08%。這一結果初步說明,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創業教育、大學生、高職院校、高校、創業、創新創業教育、大學生創業、高校創業教育、創業能力、人才培養、就業、創業意向、創業教育課程等方面,但是要揭示它們之間隱藏的更多重要信息,還需要進行下一步的數據挖掘。
2.高頻關鍵詞聚類分析[5]。為更直觀地展示關鍵詞之間的親疏關系,對各個高頻關鍵詞是否在其他論文中成對出現(出現為1,否則為0),利用Bicomb2.0軟件生成高頻關鍵詞詞篇矩陣。將詞篇矩陣導入SPSS20.0進行聚類分析,2001~2016年創新創業教育研究被分為10個種類,他們的具體分布結果見表4:

表4 關鍵詞聚類分析結果
從表4可以看出,2001~2016年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具體分布為:
種類1為創新創業教育宏觀結構問題的研究,包括15個關鍵詞,可細分為4個小類:小類1為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包括“對策”、“問題”、“現狀”3個關鍵詞;小類2為高校中創業教育相關研究,包括“創業教育”、“大學生”、“創業”、“高校”、“就業”、“創新”、“思想政治教育”7個關鍵詞;小類3為高職院校中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研究,包括“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專業教育”、“教學模式”4個關鍵詞;小類4為創新教育研究,包括“創新教育”1個關鍵詞。
種類2為創業教育中課程體系與實踐相關研究,包括“課程體系”、“實踐”2個關鍵詞。
種類3為高等教育與創業精神研究,包括“高等教育”和“創業精神”兩個關鍵詞。
種類4為國外創業教育比較研究,包括“美國”、“啟示”、“模式”3個關鍵詞。
種類5為職業教育中創業教育研究,包括“高等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兩個關鍵詞。
種類6為創新創業策略研究,包括“創新創業”、“策略”兩個關鍵詞。
種類7為地方高校課程設置研究,包括“地方高校”、“課程設置”兩個關鍵詞。
種類8為創新創業教育內容及培養模式研究,包括16個關鍵詞,可細分為兩個小類:小類1為人才培養中創業精神和就業指導研究,包括“人才培養”、“創新精神”、“就業指導”三個關鍵詞;小類2為創新創業教育內容研究,包括“創業教育課程”、“創業管理”、“創業實踐”、“高校創業教育”、“創業教育模式”、“創業教育體系”、“創業文化”、“創業知識”、“大學生創業教育”、“教育內容”、“創業型人才”、“自主創業”、“創業意識”13個關鍵詞。
種類9為高職學生創業能力及素質研究,包括“創業能力”、“高職學生”和“創業素質”三個關鍵詞。
種類10為大學生創業意向、環境、政策及影響因素研究,包括“創業意向”、“影響因素”、“大學生創業”、“創業環境”、“創業政策”5個關鍵詞。
3.高頻關鍵詞多維尺度分析。多維尺度分析(MDS)能夠幫助研究者從觀察資料出發,發掘資料和數據內部的深層關系,最終用主要元素構成的戰略坐標圖表達出資料所隱藏的內涵。[6]本研究將對上述51個高頻關鍵詞構成的51×51的聚類分析產生的矩陣導入SPSS20.0,進行多維尺度分析,標準化方法選擇Z分數[7]。得到2001~2016年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熱點多維尺度分析結果見圖3。
在詞篇矩陣和聚類的基礎上,本研究以4356篇研究文獻為基礎繪制了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熱點知識圖譜,結果直觀地反映出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四大領域,以及每個領域的發展趨勢,進而折射出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方向。本研究用戰略坐標圖這一可視化形式來表示不同關鍵詞之間的內部聯系和相互作用(如圖3所示)。從圖3中可以看出創新創業教育研究高頻關鍵詞的4個領域劃分情況與聚類分析劃分的7個研究分類基本一致。領域1對應聚類分析的種類1、4;領域2對應種類8;領域3對應種類5、6、9、10;領域4對應分類2、3、5、7。圖3是以向心度和密度為參數繪制成的二維坐標系,其中,橫軸為向心度,即領域間相互影響的強度,縱軸為密度,表示某一領域內部聯系強度。[7]

圖2 2001~2016年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熱點多維尺度分析結果
從圖3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創新創業和創新教育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領域1)和創業意向、環境及影響因素研究(領域3)處于第一象限,表明其主題之間連接緊密,這是國內創新創業教育研究中的重點與熱點,研究趨向成熟,處于整個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的核心地位。位于第二象限的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內容研究(領域2)和職業院校中創業素質的研究(領域3)較為活躍,處于成熟,但是處于整個研究網絡的邊緣地位。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領域2)和地方高校的課程設置研究(領域4)處于第三象限,師范類院校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等專門機構正在對此領域展開研究,是整個網絡的邊緣,研究不夠成熟。高校中創新創業教育、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研究(領域1)和高等教育課程體系及創業能力與創業精神的研究(領域4)處于第四象限,表明其主題領域研究比較松散,這部分的研究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在整個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網絡中具有較大的潛在重要性。
創新創業教育的國外比較研究,主要包括美國、英國、歐盟、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創新創業教育研究,但是從高頻關鍵詞的提取中來看,此類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國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對我國的啟示上。通過聚類分析和多維尺度分析發現,美國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帶來的啟示這塊研究比較成熟,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結構體系,然而“美國”與“專業教育”的距離最近,處于第四象限,這方面的研究處于研究網絡的核心地位,但是聚合度低,有繼續研究的價值。
通過對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的核心期刊論文和碩博士論文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發現創新創業教育研究主要圍繞上述四個領域展開。但存有四點不足:第一,研究領域內主題之間聯系較為分散、零碎、不夠集中和系統;第二,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觀結構問題上面,而微觀層面的研究相對比較分散,處于研究領域的邊緣;第三,創新創業教育、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怎樣融合,這方面處于研究網絡的核心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第四,創業教育應當是實實在在做出來的,而現階段對于創業教育的研究還停留在意識層面,而如何具體實施等方面的研究還很匱乏。
本研究對國內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研究領域進行透析,梳理了從1999年以來創新創業教育主題研究文獻的研究熱點及其結構關系,希望能為規劃我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新創業教育研究提供有效的、全局性的重要信息,以更好地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的深化與發展。
[1] 郭文斌.知識圖譜理論在教育與心理研究中的應用[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88-127.
[2] 趙金華,孫迎光.中國高校創業教育20年回顧評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2,6(6): 98-104.
[3] 郭文斌,方俊明.關鍵詞共詞分析法:高等教育研究的新方法[J].高教探索,2015 (9):15-21.
[4] 鐘文娟.基于普賴斯定律與綜合指數法的核心作者測評——以《圖書館建設》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57-60.
[5]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等著.多變量分析方法: 統計軟件應用[M].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2005:241-299.
[6] 蔣穎.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文獻計量學研究[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289-291.
[7] 崔雷, 鄭華川.關于從MEDLINE數據庫中進行知識抽取和挖掘的研究進展[J].情報學報,2003,22(4):425-433.
(責任編輯:高 旻)
Research Focus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hina ---Based on a Visual Analysis of 4356 Related Literature from 1999 to 2016
WANG Yi-qian,LAN Xin
(Schoo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Tianjin, 300222,China)
By bibliometric analysis methods, the paper has made a visual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ublished in the core journals of education and master’s theses and doctor’s dissertations since 1999, reaching the conclusions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literature continues to grow, increasing by nearly 75 times from 1999 to 2011, but after 2011 the trend begins to decline while it grows in 2013; from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the number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project funding, the funded projects of the provincial and ministerial level and city level tend to this kind of research, most of which are the general projects with weak influence; from the research content,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macro structural problems, which is in the center of the field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ut the micro study on innovative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is in the marginal status; the integration research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s in the core position, but the structure is not close and the research is not mature enough, requiring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bibliometric analysis methods;research focus;visual analysis
C913.2
A
1674-8689(2016)03-0069-05
2016-08-16
王怡倩(1989-),女,河南南陽人,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職教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職業教育學。藍 欣 (1962-),女,天津人,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職教學院教授,研究方向:職業技術教育、教育測量與評價。
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職業教育研究中心項目“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批準號為ZX201601Z)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