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萍
(鄭州成功財經學院,河南 鄭州 451200)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問題研究
李玉萍
(鄭州成功財經學院,河南 鄭州 451200)
新時期下,高職院校教育事業迎來了新的發展趨勢。黨中央提出的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的發展舉措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問題提出新的發展需求。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企業作為高職院校創新實踐活動的重要環節,成為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提升實踐水平的發展渠道。文章針對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發展意義、主要問題、強化策略進行探究。
校企合作;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職業能力
新時期下,我國一些地區出現“招工難,技工荒”的嚴峻用工形勢,而同時大學畢業生卻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就業形勢,這種用工需求與勞動力供給結構不匹配現象對高職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出新課題。早在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中就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口號。自此,以創新、創業為核心的“雙創”結構成為社會各個行業的指導方針。2015年5月,國務院頒行《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確立到2020年建立健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普及創新創業教育的總體目標。黨中央所提出的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的發展舉措,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問題也提出新的發展需求。如何將“中國制造”變成“中國發明”,成為當前部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發展重點。
從根本上說,輕理論、重實踐的教育模式不足以提高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能夠更好地彌補多項教育缺失。高職院校通過開設創新課程等形式,充分納入學分考核機制,通過聘請企業能工巧匠擴充高職教師兼職隊伍,為大學生開拓視野、強化技能?!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作為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切入口,強調“行業企業積極參與”職業教育??梢哉f,校企合作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在營造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文化氛圍上,還是在開發創新創業教育虛實結合實訓項目、構建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等方面。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職創新創業教育中,學校和企業可以相互補充資源、提高教育質量,在達到“雙贏”局面的同時,能夠利用三位一體、五位一體、項目教學、訂單模式、產學結合等形式,為高職院校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基地和教育平臺。一般情況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分為三種形式,即學校主導型創新創業教育、企業主導型創新創業教育和校企融合型創新創業教育。
(一)學校主導型創新創業
在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發展中,通過校企結合的辦學模式,能夠實現產學結合、自主創業等問題的相互結合,使創新創業成為提高學生全面素養的根本目標。從具體內容上看,學校主導型校企合作形式指的是以學校為主,培養學生理論知識、職業技能的教育教學工作。主導型教育產業能夠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相互結合,進一步凸顯學校的主體地位、提升企業的教育作用。這種形式在培養高職生理論知識和技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利于激發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但不利于高職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能力的鍛煉,對其企業創新創業的文化氛圍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不足。
(二)企業主導型創新創業
企業主導型創新創業指的是企業和高職院校共同參與辦學,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和就業養成的教育項目。企業管理者能夠根據企業的發展方向,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理論教育,從而促使有意于創新創業的高職生在企業中擁有良好的孵化基地。這一發展類型是建立在企業自身生產的運行上,能夠使良好的企業項目融入高職生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從而增進創業人才的發展和提高。但由于國內關于校企合作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中對校企雙方的責任和義務沒有明確規定,企業本著以利潤為目的的生產經營模式,在共同培養高職生創新創業教育方面顯得力不從心和疲于應付。
(三)校企融合型創新創業
在此項教育模式中,高職院校和企業形成“1+1”的辦學模式,能夠將學校和企業的發展資源融合在一起,形成資源互補、揚長避短的教育形式,提高教師的教育水平,增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在保持專業技能的基礎上,進行校企合作平臺的構建。該種模式兼容了上述兩種模式的優點,是需要鼓勵并真正在實質上做到位的一種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探究的是高職院校和企業的發展聯合,廣大教育工作者要針對高職院校和企業所處的環境、組織形式進行多項探討,進一步增進合作的深度。但是,在兩者的合作中依然存在一些常見問題,亟待相關部門予以重視。
(一)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
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過程中,為盡可能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增進就業保障,各高職院校都進行了深入的開拓。但是,在當前高職教育過程中,學校在招生渠道、課程設置、技能培訓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滯后性;在教學目標上,沒有和市場需求進行全面匹配,容易造成“用工荒”的發展局面。同時,在企業所需人才的培訓中,需要試圖進行不同的創新創業教育,通過多項教育模式,進一步探究校企合作的發展效果和專業課程設置。
除課程培訓上的問題外,在學生綜合素質上,普遍還存在學生就業意識弱、就業積極性弱、團體協作能力不足等現象。這些現象的產生除了因為團體活動較少等原因外,還表現為學生團結意識、協作精神的缺乏。在學校對教育的鼓勵措施上,很多學校還存在著對創新創業問題認識不足、校企合作不深入等情況。在教師的激勵模式上,很多院校對教師的培養力度不足,難以實現良性的激勵機制和完善的獎懲措施。
(二)企業在創新創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
當前,在企業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模式中,出現“高職院校熱、企業冷”的發展現狀。在合作運行上,企業參與者的合作僅僅局限于當前的用工問題,存在明顯的功利性,缺乏長遠的發展規劃和校企共贏的認識。同時,校企合作容易受到“功利性”、“效益型”思維影響,在思維想法上缺乏深刻認識。例如,很多企業管理者認為,企業追求的是“低成本、高效益”引發的經濟投入,是追求利益的發展團體。因此,在學生實訓過程中,企業往往不愿意花費較多的實踐時間進行教學、實訓,特別是在高職生創新創業過程中缺乏對教學計劃的修訂。
此外,企業無論是在師資投入還是在資源共享上,都明顯力度不足,難以促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提升,無法使學生掌握較為實用的技術和技能培訓。
(三)政府在創新創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
當前,黨中央從宏觀上強調要突出高職生和企業技工的相互合作,要根據校企所處的環境,對促使高職教育企業能夠融入工作形式中進行有益的嘗試。但現階段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強化模式缺乏系統性的構建,缺乏對高職院?;A能力建設的深刻認識。政府及相關部門在校企合作中形成的科研模式不夠具體,相應的合作探究制度也較為缺乏。在機構組織合作、科研管理等方面缺少相應的法律法規,行業管理機制和創新意識亟待優化。
(四)社會在創新創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
當前,在我國社會對創新創業的意識還較為片面。社會對創業意識仍然缺乏,難以形成完善的學習機制、競爭機制和管理機制。校企合作教育形式的發展基礎仍然薄弱。社會大眾普遍認為創新創業工作只建立在學校、企業的工作上,難以實現系統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為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創業者參與到管理隊伍中,必須要進行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管理,增進創業項目和企業發展的良好對接。因此,要通過不同的發展策略,提升高職生的創新創業發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一)提高校企合作下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關注意識
在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本質上,實踐性是提高學生創業水平和素養的根本能力。俗話說“實踐出真知”,只有不斷提高創業意識,才能使學校和企業相互聯合,建立科學的創業教育培訓基地。
首先,不管是在高職院校還是企業的發展之初,要建立客觀的發展思維和關注意識。促使企業和學校在聯合之初就緊密融合,使企業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其次,要在高職院校和企業的相互融合方面進行科學管理,建立服務目標,促使學生掌握更多的企業技術。在校企合作的團隊塑造中,對高職院校管理隊伍進行高效培養,逐步實現校企合作的策劃和實施,從而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在理論知識傳授過程中,充分考慮從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發展定位出發。
再次,在高職院校教育方面,要進一步促進校企合作團隊的確立。學校方面,要改變傳統的校企聯合方式,在企業發展初期進行不斷的強化和發展,在前期策劃模式中,可借鑒時下熱門的PDCA教育模式,通過成立校企合作團隊的發展形式,進行任務類、項目類的教育目標課程。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上,始終做到產業化經營、管理和生產。在具體的發展流程中,要合理利用企業的各項資源,在機器設備、創新創業教育風險等方面,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進行深入研究,促使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中得到充足的鍛煉。
(二)實現創新創業發展的任務教育體系
在創新創業教育的推進過程中,除了要強調培養教育人才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還要促使高職院校所傳授的知識能夠跟得上技術的發展腳步,進一步體現創新創業教育的技術應用。因此,在制定培養方案的教育過程中,進一步制定實踐教育環節,構建一個“實驗、模擬、實訓、系統”的任務教育體系,將各個發展環節貫穿在一起,形成系統化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培養,構建出具有特色實踐教育體系的創新結構,提升任務教育體系的構建形式。
同時,高職院校管理者要有步驟的進行人才需求調研,通過企業行業之間的定期交流促使高職生能夠積極參與到主動性教育模式的構建中。通過對畢業生的溝通交流,進一步強化對用人單位的回訪。在人才培養目標的方案設定上,充分考慮企業的發展需求,建立穩定的實踐教育體系和實習基地,增進課程實驗、系統綜合、工程時序等多項實踐環節,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發展形式。例如,在某職業院校的計算機專業上,高職院校管理者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在學校和企業的相互結合上進行強化,在校企之間,進行近期、長期的合作目標分析,最終實現“工學產業”的雙向融合。
(三)增進產業融合的創新創業主導產業
為培養科學完備的組織人才隊伍,在人才培養素質的創設中,廣大高職院校管理者要具備過人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對口、對接的工作培訓,對于學習電氣設備專業的學生,可以聯合當地知名的電氣設備企業、汽車4S店等企業機構,使高職生能夠直面企業,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和融合。對于數控專業的學生可以組織他們到相關部門的機械產品加工車間進行實習,建立以“企業需求為主導”的教育培訓目標,進一步提升以企業為主題的實踐教育模式,不斷提高學生的課題研發技能。
除此以外,在企業發展措施上,還要加大力度挖掘適合高職院校和企業相互聯合的工作崗位,盡可能地提升專業課程的崗位對接實踐,從而為高新技術研發創造更加優越的發展條件,提升高職生和企業員工培訓的發展契機。企業可以適當增加“校企現場培訓教育模式”,提高學生對相應工作崗位的認知。也可以采取設備投資和技術管理的手法,通過聯合辦廠、互動辦學等形式,實現企業科研項目和學校專業課程的發展融合。
(四)落實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指導課程的開設過程中,為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育他們“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理念,要在高職院校業務操作中融入系統化教育結構,利用就業指導中心、教務處等高職院校相關部門,解決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方面,高職院校教師要在實習指導管理上提高工作的精細化管理,通過教育講座、創新創業匯報大會等形式,為學生宣傳創新創業的相關政策,聯合企業、政府、社會等相關部門,加深對高職畢業生的創新創業理論融合。鼓勵他們在進行充足的市場調研后,謀求創新創業發展點,促使高職生了解相應的創新創業政策,將自身的想法付諸實踐,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另一方面,還要做好學生后續的創新創業維護工作,為具有創新創業意向的學生建立“創新創業實踐檔案”,鼓勵他們不斷增進團隊協助精神。高職院校管理者還要聯合企業,通過“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項目孵化演講”等形式,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進行關注。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促使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實現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策略的幫扶和引導。將“雙向選擇、校企聯合”的發展形式融入辦學特色中,進一步促進高職院校師資隊伍、校企文化聯合發展的成效。
[1]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要做好分類[EB/OL].http://news.gmw.cn/2015-07/14/ content_16291381.htm.
[2] 孫秀麗.大學生創業實踐中的校企合作模式探討[J].教育發展研究,2011(7).
[3] 陳月艷.校企合作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構建研究[J].新西部,2011(6).
[4] 高文思.以創業教育促進大學生就業的經濟學分析[D].哈爾濱:吉林大學,2011.
[5] 肖鳳翔,雷珊珊.淺析現代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基本類型[J].職教論壇,2012(7).
[6] 俞金波,黃文光.大學生創業類人才培養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10(5).
[7] 趙越.高職院校推進和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新措施[J]經濟研究導刊,2015 (20):170-172.
[8] 李松,馬瑛,陳前利.高等院校校企“共贏”合作模式分析――基于中國和美國比較[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12).
(責任編輯:耿鳳娟)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LI Yu-ping
(Zhengzhou Chengg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Zhengzhou, 451200 China)
The paper holds that in the mod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enterprises, as an important practicing base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become a key position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and enhance the practical ability. The author of the paper studies the significance, the problems and the strengthening strategies of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the mod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vocational college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fessional ability
G718.5
A
1674-8689(2016)03-074-04

2016-08-01
李玉萍(1984-),女,河南商丘人,鄭州成功財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河南省社科聯、河南省經團聯調研課題“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問題研究”、河南省大中專院校就業創業課題“河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性問題研究”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