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伍,劉麗華,陳斌
(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88)
皖北平原區高速公路路面造價動態綜合指標研究
周小伍,劉麗華,陳斌
(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88)
為快速準確的估算出平原區高速公路造價,通過收集到的安徽省皖北平原區近年來建成的7條高速公路路面概算造價數據,統計出7條高速公路路面每公里各項工程量,根據平均值法和調差法計算出每項平均工程量,運用統計分析法、綜合法等方法建立起適合皖北平原區高速公路路面造價動態綜合指標體系,為快速、較準確估算出高速公路路面造價提供了一種便捷、高效的指標運用計算方法。研究結果表明:建立的皖北平原區高速公路路面造價動態綜合指標體系的誤差滿足規定要求,同時,該造價動態綜合指標體系能夠適應各種時期工料機價格的變化,造價估算結果較精確。
平原區;高速公路;路面;造價;指標
隨著安徽省經濟快速增長,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設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通車里程逐年增加。2005年底,全省已建成高速公路1501km[1]。至2015年底,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4246km。近10年安徽新增高速公路里程2745km,建設速度突飛猛進。
而路面作為用各種材料鋪筑在路基上供車輛行駛的層狀構造物,直接隨車輛等荷載。而高速公路路面造價高,在整個項目造價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同時高速公路路面質量的好壞也直接影響行車速度、安全和運輸成本。
為合理確定平原區高速公路路面建設方案和規模,有效控制高速公路建設成本,同時為快速估算出高速公路路面造價,有必要對平原區高速公路路面工程造價進行統計分析,建立起適合平原區高速公路路面造價綜合指標體系[2]。
2.1 造價單位和指標的選擇
針對路面工程項目的特點,本文對于路面工程造價指標統一采用“單位長度費用”,即長度為1km。造價指標的具體內容主要有2個,即工程數量指標和技術經濟指標。其中,工程數量指標代表的是工程所消耗實物的單位數量特征;技術經濟指標代表的是工程所消耗實物的品質特征[3]。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概算數據中每一分部、分項工程均對應著其工程數量指標與技術經濟指標,2組指標相輔相成。通過統計分析,可總結出安徽省平原區高速公路路面各分部、分項工程的工程數量指標[4]。
2.2 平原區高速公路特點分析及相關項目概況
我省境內有淮北平原區、江淮波狀平原區等地貌類型區,地勢總體特征是北低南高、東低西高,地形起伏較大。區域內總體工程地質條件較好。適宜高速公路工程建設,路面施工較方便[5]。
本文所收集到的泗許高速淮北段等皖北7條高速公路路面均采用以下結構方案:面層采用4cmAC-13 (SBS改 性)+6cmAC-20 (SBS改性 ) +8cmAC-25;基層采用36cm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采用20cm低劑量水泥穩定碎石。
2.3 工程量指標
按照統計工程量、計算平均值的方法[6],根據初步設計資料,本文統計出皖北7條高速公路路面各結構層的工程量,并計算出各工程量的平均值,如表1所示。
本文根據以上7條高速公路路面各結構物的平均值工程量,運用統計分析法、綜合法等方法,通過使用同望WECOST公路工程造價軟件分析,建立了皖北平原區高速公路路面造價動態綜合指標,如表3所示。動態消耗量綜合指標其意義在于,它類似于定額,可以在各時期、各階段實時了解和掌握工程投資規模,能夠確定工程工料機的消耗量,能夠根據工料機價格的變化計算出項目每千米造價和總造價。

皖北平原區高速公路路面每公里工程數量表 表1

皖北平原區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每千米造價動態綜合指標 表3
為了驗算動態消耗量指標的合理性,將動態消耗量指標通過同望WECOST公路工程造價軟件帶入以上平原區7個高速公路項目中去驗算,驗算時動態消耗量指標與概算文件的人工、材料、機械等價格處于相同狀態,此種驗算方法實質是進行工料機消耗量之間的對比驗算。驗算結果如表4。

平原區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指標驗算結果 表4
根據表4所示,7條高速公路指標驗算的最大誤差為3.84%。因此,誤差滿足估算與概算不能相差超過10%的規定要求[7],估算結果比較精確。
①本文通過數據整理的方法,統計出皖北平原區7條高速公路路面每千米各分項工程量,按照平均值和調差等方法,計算出路面每千米各分項平均工程量數據,可供設計、施工企業參考。
②根據每千米各分項平均工程量,運用統計分析法、綜合法等方法建立起適合皖北平原區高速公路路面估算動態綜合指標體系,可快速地、較準確地估算路面每千米建安費和路面總里程造價,同時能夠適應各種時期工料機價格的變化。
③通過選取泗許高速亳州段進行估算動態綜合指標驗算分析表明,概算批復與本文建立的動態綜合指標誤差滿足規定要求,造價估算結果較精確。
[1]徐家兵,陳一鍇,何杰,李旭宏.安徽省高速公路發展歷程及其社會經濟影響分析[J].建筑經濟,2007(7):16-18.
[2]崔寶君.高速公路造價指標體系的建立[J].交通技術與經濟,2012 (70):39-40.
[3]牛杰.高速公路工程造價指標及指數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1.
[4]苑紅強.山區高速公路典型構造物造價指標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0.
[5]劉華江,倪丹.淺議皖北平原區高速公路設計[J].中國水運,2012 (10):211-212.
[6]鄒越.淺談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工程造價指標研究[J].交通技術與經濟,2015,(253):16.
[7]羅龍.福建省市政道路路基工程可研階段投資估算指標編制研究[D].贛州:江西理工大學,2014.
U411
A
1007-7359(2016)06-0185-03
10.16330/j.cnki.1007-7359.2016.06.072
安徽省交通科技進步計劃項目:安徽省高速公路造價綜合指標分析與研究(編號:2014-86)。
周小伍(1984-),男,安徽樅陽人,畢業于合肥工業大學,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路橋工程技術與研究工作。